关于斯巴达三百勇士的史实…

如题所述

三百勇士的主要史实事迹是温泉关之战。

温泉关是一个易守难攻的狭窄通道,一边是大海,另外一边是陡峭的山壁。这个村庄附近有热涌泉,因而得到温泉关(Thermopylae)这个名字。这是矗立在希腊德摩比勒隘口(直译为温泉关),纪念公元前480年温泉关战役的一尊狮子状纪念碑上镌刻的铭文。

希腊军队在这个狭小的关隘依托优势地形,抵抗了3天,阻挡了在数量上几十倍于自己的波斯军队,但是波斯军队人数众多,在杀了近2万人(也有记载说是7000)的波斯军队后,300名勇士全部牺牲。

温泉关之战是第一次波希战争中的马拉松战役之后第10年,波斯帝国和古希腊的又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交锋,也是第二次波希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

扩展资料

关于温泉关之战:

1、波斯帝国的劝降。在温泉关之战发生之前,波斯遣派了使者团进入希腊,劝说各个城邦放弃抵抗,臣服波斯帝国。波斯的使者代表甚至无耻地声称“我们只需要你们的水和土地(earth and water)”。

希腊城邦都没有屈服,雅典直接把波斯使者扔进了深坑,而斯巴达则把前来的使者扔进了一口大井,说井里有的是水和土,并且嘲讽地建议井底的波斯使者尝试自力更生,挖条通道解救自己。

2、参与温泉关之战的武装力量:希腊方面:主要是一支以300斯巴达王族卫队和1000名二等边民步兵为核心的7000人守军。

波斯方面:波斯帝国方面参加这次远征的士兵来自臣服波斯的46个国家,100多个民族。包括波斯人在内的各个仆从国军队共计20-30万人。

3、战役结果:

波斯方面:付出约20000(也有记载说是7000)波斯士兵的生命。另外,薛西斯的两个兄弟阿布罗科麦斯(Abrocomes)和海帕兰西斯( Hyperanthes)也殒命其中。

希腊方面:三百名斯巴达精锐勇士和四百名底比斯战士全灭,其中包括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

希腊成功阻击波斯大军三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泉关之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7

波斯薛西斯大帝用鞭子痛击海水300下惩戒大海……

宙斯啊……为什么你变为一个波斯人的样子,并把名字改成薛西斯,率领着全人类来灭亡希腊呢?


上文就是古希腊记载中的温泉关之战片段的记忆,当然此战的确非常的精彩,成为后来欧洲经常传颂的经典战例之一。而300勇士的事迹,还被拍成了一步热门的电影,不过真实他文温泉关之战是如何的呢?

开战的原因:

当时波斯军老是打算讨伐希腊,当然图的希腊有钱,不过当时希腊联邦也蛮厉害的,波斯失败了两次,特别的悲催和无奈,不过当时波斯人铁了心的和希腊卯上了

新登基的薛西斯一世,积极扩充兵力,做好大规模征战准备。为了抗击波斯入侵,希腊人于公元前481年与30多个城邦结成了以斯巴达和雅典为首的军事联盟。拥有强大军队的斯巴达被选为联盟领袖,组成希腊联盟,准备迎敌。

当薛西斯看到希腊如此不听话,他动员了整个波斯帝国战斗力。一边准备打希腊,一边派出使者去希腊,告诉大家,我来了你们最后是投降,

由于感觉自己的实力强大,波斯特使高傲的要求,“我们需要你们的水和土地”。可是希腊人回馈他的就是,把他扔进了井里。薛西斯无奈再派人去其他希腊城邦游说,雅典和斯巴达两个最强大联合在一起。并联合了70个城邦派,结盟为战时联盟。

战前准备

面对波斯的数万大军,希腊人经过研究,发现最好阻击波斯大军的地点是温泉关,可是问题来了,当时有个一个在卡尼亚节,这个节日期间,根据斯巴达传统,大军都不能打仗。不过当时怕出现意外,斯巴达还是让一个国王派出了小分队,去温泉关守备,毕竟波斯人管你过不过节,要干你就随时过来干你。所以才有了斯巴达的三百勇士出现,和后援部队的姗姗来迟。

战争过程

战争的过程分成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波斯人漂洋过海来打你,

公元前480年春,波斯分两路向希腊进发。波斯人搭了一座桥,当然是浮桥,不过这桥有点不稳定当,搞了几次才搞成功,让薛西斯大帝用鞭子痛击海水300下惩戒大海,大军人数也太多了,花了七天七夜才全部度过,当时吃瓜群众看了七天,都非常惊讶,太夸张了吧,只有宙斯才能干这事。

渡海以后,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了温泉关,由于温泉关极狭窄,人要排队这走,战车的慢慢的爬,见温泉关有防守,就想用吓的方法,让对方知难而退,就告诉了温泉关里面的人,我麻仔很多,吐口水都能淹没你,赶紧投降吧。

可是压根三百勇士没当他一回事,每天吃饭睡觉打豆豆,过了两天以后,薛西斯坐不住了,就派人过去问,想的怎么样,让我们过去吧。

可是会回来的人说,希腊人好奇怪啊,竟然在梳头、做操,东西也丢一边,好像很闲的样子,

薛西斯感觉自己被看不起了,后来才知道自己错了,斯巴达人战前打仗,就是习惯梳头,这里代表的就是玩血战。薛西斯想想,还食等等吧,等了几天,还是没见希腊人投降,就准备强攻,不过斯巴达人的确是强悍,他还是在大战之前,最后一次派使者前去告诉斯巴达国王,如果你愿意跟我,我以后让你做全希腊的王。

列奥尼达回复就那么一句,做梦,来就来吧,磨磨唧唧的。

第二部分血战开启

大血战第一天

  

温泉关地形险峻,只能派步兵强攻,波斯人试图利用数量优势。第一天,用杂牌军进行了一次试探性攻击,可是杂牌军的确没啥战斗力,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温泉关和希腊盾墙面前,都是去送菜了,让薛西斯,由一个大盾牌和一把长矛堆叠在它们之间。色雷斯人和米甸人的小盾牌和长矛无法与希腊人相提并论,成群结队的士兵倒在斯巴达人的盾牌前。薛西斯一见这话,就三次从宝座上站起来,皱着眉暴跳如雷,只好派出了自己的帝国精锐部队,进行第二次进攻。可是呢精锐也不过如此,在善战的斯巴达人面前,只有无奈地退下来。

第二天

还是那样,几千人上去,也只有无奈地退了下来。

第三天

正当薛西斯没有办法的时候,一个农民告诉了他有条小路。薛西斯立即命令从小路翻过去,可是这里竟然有列奥尼达在安排的1000名来自佛西斯城邦的守兵。

可是这些守兵和斯巴达人差距太大了,简直是坑队友的典范,他们觉得很安全,放松了警惕,没想到敌人发现了小路,慌忙上阵。导致失败逃到了山顶,而让去温泉关被围了起来,这时不过斯巴达人的确英勇,既然梳了头,就的战到最后一刻,

国王和300斯巴达士兵留下来,掩护大部队撤退,当温泉关被前后夹击时,希腊人击退了敌人的四次进攻,列奥尼斯战死后,士兵们为他而继续战斗。最后战斗只有几个人时候,波斯军队剩下包围起来,向他们投掷标枪和箭,直到后者倒下。温泉关终于被波斯军队攻占了。据希罗多德所说,薛西斯的两个兄弟,亚伯洛克姆斯和海普兰提斯,死于这场残酷而血腥的战斗。

战争结果

温泉关失利,导致了希腊失去了屏障,幸好是后来雅典海军在萨拉米斯海战中完胜波斯海军,薛西斯急忙把他的一些部队撤退到亚洲,留下了他的总司令马尔多尼斯,他率领波斯军队的一部分继续在希腊作战。正是这支军队在普拉蒂亚战役中被帕萨尼亚斯将军领导的斯巴达城邦领导的希腊联盟彻底击败。薛西斯的全部权力都撤到了亚洲。第二次波斯尼亚战争以希腊盟军的胜利而告终。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这场战役也叫温泉关战役。波斯人的到来  公元前480年春,波斯全军齐集小亚西亚,分海、陆两路,向希腊进发。波斯大军走到赫勒斯邦海峡(现在叫达达尼尔海峡),薛西斯下令架桥。大桥很快架设起来,是两座索桥,埃及人和腓尼基人各造一座。桥刚修好,忽然狂风大作,把桥吹断。薛西斯大为恼怒,不但杀掉了造桥的工匠,还命令把铁索扔进海里,说是要把大海锁住。还命人用鞭子痛击海水300下,惩戒大海阻止他前进的罪过。他的自命不凡和目空一切,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桥最后还是造好了。不过由索桥变成了浮桥。工匠们把360艘战船整齐排列,用粗大的绳索相连。船上用木板铺出两条路,一条走人,一条走骡马。浮桥的两边又装上栏杆,以免人马坠入海中。

  这支波斯大军用了整整7天7夜才全部渡过海峡。有个亲眼看到了这一切的当地人,惊恐地说:“宙斯啊,为什么你变为一个波斯人的样子,并把名字改成薛西斯,率领着全人类来灭亡希腊呢?”
劝降  渡过赫勒斯邦海峡后,波斯大军迅速席卷了北希腊,于当年七八月间来到了温泉关,关口极狭窄,仅能通过一辆战车,是从希腊北部南下的唯一通道。波斯大军在温泉关不远的平原扎下大营以后,薛西斯首先展开了心理攻势。他派人捎信给希腊守军,说波斯兵多得数不清,光是射击的箭矢就能把太阳遮住。自幼接受严格军事训练的斯巴达人不但没有害怕,还嘲笑说:“那太好了,我们可以在荫凉里杀个痛快”。

  过了两天,薛西斯又派人去打探希腊人的动静,回报说希腊人把武器堆在一边,有的梳头、有的做操,丝毫没有打仗的样子。薛西斯大为奇怪,问询知情者后方知,战前梳头是斯巴达人的习惯,意味着将要玩命血战。薛西斯又耐心地等了四天,见守关的希腊人没有丝毫投降的样子,便下了命令,用武力活捉这些不知好歹的希腊人。
但是在大战之前,薛西斯仍旧不愿放弃,最后一次派使者前去告诉列奥尼达,如果他和他的军队愿意投降,波斯王可以让他成为全希腊之王。列奥尼达回复道:“如果你知道这个生命中什么最宝贵,你就不会成天垂涎觊觎别人拥有的东西;对我来说,为希腊光荣地去死比成为我的民族的头头更为重要!”薛西斯恼羞成怒,最后通牒让斯巴达人立即投降,列奥尼达轻蔑地回答道:“想要?那就来拿!(Come
and get them)”
大血战第一天  根据温泉关地势险要、山道狭窄、部队不能展开行动、骑兵和车派不上用场的特点,薛西斯采取了派步兵轮番冲击的强攻战法,企图利用人数的优势打垮斯巴达人。在大战的第一天,薛西斯派出仆从国米底亚人和色雷斯人的军队,以及十年前在马拉松战役中丧失亲人的战士组成第一波攻击阵型,将之前获得的希腊俘虏放在最前方当炮灰,希望以人数优势迅速击溃温泉关守军。而希腊人却利用温泉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优势,居高临下,用锋利的长矛凶狠地刺向手持波斯刀的敌人。希腊人使用的防守阵型是著名的“希腊长枪方阵”(Phalanx
formation),一堵由宽大盾牌组成的盾墙和层叠其间的长矛。色雷斯人和米底亚人的小盾和短矛没有办法和希腊人匹敌,成批的士兵在斯巴达人的盾前倒下。见此情景,薛西斯急得三次从他督战的宝座上站起来,皱着眉头,抖动着胡子,狂躁地吼叫不已。
根据一位当时的古代希腊历史学家Ctesias的说法,波斯人的第一波攻击被完全地粉碎,而希腊人只损失了2-3个斯巴达战士。
  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薛西斯在第一波攻击遭到瓦解之后充分认识到他面对的是一只多么可怕的军队。于是在同一天,他派出了由10000名他最为精锐的御林军“不朽者(Immortal)”组成的第二波攻势。但是根据Ctesias的另一种说法,薛西斯在第二波攻击中使用的是20000名战士,其中10000名是“不朽者”,另外10000名是靠军官鞭斥前进的米底亚战士。但是同样第二波攻击也遭到了失败。
大血战第二天  依据Ctesias的记载,在第二天薛西斯派出了总共50000人对希腊守军进行猛攻,但是照样没有凑效。因此薛西斯十分困惑,决定暂时停止攻击,命令军队撤回驻营地。
大血战第三天  正当薛西斯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个名叫埃彼阿提斯的当地农民来报告说,有条小路可以通到关口的背后。薛西斯一听,大喜过望,立即命令这个希腊人带领御林军“不朽者”沿着荆棘丛生的小道直插后山。他们穿峡谷,渡溪流,攀山崖。黎明的时候,越过一片橡树林,接近了山顶。本来,列奥尼达在小路旁的山岭上安排了1000名来自佛西斯城邦的守兵。因数日无战事,他们便放松了警惕,直到寂静的黑暗中传来嘈杂的脚步声时,他们才慌忙上阵。波斯的将军面对这些匆忙披挂上阵的希腊军队感到目瞪口呆,因为这与前两天他们曾经面对的可怕杀人机器大相径庭。但是波斯将军一度还是不敢下令自己的军队立即进攻,但是向导埃彼阿提斯提醒他这些人不是可怕的斯巴达公民,所以波斯人立即用密集箭雨袭向这些希腊人。佛西斯人一直败走到山顶。但波斯人也不追赶,直向温泉关背后插了下去,至此完成了对希腊主力守军的合围。

  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得知佛西斯人被击溃,波斯军迂回到背后时,知道大势已去,但还是召开了最后一次战时会议。为保存实力,他让已无斗志的其他城邦军队撤到后方,只留下他带来的斯巴达王家卫队士兵迎战。因为按照斯巴达传统,士兵永远不能放弃自己的阵地。700名由将军迪莫费鲁斯率领的赛斯比城邦战士自愿留下同斯巴达人并肩作战。
  前后夹攻的波斯人潮水般扑向关口,腹背受敌的希腊人奋勇迎战。他们用长矛猛刺,长矛折断了,又拔出佩剑劈砍,佩剑断了,波斯人拥了上来。希腊人杀退了敌人的四次进攻,但是列奥尼达也战死了,战士们拼死保护自己的统帅尸体。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少,逐渐被压缩到一个小山丘上。赛斯比人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很多赛斯比人举起了双手,颤抖着向波斯人投降,然后被杀红了眼的波斯人毫不犹豫地斩杀,最后波斯军队将残余的斯巴达人死死围住,在口令声中将雨点般的标枪和箭投向他们,直到最后一个斯巴达人倒下。至此,温泉关最终被波斯军队攻占。
据希罗多德记载,在最后这场野蛮血腥的战斗中,薛西斯的两个兄弟阿布罗科麦斯(Abrocomes)和海帕兰西斯( Hyperanthes)也殒命其中。

编辑本段大战之后
薛西斯的噩梦  付出约20000(也有记载说是7000)波斯士兵生命的温泉关血战,对于薛西斯来说,就象是一场恶梦。一想到血战到底,宁死不屈的斯巴达士兵,他就心惊肉跳地问:“斯巴达人是不是都是这样的?”

  心胸狭窄而又残暴的薛西斯下令割下战死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的首级,并且把尸体钉到十字架上(希罗多德指出这样的战后行为在波斯传统中很罕见,通常波斯人十分尊敬那些英勇不屈战死的敌人),这些令人发指的行为直接暴露了薛西斯的残忍和遭受惨痛损失后的极度愤怒。

  薛西斯随后审问了战后被俘虏的一些希腊阿卡狄亚城邦战俘,薛西斯问道:“
你们希腊人到底想干什么?为什么只派出这么一点军队来防守?”这些战俘说其他人都去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了。当薛西斯问道如果在运动会上得了冠军,获胜者会得到什么时,战俘答到获胜者将会被授予一个橄榄枝编成的头冠。听到这些,站在一边的波斯将军提格兰尼斯忍不住对波斯统帅玛多尼斯说:“我的老天,玛多尼斯,你这几天面对的都是些什么人啊?他们竟然仅仅为了这些虚幻的成就去作战,而不是为了钱!”
英雄的安葬  据说,波斯人在打扫战场时只找到了298具斯巴达公民的尸体。原来,有两个斯巴达人没有参加战斗。一个是因为害眼病,一个是因为奉命外出。战后,他俩回到斯巴达时,家乡的人都非常鄙视他们,谁也不理他们。其中一个人受不了这种屈辱,自杀了。另一个在后来的战斗中牺牲,但斯巴达人还是拒绝把他安葬在光荣战死者的墓地中。

  在波斯人离开温泉关之后,希腊人把其他希腊战死者的遗体收集起来,统一安葬在那座最后激战的小山上。人们建造了一座石狮来永久怀念英勇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在战役的四十年后,列奥尼达的遗骸才被归还给斯巴达。悲痛的人们授予这位伟大的国王最高的荣誉,将他的遗骨重新安葬在山上,斯巴达每年都会举办仪式活动来纪念这位盖世英雄。
第二次希波战争的结局  在温泉关战役进行的同时,前往阿特米松海岬的雅典舰队与波斯海军相遇,战斗陷入了僵局。不久雅典人的舰队撤离战场,波斯人完全控制了爱琴海和最远南至阿提卡的希腊所有半岛。在这样的形势下,斯巴达开始准备在科林斯的伊思姆斯防守,保住伯罗奔尼撒。然而,薛西斯却执意要先消灭掉雅典。当时雅典的居民已经逃至萨拉米斯岛,波斯海军穷追不舍。九月,雅典海军在萨拉米斯海战中完胜波斯海军,薛西斯因此仓皇地把部分军队撤退到亚洲,但留下统帅玛多尼斯率领一部分波斯军队继续留在希腊作战。但是这支军队在随后的普拉蒂亚战役中,被保萨尼亚斯将军率领的由斯巴达城邦领导的希腊联军彻底击溃。至此,薛西斯的力量全部撤回亚洲。第一次波希战争以希腊联军的胜利告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09
残留的斯巴达人和部分希腊人,在列奥尼达的英勇率领下与波斯军队进行了最后的生死搏斗,波斯军队疯狂的进攻,斯巴达人的盾墙被冲垮了,就用长矛厮杀,长矛折断了,便用短剑战斗。这场战斗是如此的激烈残酷,当波斯“不死军”从后方杀入时,而斯巴达人奋死坚守,直到全部阵亡,包括国王列奥尼达在内。
第4个回答  2021-03-07
因为当时他的国家是不赞同出兵的,但是斯巴达的将军为了国家的存亡,毅然率领300勇士前往温泉关迎战,在那里深深地挡住了数十万敌人的进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