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诽谤诬陷他人是否可以构成犯罪?

在QQ群里,诽谤,诬陷他人,无中生有,虚拟人身攻击,是否可以构成犯罪,可否掌握证据,将此人绳之以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当那个人的诽谤构成大面积误会或者爆你的隐私,你可以告他。如果只是在群里骂几句侮辱人是不给办理的。声誉和尊严方面的,群里误会的人数多么。有辱人格但侵犯到隐私了么,因为他们的话,对学习和工作是否受到很大的影响。

或者生活是否有很大精神压力,让人除了感到愤怒还会有怎样的情绪,证据够充分么,犯罪和犯法是不同的概念,那个人没有对当事人的财产构成直接侵害,所以不足以构成犯罪。这个问题可以投诉到QQ客服处理。

诽谤罪主观方面: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

扩展资料:

区分诽谤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注意:诽谤罪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民事性质的名誉侵权行为,不仅在违法程度上轻于诽谤犯罪行为以及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而且还具有以下不同:

(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

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比如,为毁损他人名誉而揭人隐私,越揭露得逼真,其侵权性质越为恶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规定。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而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如:散布虚假消息,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这种行为即使造成了严重后果,只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而不构成诽谤罪。

(3)主观过错要求不同。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行为。此外,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诽谤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4
1、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2、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检察院应提起公诉。
4、因此,请你收集证据,以你为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才能受理,从而维护你的权益。
5、这种恶心事不要怕麻烦,必须坚决跟这种恶人斗争,不告他下次还敢更嚣张的诽谤你呢!千万不要忍气吞声,勇敢的面对,你今后的日子才会好过。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7
  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与诬告陷害罪之间的区别如下:

  1、行为方式不同。诬告陷害是向政府机关和有关部门告发,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

  2、主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的意图是使他人受刑事处分,诽谤则是意图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

  3、所捏造的事实内容不同。诬告陷害捏造的是犯罪的事实,诽谤罪捏造的是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事实。
第3个回答  2013-04-19
当那个人的诽谤构成大面积误会或者爆你的隐私,你可以告他。如果只是在群里骂几句侮辱人是不给办理的。 答案补充 声誉和尊严方面的。 答案补充 群里误会你的人数多么?他们会不会指责你?有辱人格但侵犯到你隐私了么?因为他们的话,你的学习、工作是否受到很大的影响?或者你的生活是否有很大精神压力?你除了感到愤怒还会有怎样的情绪?你的证据够充分么?犯罪和犯法是不同的概念,那个人没有对你的财产构成直接侵害,所以不足以构成犯罪。 答案补充 那就报到QQ管理上去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4-19
你有证据证明确实对你进行了侮辱诽谤等有效证据,也要看因此而造成的后果。
法律会根据其不当行为对你造成的影响、结果“定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