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植物托物言志的佳句

简短一些,是描写花草树木的

同事采来一束野菊花插在桌头,看着那黄黄的小花,惹起了我对山菊花的情思。
野菊花是秋天的守望者,到了深秋季节,树叶在秋风中慢慢变黄、簌簌落下,山上的草木耐不住酷霜,渐渐枯萎,只有那野菊花迎着秋风,顶着严霜,在秋天的原野傲放,“ 满山枯草已冬来,叶绿坡边蕊自开;不惮花黄荒僻野,愿播香气到瑶台。”它不与百花争春,不与百花争俏,只是悄悄地开在秋天,伫立萧瑟的朔风中,默默地装点着秋天的原野。
走在山野,山坡上、山崖中、小路边、河道旁,这儿一簇儿,那儿一片儿,盛开着黄茸茸的山菊花,满山尽披黄金甲,恰似给秋天的植被上嵌上了美丽的黄花。细看看那米黄的小花,大的半个铜钱那么大,小的呢,只有米粒那么小,嫩黄嫩黄的,娇小茸人,弱不禁风,有的枝蔓躺在那里,仍然开满枝头,由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它那小小的黄色的小小的花朵,那柔小的身躯,细碎的花瓣,看了叫人好生心疼。虽然,山菊花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杜鹃的艳丽,没有山茶的高傲。但它的生命力极强,花期也长,到了初冬时节,连养殖的菊花都凋谢了,而山菊花还在顽强地开放着,“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山菊花就这样默默地守候在秋风里,默默地装点着万木萧萧的秋季。山菊花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可若没有了这鲜嫩的山菊花,秋天里哪还有生机!若没有了这嫩黄的小花,寂寞的秋天还有什么叫人讴歌留恋!
山菊花是清醒的智者,春天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给人喧闹;夏天炎热酷暑,万物疯长,枝叶繁茂,给人亢奋;只有秋天是深沉的、冷静的,山菊花玉树临风,悄悄矗立在秋风中,俏也不争春,只把“秋”来报……是在默默收拾夏季的繁华,还是默默的等候寒冷的严冬?是在总结铅华洗尽的经验,还是在设计严冬的寒衣……
从古到今,文人墨客对山菊花也情有独钟,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何等悠闲;李白的“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何等洒脱;元稹的“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又是何等的多情……
菊花枕头能袪风醒脑,小时候,妈妈采来山菊花装成小枕头,枕在我的头下;后来,每年秋后,山菊花含苞欲开的时候,我就和村里的伙伴们拎着篮子,到村后山上去“采菊”,放在干燥的室内晾干,做成枕头,夜里躺在床上,枕着散发着菊香的菊花枕,浮想联翩,很快入梦,我是枕着菊花枕,做着菊花梦长大的;后来女儿长大了,每年菊花开的时节,我就带着女儿,回到家乡,登高采野菊花,顺便看看家乡的父老和儿时的伙伴,回忆着童年的岁月……
菊花茶有药用价值,能袪风清热,平肝明目,主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等症。山乡人在菊花开的时节,纷纷到山上采来,放在蒸笼里蒸熟,放在干燥的地方晾干,小心储藏起来,来年春天和夏天,泡茶喝。 夏日的夜晚,劳累一天的山乡人,“带月荷锄归”,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泡一壶菊花茶,慢慢品着,妻儿绕堂,欢声笑语,怡然自乐,其乐融融!如果你在夏季去到山乡,准能喝到那洋溢着浓浓菊香的菊花茶,那淡黄的茶水,散发出黄色的光晕,晶莹透亮,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人馋涎欲滴……
山菊花还是秋天的使者。秋季里,农人们收获完玉米、花生、红薯,整理好田地,等着菊花开才肯下种,“过了九月九(农历),小麦下种要跟菊花走”“菊花开遍山,豆麦赶快点”……
我爱普普通通的山菊花,更爱朴朴实实如同山菊花一般的山乡人……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唯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

或者就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他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

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作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却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做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痂着伤疤。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地艰难。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天地。

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一切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绝迹,那里便会沦为永无开化之日的永远的黑暗。如果一切的生命都只贪恋于黑黝黝的沃土,它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又如何使自己在一代一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呢?世界就是如此奇妙。试想,那石缝间的野草,一旦将它们的草子撒落到肥沃的大地上,它们一定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娇嫩的种子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长得更显繁茂;试想,那石缝间的蒲公英,一旦它们的种子,撑着团团的絮伞,随风飘向湿润的乡野,它们一定会比其他的花卉生长得茁壮,更能经暑耐寒;至于那顽强的松柏,它本来就是生命的崇高体现,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给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样。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期期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它展现给你的不仅是装点荒山秃岭的层层葱绿,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撼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8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梅花香自苦寒来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 王安石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青松 陈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王冕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郑板桥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于谦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画菊》 郑思肖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黄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18
描写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描写梅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描写竹子: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来破岩中。
描写菊花:王孙莫把比荆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第3个回答  2013-04-19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