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一课的第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如题所述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背景,把邓稼先放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中来写,既让读者更清楚了解邓稼先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所做的巨大贡献;也是作者“大手笔”的体现。作用引出邓稼先.

一: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中国近代的悲惨历史背景下,引出邓稼先。

二:两弹元勋: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三:邓稼先和奥本海默:通过对比突出邓稼先的品格和奉献的精神。

四:民族感情?友情?:侧面烘托出邓稼先严谨,做出的巨大贡献。

五:“我不能走”:用恶劣的工作环境衬托出邓稼先坚强,奉献的意志,坚定的信念。

六:永恒的骄傲:借用电报、书信赞扬邓稼先高尚的人品,无私的精神,巨大的贡献。

扩展资料

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他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邓稼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9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背景,把邓稼先放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中来写,既让读者更清楚了解邓稼先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所做的巨大贡献;也是作者“大手笔”的体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