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二战战斗机飞行员在座舱里有没有氧气供给?老式的歼7战斗机为什么是皮制飞行帽?另外,歼7、8

战斗机从座舱尾部一直到尾翼部分,为什么有一根细长的加强筋?(如图)而其他型号飞机却没有呢?它们这种座舱外形是不是水滴形?向后怎么观察?多谢各位军迷了!!

以问题计:
1.二战大部分战斗机由于升限低,没必要弄个氧气瓶。早期战斗机很多座舱还是开放式的,比如鬼子的96式舰载战斗机,民国空军的霍克。后来有几种战斗机因为需要高空作战,就有了氧气瓶,比如F4U,零战。
二战轰炸机,因为设计之初就得在大口径高射炮射高之上投弹,高度太高,很多都有氧气装置。
后来随着战斗机升限提高,氧气瓶就成了标配。

2.中国空军早期使用皮质飞行帽,后来就用飞行头盔了,我军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配发飞行员头盔。在此之前,人们脑海中飞行员的固定形象一直是佩带着耳机、大号黑色风镜、双耳皮帽的样子,风镜架在双耳皮帽上几乎成了飞行员的典型特征。到了70年代之后,这些简单的防护装备终于被蓝色的TK-2飞行头盔取代了。
首架歼-7于1966年1月在沈阳飞机厂首飞,那么戴皮质飞行帽的情况应该发生在换装飞行头盔之前了。
歼7使用的飞行头盔是TK-11、TK-11A,歼-7G使用的TK-14A。

3.那不是加强筋,是背鳍。
由于飞机在高空高速飞行时航向静稳定性和空气动力阻尼力矩均相对降低,容易诱发惯姓交感现象。所谓惯姓交感是飞机作快速横滚机动飞行时,由于本身质量的惯性力矩而使迎角和侧滑角大幅度变化的现象。
它可能导致丧失飞行稳定性,严重的惯姓交感会使飞机在高滚转速率下完全失稳而进入危及飞行安全的气动惯性旋转状态。当飞行员不能及时发现并改出这种危险状态时,便很可能发生空中事故或导致载荷过大致使结构损坏而失事。
利用增大背鳍或加装腹鳍的方法可以增加阻尼力矩,从而改善飞机的航向稳定性。
惯姓交感现象最早是在美国F-100战斗机上被发现,该机因此造成了多起机毁人亡的事故。苏联米格-19飞机早期背鳍较小,虽然未见资料提到因此造成事故,但其后期改型为了保险也改用了较大的背鳍,以防止高速飞行时可能发生的航向稳定性下降问题。
利用背鳍可以增加飞机载油量,添加飞机电子设备和机械组件。米格21和歼7和歼8I早期主要追求高速歼击机,故机身修长使飞机速度得到提高,背鳍可以有效的降低细长机身带来的不利影响。
由于米格-21是基于大量生产,便于战时补充的战略下设计的,所以机体偏小,设计不够精细,为了布置设备,就放进背鳍了,中国的歼-7、8是基于米格-21的,自然就继承了背鳍。
其实类似背鳍的情况在导弹、潜艇上都有存在,比如说电子线路、拖曳声纳线,处理好了,没问题,美国的F-5也有背鳍。当然随着上述战斗机改进的需要,电子设备和机械组件越来越多,背鳍也越来越大,阻挡后向视界的问题就更严重了。

4.像苏-27这样气泡型座舱的是不需要担心后向视界,至于F-35有光电传感系统,有全向视野。一般来说,战斗机会在座舱盖肋条上装后视镜补足视野,像米格-21、歼-7有的机型后向视野基本被背鳍遮蔽的情况下,就在座舱盖上安装了潜望镜来观察后方,题图中座舱盖上黑色的就是,有的歼7型号背鳍较小,就没有用潜望镜。追问

飞行皮帽是二战标准配置,轰炸机和战斗机巡航高度高,高空温度低,因此都是全套皮衣裤和帽子。偷袭珍珠港电影,夏威夷的人已经穿背心裤衩了,可是偷袭的日本飞行员长途奔袭还穿着皮衣,带着露出毛茸茸边的皮帽子。当然,低空作战的时候候他们脑袋上都是汗水。老式的歼7也一样,并没有太好的保温措施,而J7升限又高达2万米,没有先进的保暖措施,飞行员上去就冻直了。没办法,谁让技术落后呢。

追答

中国的飞行头盔还在不断改进,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和国外先进水平还差远了,要是能达到美国那样的先进头盔,那我做梦都能笑醒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23
第一,二战时期飞机巡航高度有限,并不需要密封机舱及供养,但是二战后期随着飞机升限提高,逐渐出现增压机舱,并且给飞行员供养。

第二,皮质飞行帽并不是歼七专利,而是那个时期我们飞行员均配备了皮质飞行帽,尤其是北方。后期随着飞机航电、武器电子化,开始逐步更换电子头盔。

第三,你所说的加强筋实际是一个空的东西,并不是实心的。它的结构十分简单,其实是因为歼七或者说原型机米格21的机内空间实在太小,部分操纵装置只好放在背脊里.发展到歼七和歼八又加装大量电子设备,更没地方安置了,还是背着吧,所以只好把背脊再加大.像我们搞的歼教七,这么小的飞机上加了一个教练员座,空间更小了,只好把背脊再加大一圈,以便放置油箱。这个在国外也有,美国早期的飞机也有。随着电子化程度高,以及材料等技术逐步提高,才慢慢消失。你看我们的歼十就没有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5-05
所谓巡航高度有限那时白痴的说法,超过四五千米就得戴氧气面罩了。零式战斗机拦截B29时,飞行员就带上了氧气面罩。当然,那时候得靠氧气瓶,飞机上根本没有制氧设备,参考电影:燃烧的的零式战斗机。

飞行皮帽那是二战的标准配置,主要是考虑到当时的轰炸机和护航战斗机巡航高度高,高空的低温下必须保温,否则飞行员都会冻死,因此都是全套皮衣裤和帽子。,你看珍珠港电影中,夏威夷的人已经穿背心裤衩了,可是偷袭的日本飞行员长途奔袭还穿着皮衣,带着露出毛茸茸边的皮帽子。当然,低空作战的时候候他们脑袋上都是汗水。还

朝鲜大空战上,王海,赵保同,刘玉堤、罗沧海他们这些米格15的王牌飞行员照片上带的都是皮质飞行帽,老式的歼7也一样,并没有太好的保温措施,而J7升限又高达2万米,没有先进的保暖措施,飞行员上去就冻直了。没办法,谁让技术落后呢。

加强筋那是背鳍,飞行员座舱一般有后视镜的,在一些后视镜看不到的角度当然就得回头了,有的歼7型号背鳍较小,就没有用潜望镜。再说了,能在背后咬住J7J8的战斗机,到现在好像也没有哪种能做到。
第3个回答  2013-04-23
自飞机能飞到5000米高空以上,氧气供给就已经成为必须了,二战时战斗机都已经超过这个高度了,二战时战机的氧气供给就是氧气瓶+氧气罩,并不是在飞机上的标准配置,当然这样做也主要考虑方便驾驶员更换。。
以低空拦截作战为主的战斗机飞行员一般都不爱戴(那时候氧气瓶提供的氧气不好闻啊。。而且戴氧气罩通话相当不方便),直到喷气式战斗机的出现,氧气罩才成为飞机上的标准配置。。。
皮帽和皮衣这种老式飞行员套装,就是因为在高空空气寒冷,驾驶舱封闭不严,所以要穿戴。。
在御寒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不给驾驶员活动添加麻烦,那么皮质材料是最佳选择。。
现代战机驾驶舱(例如歼10)封闭严实了,座椅有加热功能,现在驾驶员也就不再穿皮衣,带皮帽了。。
你说的所谓加强筋,就是背鳍内装有操纵杆、电子设备、单口加油口盖和燃油箱(这里摘自百科“米格21”),就是因为该飞机机身设计过于细窄了。。完全是设计的事。。发动机和燃油占飞机体积几乎90%的空间,根本没考虑到以后再加电子设备和雷达这些事情。。
歼7,歼8属于高空拦截机,以高空,高速为主的二代战机(虽然放在现在看不算高速了),机动性算比较不错的,但并不是考虑缠斗为主的机型,所以设计时自然没考虑到后视野的问题,而且没有设计雷达,完全目视操作,驾驶员在高速驾驶情况下眼盯前方还费劲呢,也没有时间往后张望。。(1200米/小时的时速,驾驶员转头向后看1下,1秒就窜出去300多米啊。。)
歼8本身就是在歼7的基础上进行研制的,自然也保留下来这个设计思路了。。主要的战术都是:高空高速——快速接近——打完就跑!
第4个回答  2013-04-23
二战就有,而且必须有。所谓巡航高度有限那时白痴的说法,二战中后期的战斗机和轰炸机飞行高度都在1万米以上,为4发战略轰炸机编队护航的战斗机连同轰炸机编队巡航高度都可以达到9000米以上,相应的要拦截这种目标也必须要有足够的飞行高度,这种高度上的低温和稀薄空气决定了战斗机和轰炸机必须有密闭驾驶座舱和氧气面具,否则不是冻死就是缺氧死。
飞行皮帽那是二战的标准配置,主要是考虑到当时的轰炸机和护航战斗机巡航高度高,高空的低温下必须保温,否则飞行员都会冻死,因此都是全套皮衣裤和帽子。J7那个时候还用和飞机没有关系,那是落后的思想和技术的标志。
加强筋是为了保证飞机纵向强度的设计,其他飞机设计不同,采用不同方法和材料已经解决纵向强度问题,不需要这种落后的设计。水滴形座舱其实很早就有人提出,二战中就实践过了,主要是技术要求很高,必须保证座舱罩本身有很高的强度。达不到这个技术要求的只能牺牲视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