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边塞诗中月亮意象与其它边塞诗中的月亮意象有什么不同

如题所述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而边塞诗月亮亮意象的出现使唐代边塞诗不仅仅是战争场面和边塞风光的单纯描写,也不仅仅是少年意气式的建功立业热情或离情别绪之表达,而是因月亮特有的形、色、光、质和丰富的文化意蕴,通过与其他意象结合,更好地展现了战争及战争中人心态的复杂性与丰富性,不仅具有审美意义,还有深厚的思想意义,值得探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7
月亮多代表团圆 相思 唐边塞诗多大气豪迈 尤盛唐 国力强盛 故唐边塞诗中月亮有代表了开疆拓土的豪情或建业不成的无奈。 月亮还寄托了人们的哀思。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借月抒发思乡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寄托了李白对王昌龄,也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还有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借月抒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