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中杨志是怎样的人?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简短些

1、性格

智取生辰纲中杨志是一个小心谨慎、多疑暴躁、一心一意完成任务而不顾及部下感受的人。他失败的原因是为完成任务而不体恤手下,管理部下的手法简单粗暴,结果众叛亲离,无人相助。 

2、失败的原因:过分自信

他太在乎这趟任务了,唯恐辜负了梁中书的厚爱(这也有点“士为知己者死”的心理),所以处处小心,时时在意,因此就有点急功近利,有点急躁。而且太过小心时,脑筋就死板了。

他一心怀疑蒙汗药已经下在酒里了,所以一直等到别人先喝过才允许兵士买,却忘了酒里可能本来就没有蒙汗药,而别的人虽能证明酒里没药,却未必清白。而且白胜首先在酒的价钱上做了文章,五贯足钱,有这么贵的酒吗?但是在精明的杨志眼里看来,这反而能使他对酒的戒心有所降低。

而且白胜处处表现出不愿卖酒给杨志,所谓“反其道而行之”。正是白胜表现出的不屑卖酒,才使杨志放松了戒备,最终喝下了有蒙汗药的酒,所以丢掉了生辰纲。

扩展资料

故事背景

"智取生辰纲"写的是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途中(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用计夺取的经过。故事集中反映了蔡京、梁中书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与广大农民的矛盾,热情歌颂了起义农民的大智大勇与组织才能。

第十六回在全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此之前,小说主要描写了鲁智深、林冲等个别英雄人物的抗争。而"智取生辰纲"则是起义农民的集体行动,是梁山泊英雄聚义的开始。自此,小说揭开了起义农民大规模联合反抗的序幕。

《水浒》对杨志的整体描写来看,杨志的性格经历了“失意——得志——幻灭”的发展历程。杨志本是“三代将门之后”,原“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应该说最初也是满怀抱负。

不想命运多舛,先是失陷了“花石纲”,又在盛气之下杀了泼皮牛二,吃了官司,被发配充军。这是其人生的一个失意时期。但岂料却因祸得福,得到梁中书赏识,收在门下,“早晚殷勤听候使唤”,并把押运生辰纲的重要任务交托给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智取生辰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7
杨志的失败有两个原因: 1、性格决定命运 押送队伍不够团结,杨志没有组织领导才能,性格粗暴蛮横,方法简单粗暴。所以虽然他精明,他智变行踪,智变行辰,智选小径。而且处处高度警惕,但他过于急功近利,不顾及军汉们的感受,显得自私。 2、吴用他们技高一筹。小说就是通过对比,用杨志的智衬托吴用他们的智,用杨志他们的不团结来衬托众英雄的齐心协力,天衣无缝的配合表演。 杨志如果要破吴用的计谋,就不能过于急功近利。不能失去人和。 还有吴用就是利用了杨志的精明谨慎。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1
交作业啊?
杨志是个功利心很强,自私,精细但是不懂收买人心的人。
杨志是杨家将的后人,把重振家门,封妻荫子看得比性命还重要。他也是盼望着做好护送生辰纲来取得上司梁中书的信任,重新走回仕途。为了自己的前程,他并没有去考虑生辰纲是梁中书收刮的民脂民膏,是不义之财。
杨志精细,梁中书要求用大车把生辰纲送往东京,杨志要求低调处理。派20个健壮士兵用担子挑着走,太平路就晚上赶路白天睡觉,险恶地段就晚上睡觉白天赶路。而且他看到上司派了一个奶公带着两个虞侯同行,怕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还特地向上司讨了尚方宝剑,要求一路都听他的。
但是杨志不懂收买人心,他的安排会让士兵和奶公、虞侯都很辛苦。要他们心甘情愿,就要事先把路上的辛苦跟大家讲好,路上安排的住宿、饭食都可以适当安排好一点,不要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跟生辰纲比起来,一点点福利算什么?
他失败的原因就是他在团队里就是孤家寡人一个,没有培养出什么亲信。平时他的主张都是靠鞭子和身份来强压的,出了事情当然没有人愿意跟他同甘共苦。
写到手都酸了,帮我采纳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7-07
志有智慧,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团队的合作。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黄泥岗上,本就不占天时,又是炎炎夏日,便不占地利,而杨志在一路上对众人的粗暴,早已引起公愤,自然不能一致对外,导致一行人中了吴用等人的陷阱,另一方面,吴用等人的计谋也是天衣无缝,内因和外因使得杨志有智慧却丢了生辰纲。
第4个回答  2017-09-10
智取生辰纲中杨志是一个小心谨慎、多疑暴躁、一心一意完成任务而不顾及部下感受的人。他失败的原因是为完成任务而不体恤手下,管理部下的手法简单粗暴,结果众叛亲离,无人相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