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分享:如何帮助孩子“爱上画画”?

如题所述

绘本即画出来的书,图画多而文字少,它被认为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书,同时它以独有的图画展现方式,形成了一座座美轮美奂的美术博物馆,将高雅的绘画艺术以简明的方式,呈现在孩子眼前,为孩子开启了一扇艺术之门。

(一)绘本为孩子与大师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经典的绘本多是出自名家之手,画面设计新颖有趣,颇有童真。如《大卫,不可以》系列的作者大卫·香农,曾在加州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学习绘画,为纽约时报,时报杂志和滚石杂志等画过插图,也曾设计过书籍封面。他创作的大卫系列绘本,以孩子的视觉,用涂鸦的方式展示故事,夸张大胆,让大卫形象深入人心。又如《我是霸王龙系列》作者宫西达也,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美术学科,曾从事人偶剧的舞台美术和平面设计工作,后进行绘本创作,他创作的《我是霸王龙》系列,故事温馨诙谐,采用现代的绘画设计技法来表现,色彩浓重,视觉冲击力超强。还有很多赫赫有名的绘本大师如安东尼·布朗,李欧·李奥尼,艾瑞·卡尔……也都是绘画大师,因此,经典的绘本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在欣赏绘本的过程中,正是孩子们走进绘画大师的世界,与他们进行心灵碰触的过程。

(二)绘本的风格迥异开拓孩子的艺术眼界

每一本绘本都不尽相同,有的色彩艳丽,有的朴实无华,有的是涂鸦风格,有的是可爱风格,书中的每一抹色彩,每一个情节,都能成为开拓孩子心灵的艺术之眼。如《云朵面包》的作者白嬉娜别出心裁,将绘画,摄影,剪纸,布艺等多种材料拼贴到一起,然后用摄影和电脑进行加工合成,创作出了这本波普风格的图画书。在读这本绘本时,孩子们读到的不仅是充满创意的故事,而且还能体会到波普艺术的乐趣。

又如《独一无二的你》讲述的是一条叫丹尼的小鱼成长的故事,作者克兰兹没有简单地使用绘画技巧,而是采用了与鱼儿们生活贴近的鹅卵石,用彩色颜料在石头上画出了一群群五彩斑斓,可爱美丽的小鱼,无时无刻不让孩子们嗅到大自然的气息,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小鱼丹尼在自然中的快乐成长。

这些绘本的表现方式,让孩子看到原来绘画不仅仅局限于纸和笔,还可以用生活中的各种多元材料,天马行空的创造出全新的画面,拓宽了孩子的视野,让孩子们更有动手创造的能力。

(三)绘本丰富的故事情节激发孩子想象力和绘画力

绘本的故事内容总是生动有趣,用孩子的视觉去观察,发现探索世界,用童言童语讲述故事,引起孩子共鸣,引发孩子一连串的遐想。如绘本《我不知道我是谁》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描述了兔子达利B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故事,让孩子在哈哈大笑的后,引发思考“我到底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吃什么,我住在哪里,我能帮助别吗?”又如《一百层的巴士就》是一本超有趣的绘本。每个孩子看到这本书时,都会被那高耸入云,装满了世界各国风光的一百层巴士所震撼。孩子们总会蠢蠢欲动,也想拥有一辆如此奇妙的巴士。此时,作为父母的我们应尝试多鼓励孩子,引导他们发挥想象,用笔去画出心中所想,由绘本延伸到绘画,自然而然的拿起画笔,去抒发内心的感受,爱上画画,愿意用画笔去表达自己。

绘本有如此巨大的魅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家用绘本启蒙孩子画画呢?我个人认为可以分为以下两步:

第一,读绘本。只有在父母和孩子读懂绘本,与作者有心灵共鸣时,才能激发出更多的绘画灵感。父母应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将绘本读懂读透。在读绘本过程中,父母还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观察绘本中的色彩搭配,构图方式,表现手法等,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激发孩子想动手画画的欲望。

第二步,画绘本。在父母和孩子读完绘本后,我们总会被绘本中的某些场景所感动,这时,就可以引导孩子画出心中的感悟。画绘本之前,父母应提前做好准备,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设计主题—材料准备—引导启发—点评鼓励。以画《100层的巴士》绘本为例,我把主题设定为“我的100层巴士”,为孩子准备好彩色笔和4张A4白纸,在带着孩子画画的过程,我一边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绘本中的巴士,一边去启发孩子发挥想象力,大胆画出属于自己的巴士。于是,孩子用简单的线条和圆形在纸上画出一层层的巴士,我们将4张A4白纸拼贴在一起,画出了属于孩子自己的56层巴士。当看到孩子的作品时,我及时地给予了他鼓励和评价,并把画帖在家里的显眼处,激发了孩子更大的画画兴趣。我相信,将绘本和画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更能放飞孩子的想象力。

最后,为大家推荐三本我和孩子都特别喜欢的画画启蒙绘本:《阿罗有支彩色笔》,《点》,《小蓝和小黄》。三本书各有特点:《阿罗有支彩色笔》——让孩子看到,只要愿意拿出笔,就能画出一个童话世界;《点》——让孩子看到做者从不敢画不会画到成为绘本大师的蜕变过程,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小蓝和小黄》让孩子看到色彩之间混合发生的神奇变化,走进丰富的色彩世界。

正如松居直所说:“图画书中的图画具有超乎一般人想象的用。”因此,绘本与绘画的巧妙融合,能让绘画的素材多元化,主题鲜明化,给予了绘画一个全新的切入点,相信孩子们的绘画天赋,也能被全部挖掘,开出更绚丽的艺术之花!

爱上绘本,爱上绘画,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快乐玩绘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0

绘本又叫图画书,从这个名字你就可以看出,绘本的图画比文字更重要。那些风格各异的插图,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绘画和艺术作品,是对孩子艺术眼光和观察能力的最初营养。不仅如此,还有很多绘本能够直接引发孩子“拿起画笔”的兴趣和勇气 。

《小篮和小黄》是绘本大师李欧·李奥尼的代表作品,被称为图画书的最抽象之作。四十多页的白纸上,连个完整的人形都没有,一堆撕成毛边的色块滚来滚去,成为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故事。这居然就成了图画书?当蓝色块和黄色块抱在一起、变成小绿的时候,整个故事“亮”了——哪个孩子看了这个故事之后不会迷上“玩颜料”的游戏呢?试试看,下一步,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这种对孩子好奇心的把握实在到了极致。

《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便你只会画“点”,你也有成为画家的潜能。也许你的孩子正如故事中的小男孩一般,固执地认为“我不会画画”,当瓦士提在老师的坚持之下,被迫拿起画笔随意地点出第一个“点“之后,他发现一切不一样了:他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法,画出各种各样的点。你可以说这个“点”是瓦士提自我发现的起点,当然,它也是让孩子相信“自己拥有无限创意”的起点。

《味儿》和《点》一样,都是加拿大童书作家彼德·雷诺兹的作品。孩子在最初涂鸦的时候,总会纠结“像”与“不像“的问题,很多孩子因为“不像”放弃了画笔。如果他如故事的男孩一样,明白画画的追求不在于“形似”,而是每一个人自己的“味儿”,不在于模仿他人,而在于自己天马行空的创造,他一定会拥有拿起画笔的勇气,画出自己心中的景象。

这几个绘本故事,画面都极为简洁,拼贴、圈点、混色,也都是孩子容易模仿而且百玩不厌的游戏,也许,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还会暗暗地心想,他们的图画,看上去一点不难啊!我,也可以做到的!这样,是不是也就在不知不觉中“爱上画画”了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