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概括新闻主要内容

我上初二了,急求啊

(1)倒金字塔结构。所谓倒金字塔,指的是新闻事件的高潮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即最重要的情况最先说,所有的重点内容都要在第一段中出现。倒金字塔结构如下图所示。

第一段是导语部分,导语是一篇新闻稿的灵魂、精华所在。导语之后就是新闻事实。新闻事实严格地按照重要的在前、次要的在后的原则来排列。如果说导语是第一重要,那么事实1就是第二重要,事实2就是第三重要,以此类推。
新闻稿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读者,读者的时间有限或受兴趣限制不可能将每篇报道都从头至尾读一遍,但只要读过第一段,就能对报道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二是编辑,在考虑版面不够或其他因素时, 常会对新闻稿进行删改, 哪怕只剩下一段或一句话(即导语)时,仍然留有公关人员需要向公众报告的最重要的信息。

(2)并列结构。在报道的内容中有若干事件且几乎具有同等重要性时,可用这种结构。即先写一段概括性导语,然后将各新闻事件并列在一起。

(3)顺时结构。这种结构的新闻稿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先发生的事实先写,后发生的事实后写。其导语可以是概括性的,也可以是新闻稿所涉及的最早发生的事件。例如:

2.拟好标题

标题是新闻稿的“眼睛”,它直接影响公众对新闻稿件内容阅读的兴趣。一般来说,好的标题应该做到准确、鲜明、简洁、生动。准确,就是能确切地反映新闻稿件的中心思想和主要事实。鲜明,就是要观点明确。简洁,就是高度概括,十分精炼。生动,就是要新颖、形象,给人以新鲜感。同时,还要注意在标题中突出的并不是组织名称、品牌,而是组织的行为和精神风貌。

3.写好新闻导语

新闻稿的结构是较简单的,比较容易掌握。但却提出了一个难题,怎样才能抓住读者呢?别无他法,只有靠内容生动、导语新颖。由于导语是新闻稿的灵魂、精华之所在,因此写好了导语,新闻稿的成功就有了较大的把握。要求导语的写作,采用“开门见山”的手法,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情,醒目、精炼、生动、引人入胜,使人读了马上能把握住要点。如报告火警的人的第一句话几乎总是:“XX起火了!”而绝不会拿着腔调地说:“今天早晨上班的时候,我发现锅炉旁边的小房里冒出缕缕烟雾, 感到有些蹊跷, 就快步走上前去,打开房门一看,啊-”如果这样报告的话,等他说完,房子已烧的差不多了!写新闻导语就要像说“XX起火了”那样干脆、简短、明确,一语中的。

在表达方式上,常见的新闻导语有以下几种类型:

(1)叙述型。把消息中最具新闻性的事实,简要地写在消息的开头,又可以分为顺叙、 倒叙、 插叙等几种。
(2)描写型。对消息中主要事实的某一场景,具有意义的某一情节或侧面,作简练而抓住特点的描绘。特别使记者根据目击事件采访而得的导语,能给读者以强烈的现场气氛和情绪渲染,增强消息的说服力与生动性。如《上海严寒》的导语抓住了瑰丽而奇特的雪景:

(3)评论型。在简明扼要地叙述事实的同时,对所报道的新闻加以评论,揭示事物的内涵和重要意义,这就是评论型导语。例如:

(4)提问型。就是故意在导语中提出有关问题,再接着作简要回答,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如《民航服务质量名次排定》一文的导语:

国内各航空公司谁的服务质量最好?国际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并列第一。

提问型导语要注意抓取读者有共同兴趣的问题,不要无疑而问。所提的问题以具体明确为宜。如果答案不言自明,就不应该提任何问题。

(5)对比型。通过对比、衬托的方式突出事物的个性特征,从而使新闻主题更加突出、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例如:

据天津市自来水公司化验后宣布:滦河水水质优于国家规定的饮水卫生标准, 比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原水质要好(1983年8月26日《工人日报》)。

(6)引语型。即引用他人的话作为新闻导语。如:《“一份情温暖一颗心,扶百村济千户”大型活动启动》一文的导语:

“我们捐赠一万公斤大米”、“我们出价值4.5万元的服装”、“我们准备在贫困地区招收员工”、“我们还要在集团公司职工中积极发动,做到人人皆知、人人参与”……目前,在浙江日报会议室里召开的“一份情温暖一颗心,扶百村济千户”大型活动座谈会,成了众多单位慷慨解囊、踊跃捐赠的现场会。“扶百村济千户”活动拉开序幕。

4.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

新闻背景材料,顾名思义,指的是向新闻事件或人物提供“背景”的材料,在报道中起着映衬、补充、烘托、说明、解释等辅助作用。背景材料是新闻稿件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在许多新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任何客观事物都不是静止地、孤立地存在,都与其他事物有纵或横的联系,这样就有了向读者提供背景材料的要求,读者也才能从事物的联系中来更好地、更全面地、辩证地认识、看待事物。

其次,新闻报道的是新发生的事物,这就需要必须的说明和解释,新闻背景正是为了提供这种说明和解释。通过它可以使读者从更深层次认识新闻所要表达的内容及其涵义。

比如说,某地发生了强烈地震,就该地而言,是否历史上有过地震的先例?若古已有之,那么何年何月何日发生过多大级别的地震?破坏情况怎样?震前有什么异常情况?等等,这些都需要借助背景材料加以说明。再比如,某家公司与另一家公司就开发某天然气项目而达成了协议。那么,政府在签订协议而举行的谈判中起了什么作用?两家公司将以什么方式筹集开发资金?两家公司以往有无成功合作过的经验?两家公司领导人是否同乡、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是否类似等等问题自然产生。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如果红花是新闻事实,那么绿叶就是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在新闻中不是独立的结构部分,它可以穿插在各部分之中。同时也并不是所有新闻都必须营造出一个背景。要不要交待背景材料,决定于表达内容的需要,不要为交待而交待。

《新闻学基础》把新闻背景分为四类:历史背景、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和事物背景。

历史背景。每个新闻事件都有其历史发展过程,人们也只有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才能充分认识此一事件的意义,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新闻价值。如在过去的三年里,发生事件的公司与另一与之合作的公司曾有过三次成功的合作项目。这就是历史背景材料。

人物背景。为了使新闻人物的形象立体化,使他或她在读者中产生较深的印象,有必要交待一些与新闻事件有关的人物背景。

地理背景。与人物背景一样,地理背景也可以使地名立体化,使读者对某一地方及该地方的声誉和环境有较深的印象。例如,扎玛纳什山边防站地处阿尔泰山南麓,四周是1000多米高的雪峰,夏有洪水阻隔,冬有大雪封山,交通极为不便。这样的地理环境描写,使我们了解到驻守那里的战士艰苦的生活情况。

事物背景。读者的知识面总是有限的,为了是读者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某一事物,有必要交待一些与该报道对象有关的事物背景。

5.注意遣词造句

遣词造句对于新闻稿的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的原则是要求用词造句必须准确、生动、言简意赅,含义隽永,以收言尽而意未穷之效。应尽可能使用大众化词语,少用生僻的行话和过于专业的技术用语;用词要尽量生动多变,减少重复用词。此外,还要避免使用过于华丽和含义不确切的词语,并少用过长或过于复杂的句子。

此外,写好一篇新闻稿,还应注意一些技术处理的细节。如稿子誊写时,行与行之间应留空,以利编辑做删改补充。用方格稿纸更好,便于编辑计算字数。稿纸上最好引有组织名称、地址、电话号马、联系人姓名等等, 便于编辑对稿件内容需要发问华补充时可以及时联络。 另外,了解新闻机构的截稿时间,以及发送资料、稿件的方式方法,熟悉编辑工作程序和编辑责任范围,以便于将资料和稿件尽快地发送到主管编辑手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5
新闻知识补充 新闻六要素(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真、快、简) 分点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希望能帮到你哦!我也是小学生啊!
第2个回答  2020-06-12
主要是从标题明白新闻大意,通过导语知道新闻的细节。
下面是一点资料:
一、新闻标题的种类
1、多条新闻共有的题--大标题。大标题有表述事实的大标题、提出观点的大标题和既表述事实、又表明观点的大标题。
2、单条新闻的标题,包括主题、引题、副题、提要题和小标题5种。
主题--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说明最重要的事实或思想,字号最大。
引题--又名肩题、眉题,位于主题之前的辅助性标题,主要作用是引出主题。
副题--又名子题,位于主题之后的辅助性标题,主要用事实对主题作补充和解释。
提要题--位于稿件的标题(含引题、主题、副题)之后、正文之前,用以提示稿件主要内容的题。
小标题--又名分题、插题,分嵌于新闻稿件之中,用以概括介绍稿件每一大部分的内容,具有分段或分类的作用。
3、从新闻标题的内容上区分,又分实题与虚题两类。
实题--新闻标题中叙述事实的部分,或表述事实的标题。
虚题--新闻标题中发表议论的部分,或表明意见的标题。
二、新闻标题的结构
1、单一型结构:只有主标题,没有辅助标题。
单一型结构的标题多数是一行题,也可以是两行题、三行题。
2、复合型结构:除主题外,还有辅题,即引题、副题或两者都有。
复合型结构的标题都是多行题。
引题的作用:交待背景、烘托气氛、揭示意义、提出问题、说明原因(目的)、
长句短化
副题的作用:交待事情结果、补充次要事实、印证主题中的观点、解释主题的
概括
第3个回答  2013-07-05
方法1,、划分清楚句子的成分,标记出定、状、补,全去掉,只留句子骨干--主谓宾,只剩单句。一般只留主题、导语的一部分。方法2、找出时间、地点、人物(或单位)、事件,把这些要素用简洁的语言重组起来。
例题:.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湖南省邵阳市中考题)
近日,由青海省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建的巡山队已到达可可西里保护区腹地,全面开展2005年春季反盗猎大搜捕特别行动。
春季是盗猎案件多发期。怀着幼仔的母藏羚羊开始集群,雄性藏羚羊也处于体质较差的时期,行动相对迟缓。以往盗猎分子经常疯狂猎杀藏羚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才嘎近日向记者介绍说,主力巡山队将从南线长江源头地区到达可可西里腹地及青海、新疆、西藏3省(区)交界地带,在藏羚羊集中的重点区域进行反盗猎大搜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字)
答案:巡山队(主语)将开展(谓语)春季反盗猎大搜捕(宾语)
第4个回答  2013-07-06
时间,地点,事情前因后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