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卜算子》的主题是什么?

如题所述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作者】:苏轼( 1037-1101)
  【年代】:宋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鉴赏】:
  苏轼曾在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突遭逮捕,险些被杀,这便是有名的乌台诗案,黄州是乌台诗案后苏轼的贬所。这首词是抒写苏轼贬居黄州后幽独寂寞,忧生惊惧的作品,大约作于神宗元丰三(1080)至是元丰五年(1082)期间(定惠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清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首先营造了一个幽独孤凄的环境,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断尽,一系列寒冷凄清的意象,构成了一副萧疏,凄冷的寒秋夜景,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景语即情语”,这一冷调色的描写,其实是词人内心孤独寂寞的反映。寥寥数笔,人物内心的情感已隐约可见,“谁见”两句,用一个问句将孤独寂寞的心明确的表达了出来。又由于古诗词独特的歧义句,使这句话表达了更丰富的意义:
  一.词人自叹,谁见我寒夜难眠呢?恐怕只有“飘缈孤鸿”了;
  二.寒夜深秋当夜独自往来的幽人正象那半夜被惊起的孤鸿一样。
  在此,幽人与孤鸿互相映衬,虽非同类,但其心相同。实际上幽人即孤鸿,孤鸿即幽人,这是一种互喻的关系,上,下阕所写孤鸿语语相关,词意高妙。再加上反问句的运用,使词的情感得到加强。
  下阕承前而专写孤鸿。描写了被惊起后的孤鸿不断回头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身的一系列动作。孤鸿的活动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苏轼因乌台诗案几乎濒临死地,曾在狱中做了必死的打算,此时出狱,而惊惧犹存;异乡漂泊,奇志难伸,只另人黯然神伤,百感交集.“有恨无人省”是词人对孤鸿的理解,更是孤鸿的回头牵动了自己内心的诸多隐痛忧思。“拣尽寒枝”是对孤鸿的行动的描写,更是对自己光辉峻洁人格的写照,并暗示出当时的凄凉处境。苏轼为人正直有操守,为官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故新旧两党虽均将之排斥为异己,苏轼却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立场。这正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孤鸿:即使无枝可依,也仍然有自己的操守。曹操《短歌行》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苏轼此词化用曹操此意,虽然有乌鹊的凄凉境地,但更多的是面对逆境的自我选择,从而凸显人物内心寂寞中的孤傲孤寂中的奇志,使词人从自怜自叹中升华为另一种人格境界。
  本词明写孤鸿,而暗喻自己,鸿人合一,这首词的境界,确如山谷道人-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生动传神。
  另一种说法是苏轼写下本词为的是一女子,据《宋十名家词.东坡词》载:
  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坡至,甚喜。每夜闻坡讽咏,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坡从而物色之曰:“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侧。坡回惠,为赋此词。
  两种说法都有一定根据,看看你信哪种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6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做诗“诽谤朝廷”罪被捕入狱百余天,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寓居定慧院。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是时,苏轼惊魂未定,心境孤寂,过着“闭门却扫”的幽居生活。
  苏轼诗文多是感情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索。钟嵘《诗品》有言“闻之者心动,味之者无穷”,这首词正是这样一篇佳作。
  词的上片写的是幽居者在幽冷、孤寂气氛中惆怅寂寞的心情——幽人似孤鸿。“缺月”残月,未圆之月,“疏桐”是枝叶稀疏的梧桐树,在名词“残月”和“疏桐”之间着一动词“挂”字,天然浑成,妙手偶得,将天与地景色连为一体,用王静安公的话当是“着一‘挂’字而境界全出”。这种“境界”景物萧条,环境凄凉,为全词奠定一种低沉、清冷的基调。下句里“漏断”是说漏壶里的水滴尽了。古人用壶漏滴水计时,漏断即为下半子时。整个这两句意思是说“残月挂在枝叶稀疏的梧桐树上,此时漏壶中的水滴净了,正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环境里,词人在干什么呢?“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幽人”指住在幽静处的人,作者自谓。因作者心境有不同,此处的幽人与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中隐逸之土的“幽人”不同。一个设问句由独往来的幽人引出遗世独立的“孤鸿”。(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使幽人成为其神似的意象,暗示词人虽困厄、寂寞却孤芳自赏,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有谁看见幽居的人,独自在此徘徊往来呢这时候,天空中飞过一只孤鸿,留下了虚无缥缈的身影。”
  下片写孤鸿惊惧,彷徨而又执着——孤鸿似幽人。“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醒。”“却”还且,在这里表示轻微的转折。如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云“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省领会。无人省,言没有人理解,写出了“孤鸿的孤寂、凄苦。这两句是写孤鸿因受惊而飞起,回过头来。空有满腔的心事无人知晓”。“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拣”,挑拣,选择。“栖”,栖息。传说鸟择木而栖,《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不肯栖”写出了孤鸿的清高、拔俗,也就是词人自己的形象特征。这两句意思是说“孤鸿”拣尽了所有的寒枝,却还是不肯栖宿在上面,最后只好又飞回那寂寞的沙洲,忍受孤单与寒冷。“下片四句,借孤鸿充分反映了作者虽历尽人世的寂凉、凄苦,却依旧孤高自赏,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原则始终不渝,也表现了词人不屈服于现实,不同流于世俗的生活态度。
  全词意境极为清冷而绝俗,技巧很高,手法也极为独特,黄庭坚曾评论此词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熟能如此!”《蓼园词选》也说此词初从人说起,言如孤鸿之冷落,下专就鸿说。语语双关,格奇而语隽。胡仔称赞这首词的章法云“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本咏夏景,至换头但只谈榴花。盖其文章之妙。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可限以绳墨也。”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中,言及此词,说它道尽了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并说:“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
  关于这首词,有一个传说,说的是苏轼贬在惠州时,有一女子,年十六岁,人很美,不愿嫁人,听到东坡来到,很高兴,常在东坡窗下听东坡吟诗,后来东坡又被贬到海南岛,该女子思念而死,东坡回到惠州听说后,为她赋了这首词,这本是后人的牵强附会,所以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中谓“子瞻《卜算子》为兴到之作,无有命意。”我虽也不信这传说,却也有点喜欢它,为苏轼。
  尼采谓“一切文学,予独爱以血书者”,这首词清冷、凄绝,却不作一句悲语,细品时方知“字字看来皆是血”。这也正是我爱这首词的原因之一。 
第2个回答  2013-07-06
幽人有着孤鸿的情态,孤鸿有着幽人的心态。
首词以孤鸿为喻,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抒写了苏轼受到政治迫害后僻处黄州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前人谓此词有所寄托,大意即在于此。不过谈论词的寄托,不应失之穿凿。南宋鲷阳居士《复雅歌词》谓此词与《诗.卫风.考盘》赋贤人失志相似,句句探其微言深义。清王士祯《花草蒙拾》就讥之为“村夫子强作解事”。其实苏轼作词,“感物咏志莫非自然。”王国维《人间词话》就说这首《卜算子》是“兴到之作”,即事而发,既以咏物,亦以寓怀,两者统一而共存,不必曲为之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