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书中谈到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

1.从那一朝代开始,“隐晦则观指南。”

2.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利用磁石制成的指南仪器叫什么?

3.何时指南针传到欧洲?有何意义?

帮帮忙!!!

1.我国历史上从何时起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至晚从宋代。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朱彧《萍洲可谈》成书,书中称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晦阴观指南针”。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徐兢奉命航海出使高丽,撰《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四十卷,记述了航海出使的整个行程和相关历史事件,其中也记载了应用指南针航海。这是目前世界上用指南针航海的最早记录。

2.司南、
3.,“磁针从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人手中在1180年左右”。1180年是我国南宋孝宗淳熙七年。中国人首先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比欧洲人至少早80年。
 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已经发现磁石指南北的特性,制出了“司南”。《鬼谷子·谋》记载,郑人外出采玉,带了司南以便不迷失方向;《韩非子·有度》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用司南确定准确的时间。这些说明司南在当时已在多方面得到应用。但是,由于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磁性较弱,加上转动时与底盘摩擦力较大,指南效果比较差,长期未能得到广泛应用。北宋初期,人们发现了人工磁化法,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制出指南针。关于指南针的装置方法,沈括的《梦溪笔谈·杂志一》记载约有四种:把磁针横贯灯芯浮于水上,把磁针架在碗沿上,把磁针放在指甲上,用缕丝缀住针腰挂在空中。其中以缕悬法的灵敏度最高。它的具体装置方法,是将缕丝的一端用蜡粘在磁针腰部,另一端悬在木架上,针下放一个标有方位的圆盘,静止时针便指向南北。这种悬挂型的指南针,基本上确立了近代罗盘的构造。以后,人们学会把指南针固定在方位盘里,制出了罗盘针。当时的罗盘还是水罗盘,即将磁针横贯着灯芯浮在水面上。水罗盘在南宋时已得到普遍使用。至于旱罗盘,我国到了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时才出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7
北宋《萍州可谈》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有指南鱼,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所以至少在公元880年前!
南宋时,与中国在海上频繁贸易的阿拉伯人把指南针带到近东地区,约十二世纪下半叶指南针传入欧洲,促成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作为一种指向仪器,指南针在生产、交通、军事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西欧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
第2个回答  2013-07-07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像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7-05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像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