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病让3岁孩子高烧不退,如何预防接吻病?

如题所述

  近日武汉某医院称,一名3岁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全家人没事就喜欢“吧唧”一下,结果孩子高烧不退就诊,起初考虑为病毒感染,但仔细体检发现他的咽喉部明显红肿,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再结合抽血检查,诊断为接吻病,住院十天才痊愈。那么如何预防“接吻病”呢?这里咱们先来了解两个名词:“接吻病”和“EB病毒”

     

         

 

  1、什么是“接吻病”?

 

  “接吻病”(KissingDisease)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主要因亲密接触如接吻、分享食物或咳嗽而传染,常见于年轻人。接吻确实可以传播疾病,如果接吻一方有病毒,另一方的抵抗力又弱的话,便有可能出现“接吻病”,造成口疮、喉咙发炎等等。

 

  所有能通过口腔唾液来传播的疾病都可以叫“接吻病”。可以通过口腔、唾液来传播的病毒有很多,EB病毒只是其中的一种,乙肝病毒、幽门螺旋杆菌等也可以通过唾液来传播。

 

  2、EB病毒究竟是什么?

 

  EB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极其”常见。从目前医学的了解来看,EB病毒和与粘膜相关的病变有联系。比如鼻咽癌就是和ED病毒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不过目前还无法证明ED病毒就是鼻咽癌的唯一病因。除了鼻咽癌外,一些妇科的粘膜病变,如宫颈炎,也与EB病毒密切相关。不过携带EB病毒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感染。

 

         

 

  了解了“接吻病”,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接吻别太频繁

 

  顾名思义“接吻病”通过接吻来传染,年轻人应该是最容易感染的人群,减少接吻频率,可以降低“接吻病”的产生。

 

  2、桌上放公筷

 

  中国人经常一大桌子人在一个碗里搛菜,这种习惯很不好。当口腔破损时,会感染EB病毒,所以预防“接吻病”,公筷还是必要的。

 

  3、年轻人避免高危性行为

 

  EB病毒可以经过性接触或密切接触感染(例如唾液),人体在感染这些病毒后的急性期如果没有及时接受规范治疗,可以慢性化或在白细胞中潜伏存在,并影响人体相关免疫功能,形成受检人员部分主诉症状,比如反应性关节炎或慢性疲劳综合征等。有鉴于此,建议年轻人避免高危性行为,倡导健康的性生活,并做好防护措施,出现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http://health.dbw.cn/system/2013/06/28/054866708.shtml
                  http://life.longhoo.net/2011-05/07/content_5545647.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1885858.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5

         近日,一则热帖让武汉妈妈坐不住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可能因善意的亲吻高烧不退,不得不住院治疗。医生说,孩子得的是“接吻病”。

       发帖妈妈称,女儿突然莫名高烧三天,吃药打针都不管用,抽血检查发现是EB病毒感染,俗称“接吻病”。这名妈妈回忆,家人没有亲宝宝嘴巴的习惯,“不过幼儿园老师都很喜欢她,每次她一去,都抱着她‘啪啪啪’亲三口”。

       生活中,感冒细菌、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活动期,急性口腔内炎症和溃疡等,都可能通过亲吻等亲密接触传染给孩子。

       武大口腔医院牙周科主任医师李成章介绍,口腔里有几百种细菌,其中约5%可能会危害健康,亲吻可传染超过270种细菌。亲吻双方若一方生病,另一方抵抗力较弱,疾病就会传染、发生。

【如何预防接吻病?】

    这种病主要重在预防,家长要注意以下三个细节:

    第一,家长在明确自己患有感冒和口腔疾患之后,不要与宝宝亲密接触

    第二,给宝宝喂饭要有专门碗筷

    第三,抱孩子之前要先洗脸,漱漱口,然后再亲孩子。

资料来自于:http://www.hzcdc.net/20130701/2013070100001.htm  (海南新闻)

            http://wenwen.soso.com/z/q103816986.htm(soso问问)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630/04/310518_296478057.shtml

           (养生健康)

             

第2个回答  2013-07-05

【什么是“接吻病”?】

    只是一种噱头的说法

    百度百科的说法是,“接吻病”(KissingDisease)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主要因亲密接触如接吻、分享食物或咳嗽而传染,常见于年轻人。

    南京市鼓楼医院耳鼻喉科的高下主任则告诉记者,接吻确实可以传播疾病。如果接吻一方有病毒,另一方的抵抗力又弱的话,便有可能出现“接吻病”,造成口疮、喉咙发炎等等。

    “不过‘接吻病’还只能算是一种有点噱头的说法,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种确切的病叫‘接吻病’。”高下主任表示,所有能通过口腔唾液来传播的疾病都可以叫“接吻病”。可以通过口腔、唾液来传播的病毒有很多,EB病毒只是其中的一种,乙肝病毒、幽门螺旋杆菌等也可以通过唾液来传播。


【接吻病是什么症状?】

    确实跟艾滋病、恐艾症很像

    “接吻病”的症状主要有喉咙疼痛、发烧、颈淋巴腺肿大、身体倦怠等,发病程度比感冒重些。发烧、喉咙痛、食欲丧失、疲倦、淋巴腺肿大,通常位于颈部、腋下或鼠蹊部、脾脏肿大、肝脏肿大、黄疸,黄皮肤头痛、普遍性全身疼痛等等。这些症状跟艾滋病感染初期的急性期症状确实很像。也和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恐艾症”的症状很像。

    其实这些症状都指向一条:免疫力低下。接吻病的感染率很高,据介绍,90%以上的人都曾经感染过该病,不过真正发病的人却较少,原因是这个病具有自愈性。


【EB病毒究竟是什么?】

    与粘膜病密切相关

    至于陌生的EB病毒,高下主任表示,EB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极其”常见。从目前医学的了解来看,EB病毒和与粘膜相关的病变有联系。比如鼻咽癌就是和ED病毒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不过目前还无法证明ED病毒就是鼻咽癌的唯一病因。除了鼻咽癌外,一些妇科的粘膜病变,如宫颈炎,也与EB病毒密切相关。不过携带EB病毒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感染。


【EB病毒到底有多常见?】

    我国3-5岁孩子9成阳性

    南京市儿童医院专家告诉记者,EB病毒在人群中广泛存在,根据血清学调查,我国3~5岁儿童EB病毒vca-lgg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但是大部分儿童感染后无明显症状,可能表现为轻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会作为感冒处理,但是这种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如果没有并发症发生,一般1-2周就会痊愈。不过医院也曾经接诊过“全身型EB病毒感染”的病例,一名12岁的男孩高烧12天,曾被当做感冒治疗。经过CT检查,发现孩子的全身有多个脏器受到损伤。这是一个特例,分析可能与孩子自身免疫系统缺陷有关。


【为什么孩子感染多?】

    因为父母喜欢亲吻孩子

    顾名思义“接吻病”通过接吻来传染,年轻人应该是最容易感染的人群,而欧美人较亚洲人更加开放,所以“接吻病”的发病率更高。其实就以ED病毒引发的“接吻病”来看,儿童也是EB病毒的易感人群。为什么?因为不少大人喜欢对宝宝又亲又抱。


【如何预防“接吻病”?】

    桌上放公筷,接吻别太频繁

    当口腔破损时,会感染EB病毒,所以预防“接吻病”,就要注意自己的口腔状况。“因为中国人对口腔卫生并不像欧美那么重视,所以中国人的口腔问题可能更普遍。高下主任说,当刷牙时会出血,意味着牙龈粘膜有破损,这时候就要注意,接吻不要太频繁。还要注意公共场合的食品卫生。“中国人经常一大桌子人在一个碗里搛菜,这种习惯很不好。公筷还是必要的。”


【如何治愈接吻病?】

    这种病并不难治,诊断清楚之后,只要给予针对性的抗病毒治疗即可。而且这种疾病具有自限性,一般会在10天左右自动痊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于学龄期儿童,以幼儿园、小学等孩子比较集中,密切接触较多的场所高发。春秋两季是这种疾病的高发期,“这两个季节适合病毒滋生,是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期,家长们一定要多加注意了。”

    易感人群:免疫力较弱的儿童、接吻频繁的年轻人


参考地址&参考链接:

龙虎网:http://life.longhoo.net/2011-05/07/content_5545647.htm

中原网:http://www.zynews.com/n/2011-09/15/content_1247489_8.htm

第3个回答  2013-07-05

 

   

       近日,一则热帖让武汉妈妈坐不住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可能因善意的亲吻高烧不退,不得不住院治疗。医生说,孩子得的是“亲嘴病”。

 

  发帖妈妈称,女儿突然莫名高烧三天,吃药打针都不管用,抽血检查发现是EB病毒感染,俗称“接吻病”。这名妈妈回忆,家人没有亲宝宝嘴巴的习惯,“不过幼儿园老师都很喜欢她,每次她一去,都抱着她‘啪啪啪’亲三口”。

 

  武汉市第三医院儿科主任陈海燕昨天说,这病全称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孩子中并不少见,科里每个月可以遇到五六例。近日一名3岁小男孩刚出院,长得虎头虎脑,全家人没事就喜欢“吧唧”一下。孩子同样因高烧不退就诊,起初考虑为病毒感染,但仔细体检发现他的咽喉部明显红肿,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再结合抽血检查,诊断为亲吻病,住院十天才痊愈。

 

  不良喂养习惯也会导致该病。4岁的秋秋高烧五天,查出是亲吻病,但家人很少亲她嘴巴。陈海燕追问发现,奶奶平时喂饭,自己要先尝尝,再把食物吹冷后才喂给孩子。医生说,这同样会把口腔里的细菌、病毒传给孩子。

 

  生活中,感冒细菌、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活动期,急性口腔内炎症和溃疡等,都可能通过亲吻等亲密接触传染给孩子。

 

  武大口腔医院牙周科主任医师李成章介绍,口腔里有几百种细菌,其中约5%可能会危害健康,亲吻可传染超过270种细菌。亲吻双方若一方生病,另一方抵抗力较弱,疾病就会传染、发生。


信息来源:《健康频道》

http://health.dbw.cn/system/2013/06/28/054866708.shtml

第4个回答  2013-07-05
桌上放公筷,接吻别太频繁

当口腔破损时,会感染EB病毒,所以预防“接吻病”,就要注意自己的口腔状况。“因为中国人对口腔卫生并不像欧美那么重视,所以中国人的口腔问题可能更普遍。高下主任说,当刷牙时会出血,意味着牙龈粘膜有破损,这时候就要注意,接吻不要太频繁。还要注意公共场合的食品卫生。“中国人经常一大桌子人在一个碗里搛菜,这种习惯很不好。公筷还是必要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