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名称的来历是什么

如题所述

  满族,原称满洲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人等,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满族历史悠久。其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中国史籍中所记载的肃慎人。肃慎人生活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东临大海。到了周武王与周成王时,史书上曾记载他们进献过“楛矢石始砮”。在中国以后的史书中,肃慎即被称为“挹娄”。公元7世纪末,因为战乱一部分靺鞨人东迁,后定居于松花江上游、长白山之北,建立了“震国”,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自此以后便以“渤海”为号。渤海国被灭以后,黑水靺鞨向南迁移,《辽史》中契丹人称其为“女直(女真)”(《辽史》称“女真”为“女直”是为避辽兴宗耶律宗真之讳)。此后靺鞨这一称谓便被“女真”所取代。
  1636年三月,漠南蒙古十六部49个大小领主齐聚沈阳,公推皇太极继承蒙古可汗大统,奉上“博格达·彻辰汗”尊号。这样,和蒙古人一直有着联姻关系(并被蒙古人认为有着同一祖源关系)的“满洲”民族得到了强大而真诚的盟友。而蒙古则将“灭明复元”的希望托付于他们的合盟。同年,皇太极在盛京(沈阳)即位,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在此前夕,即1635年11月22日(后金天聪九年十月十三日),后金国汗皇太极颁布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命令。在这项命令中说:“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叶赫、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女真)。夫诸申之号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我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清太宗实录》卷二十五)。自此以后,“满洲”作为正式的民族称谓被固定下来并统一使用。直到今天,满族将这一天视为自己民族的诞生日,称为“颁金节”。
  1912年民国成立之后,清朝灭亡,满洲正式改称满族,成为中华民国“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成员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1
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 满族是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1115年,由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国。 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 公元1635年,皇太极即位后,把女真族改为满洲族 。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先生改定五族共和制:汉满蒙回藏,始有满族一说,但社会大多称为旗族或旗人 。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才开始正式称为满族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