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样对灾后医务人员的心理进行干预?

希望详细一点,万分感谢!

由于医务人员是在这场灾难中是比较特殊的人群,他们是与生命直接接触的人,但是由于他们在工作前经历过面对尸体和死亡的基本心理训练,而在此只是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大环境的负面情绪),以及长时间工作的精神疲惫两种状态的综合影响,导致后期有一部分人会有一定的负面情绪与心理压力。

所以,首先需要先让他们先进行良好的休息,恢复体力和精神。

如果有些人因为突然进入舒缓环境后,由于外界环境落差导致心理无法调适时,需要先让他们发泄(如:让她们哭、听他们讲述),让他们自己慢慢适应这样的环境落差。

另外有一些人可能会因为无法救治的生命而产生强烈的自责与负罪感,那么在进行沟通干预中就需要努力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本质,并勇敢面对死亡。告诉他们救死扶伤是医生工作的本质,面对生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医生不是上帝,无法掌控每一个在灾难中被困的生命,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算真的没有救活那么我们曾经努力过就不要再去自责,未来还有更多的人等待我们去救治。

最后,在安排一定的休息恢复后,需要尽快让他们投入到新的工作中,让他们找到生活和工作的动力。进行群体的救灾工作总结,对他们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进行表彰和肯定,尽可能宣传救灾工作以及对于未来工作的积极面。

总体来说,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干预应该还算相对的容易,只要在后期的工作的环境中不要过分渲染和宣传灾区工作时的负面情绪,让他们自己慢慢适应,自己走出来就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6-07
1 灾难性心理的表面症状因人而异,但内部机制都差不多:内心反复重演灾难场面,主观上不断修改记忆中自己当初的行为,期望能在幻想中找出避免或减轻灾难的方法。

2 长时间如此必然会造成精神上的耗竭,严重的会精神崩溃。所以必须及时终止这种无用的反复思考,代之以现实的有意义目标。

3 同时要给予足够的休息时间和营养,因为身体良好有助于心理健康。

4 从发展心理学来看,组织有共同负面经历的人员进行讨论,当大家能对灾难达成比较理智的一致意见和观点时,对终止个人的精神颓丧很有帮助。 而且医务人员一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这种方法会更有效。(可以参考亲人去世后,对抑郁症儿童的治疗方法)

总结:身体支持、讨论一致、新目标
第2个回答  2008-06-06
灾难一旦发生,大到整个社会、小到受灾个人和家庭,不仅经济承受能力受到严峻的挑战,而且心理承受能力、社会的安定局面都将受到考验。传统上当公共性灾难发生时,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救灾预案:民政部门组织调集大量物资运抵受灾地区,武装部门出动大批军人会同其他人员立即进行灾民的搜救,卫生防疫部门派出医疗队救死扶伤并开展防疫工作,公安部门保障灾区的社会治安……但灾民受惊吓的心理和丧失亲人和财产的悲恸却少有专业的和科学的关怀。

比如在一次突发的大厦火灾中,大量的人们互相拥挤践踏,一些人四处乱跑、慌不择路以至坠楼身亡;许多脱离危险的人们不吃不喝、神情恍惚;丧失亲人的幸存者悲痛欲绝,一些人激动不安、谩骂指责,把怒气直指前来救援的工作人员,甚至静坐示威;一些搜救人员拒绝休息和饮食,连续作战已近耗竭状态;附近的许多居民彻夜不眠、提心吊胆、各种谣言开始四处散播……年逾半百的张老师的爱子不幸去世,老两口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再也没了笑容,整天闭门不出,天一擦黑就早早熄了灯。事隔两年了,两位老人不仅搬了家,杜绝了一切娱乐活动和社会交往,而且不敢看到任何火灾的报道,不能进拥挤的大厦购物,儿子面目全非的惨状还会突然浮现在眼前而使老两口经常默默流泪……这就是灾难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影响,这种心理震荡在许多人心头将持续地存在,久久难以消除。

如果在救灾同时能有一支心理社会干预的队伍及时地为受灾者提供心理救援,将会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稳定情绪、化解悲伤、分担忧愁、增强他们的承受能力,预防或减少灾后长久的心灵创伤;减少消极破坏性的行为和它带来的继发的伤害,帮助救援者稳定局面;促进救灾人员的心理恢复,使救灾者更富有成效地投入救援工作。

“心理干预”作为心理学术语,在以前的灾后重建中我们听到的并不多。灾后重建的“心理干预”。因为人目睹灾难而极易产生“创伤后遗障碍”,“心理干预”就是防止当事人及相关人员产生这种心理障碍,帮助他们走出绝望、无助心态,最大限度降低社会负面影响。

美国“9.11”之后,也是马上就对经历灾难的大多数公众进行“心理干预”,尽管如此,“9.11”在部分公众心里的创伤还是没有愈合,可想灾难之于人的创伤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灾难的救助应该包括心理救助这一项。当然并不独“9.11”,去年SARS时期,就有专家对北京小汤山的医护人员和病人进行了心理干预,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对SARS的恐惧心理。

萧伯纳有句名言:让你疲惫的不是连绵不断的群山,而是你鞋子里的一粒沙子。实际上心理干预就是在帮助我们找到这粒沙子。这粒沙子是我们经历了灾难后的心理障碍。

一个经历了唐山大地震的老人现在几乎不敢面对雷雨天气,地震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疤。这是我看到的一个资料上说的。那个时候人们并不知道“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救助与灾后物资救灾不同的是,前者是心理上的“救灾”,后者是物质上的“救灾”。物质救灾可以解决眼前存在的问题,而心理“救灾”则是解决长远问题。相比而言,我觉得心理上的救灾的意义更大些。

悲剧发生后,遇难者的家属和同事陷入了无比的悲痛中,很多人不思饮食、失眠、焦虑,有的家属悲痛欲绝。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都使许多人要目睹死亡及毁灭,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灾难发生后立即进行灾后心理社会干预,可帮助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最大限度地利用积极应付技能面对和经历

痛苦过程,尽快完成善后事宜,提高善后工作的效率。因此,灾后心理社会干预应是救灾和善后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对遇难者家属进行有效的心理社会干预,使之尽快从灾难的打击中恢复过来,应引起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精神科临床医生的关注。遗憾的是,目前许多部门没有认识。

在1985年哥伦比亚泥石流灾害中,一些有经验的精神卫生工作者组织起来展开了社会心理干预服务。他们除了向政府工作人员反映心理保健在整个灾后卫生工作中所处地位,提供有关灾后心理健康服务信息外,还要对受灾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同时要向其他精神卫生工作者、儿科医生、家庭福利部门成员提供培训,讲授灾后不同阶段的应激反应、各种咨询技巧及应用,向社区普及灾后精神卫生教育的方法与技巧等。此外,他们还向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提供服务。由于精神科专家的参与,使灾民较为顺利地度过了危机期。

此外,对灾后救援和善后服务人员的心理帮助也是灾后心理社会干预的重要内容。特殊的工作性质使救援人员目睹灾后的惨况,面对痛苦的人群,还要超负荷工作,救援者会出现许多不良心理反应,影响情绪和工作效率。因此,许多国家都会对救援人员进行预防性训练,帮助他们事先了解可能出现的应激反应,帮助他们学习遇到应激事件时的应付策略和处理问题的技巧,促进对自身情绪状态的觉察,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

灾难造成的损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上的,一种是心理上的。

灾难造成的心理创伤越来越受到现代社会的关注,一种全新的救灾方式——灾后心理干预应运而生。

从2005年开始,我国建立的灾后心理干预专家库正式开始运行。

国外心理救灾开展了40年,灾后的“危机干预”和“危机管理”系统,国外早已建立。

在上世纪60年代,针对个人心理受创以及遭遇挫折后想自杀的人而开展的公共服务就开始了。美国的洛杉矶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称之为“希望线”的心理疏导热线,这是心理专家针对想自杀人士的危机干预———也是最早的个人救助。

据介绍,几十年来,国外在灾后心理干预上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应对策略,一次灾难就是一次灾后心理干预的经典案例。所以,在灾难发生后的现场,最先出现的除了警方、政府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之外,还有大量的心理医生。

灾后心理干预又被称为心理重建,顾名思义就是心理状态重新恢复的过程。与经济损失相比,灾难对人的心理冲击是内在的,所以不为人注意。实际上,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属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我国因经济发展原因,对灾后心理干预的投入较少,受灾人群的心理问题未受到社会的全面关注,但是不等于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大灾后往往是心理疾病的高发期。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7.8级地震。

我国建立灾后干预组织2004年,我国第一次筹划建立心理干预专家组。

据介绍,我国首次进行灾后心理干预的尝试应该是在1994年。当年,新疆的克拉玛依发生大火,共有300余人遇难,其中288人是中小学生,另有130名重伤员住院。国家卫生部从各地抽调了心理专家赶赴灾区进行工作,这次干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心理重建和心理干预工作会越来越普遍地开展,随着我国对灾难应对策略的完善,救灾与灾后的心理干预将会被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今后,心理干预将成为灾害救援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第3个回答  2008-06-13
靠大家的帮助,注意注意力少宣传多办事,我想会好很多
第4个回答  2008-06-06
医务人员是比较特殊的群体.现在那里的医务人员都很忙,建议还是不要太多地干预他们,特别是询问一些勾引他们痛苦回忆的问题.
他们有些一面承受着丧失亲人的痛苦,一面还要承担起救死扶伤的重任.
什么时候你都站在他们的立场想一想,相信你就能做好.跟他们交流时要注意不要太多影响他们情绪的言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