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鬓白发尝尽人间疾苦的词语是哪首古诗里面的?

如题所述

两鬓白发尝尽人间疾苦不是古诗,是对联。

1、上联:两鬓白发尝尽人间疾苦,下联:一身布衣淡看世态炎凉。

2、上联:两鬓白发尝尽回人间疾答苦,下联:一双浊目看开尘世风霜。

3、上联:两髫白发尝尽人间疾苦,下联:双手老茧饱经世上沧桑。

4、上联:两鬓白发尝尽人间疾苦,下联:一生操劳呵护老少至亲

5、上联:两鬓白发尝尽人间疾苦,下联:一双苦手抚尽儿女情长。

6、上联:两鬓白发尝遍人间疾苦,下联:一副身板历经岁月风霜。

7、上联:两鬓白发尝尽人间疾苦,下联:一曲忠肠诉尽天下真情。

8、上联:两鬓白发尝尽人间疾苦,下联:一身素袍阅遍世态炎凉。

对联的要求
对联,如果是五字或七字式,那就与五言、七言律诗中的颔联(三、四句)或腹联(五、六句)完全相同。对联作为一种独立成文的文学体裁,它的主要要求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所谓"对",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所谓"联",就是上下文的内容要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机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才能很好地说明一个问题,表现一件事物,或阐清一个道理。具体说来,对联 的要求是: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上下联词组要相同;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
上下联词性要相同;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上下联句法要一致;句法,就是语句构成的方法。一幅对联中,上联是由几个字组成的一共有几个音节的顿读法,下联也必须相同。
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例如:
-云带钟声穿树去-
(平仄平平平仄仄)
-月移塔影过江来-
(仄平仄仄仄平平)。
另外,古诗的音节主要有两种,一是两字一顿,叫"双音步",一是一字一顿,叫"单音步"。双音步的平仄以第二字为主,第一字可不严格要求,对联也可如此。例如:
-窗含西岭千秋雪-
(-平-仄-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仄-平-仄平)
上联中的"窗"和下联中的"门"是平对平,"西"与"东"是仄对仄。
上下联内容要相关;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4
飞行一写贺知章的少小辉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第2个回答  2020-10-24
两鬓白发尝尽人间疾苦,一身布衣淡看世态炎凉.两鬓白发尝尽人间疾苦,一身素袍阅遍世态炎凉. 两鬓白发尝尽人间疾苦,一双浊目看开尘世风霜.
第3个回答  2020-10-24
这个比较著名的一首诗,这个诗里面的内容的话是非常感人的
第4个回答  2020-10-24
表面白发,尝尽了人间的疾苦,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说的是岳飞的那首诗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