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作品名称

如题所述

郭沫若文学著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蜩螗集》《战声集》等;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沸羹集》等;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

拓展资料: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剧作家、革命家。郭沫若早年赴日本留学,后接受斯宾诺沙、惠特曼等人思想,决心弃医从文。

人物评价

郭沫若曾以歌德自称并被文化界广泛认可,如周扬曾对郭沫若说“你是歌德,但你是社会主义时代新中国的歌德。”沙叶新则引用恩格斯对歌德的评价指出郭沫若作为伟大天才和凡庸公民的两面。

相对于专业的研究者对于他的极度推崇,一般的社会民众中间也存在对于郭沫若因为不了解,对他性格和心理的误读以及对这位天才型人物的苛求而产生的轻视,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等一些严肃的研究学者将这种“学院派”中间和社会民众间对郭沫若截然相反的态度称之为“两极阅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3

郭沫若的作品均收录于《沫若文集》。它收录郭沫若这四十年来的几乎全部作品。不过《沫若文集》第五卷剔除了富于争议的历史小说《马克斯进文庙》,第十一卷中的 《文化人当前的急务》删去所引蒋介石 《告全国民书》等。经过作者本人这样的剔除与修改,《沫若文集》基本上规避了他在 “《女神》时期”对社会主义的某些错误认识、在 “左联”时期与党内主流意见不合的表述、在抗战时期由于现实斗争的需要对蒋介石及重庆国民政府的正面评价等。《沫若文集》的这一次修订,也成为郭沫若一生中对其作品进行的一次最大规模修订。

在编辑 《郭沫若全集》时, 《沫若文集》成为最重要的蓝本。在 “出版说明”中,编者明确规定: “收入 《全集》的著作在这次出版时,一般采用作者亲自校阅订正的最后版本,进行校勘工作,个别地方在文字上作了修订。”亦即《郭沫若全集》的收录,主要参照 《沫若文集》。

未依照 《沫若文集》进行收录的有几类特殊情况,但只占较少比重: 其一是被 《沫若文集》剔除,又被 《郭沫若全集》重新收录的作品 ( 如 《马克斯进文庙》等) ; 其二是郭沫若晚于 《沫若文集》的作品 ( 如 《沫若诗词选》等) ; 其三是不属于《沫若文集》主要收录对象的考古著作和古籍校注( 如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管子集校》等) ; 其四是郭沫若在 《沫若文集》之后又校订过的作品 ( 如 《甲申三百年祭》等) 。这样的优势在于充分尊重作者对本人作品的修订,使作品以作者认同的样态呈现在 《全集》中。但其不足也是明显的,最主要的就是忽略了初版本的价值。

概言之,从初版本到 《沫若文集》,郭沫若对其作品进行思想内涵上有颠覆意义的修改。其重要表征之一就是,较之初版本,《沫若文集》中趋向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成分增加了。由此可见以 《沫若文集》为 《郭沫若全集》主要蓝本的巨大缺陷———即通过阅读修订过的 《沫若文集》,读者易将新中国成立前的郭沫若与 1950 年代的郭沫若相混淆,从而对郭沫若早期文学思想产生误读。( 二) “杂集”: 《郭沫若全集》收录的尴尬《郭沫若全集·文学编》 的 “说明” 规定:“有的著作,曾先后收录于作者若干不同的集中,现只将其收在最初编成的集内。” “主要根据作者修订过的最后版本,其与最初版本有较大改动处,有的加注,有的作为附录。”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如果作者最初编成某集,此后又将该集编入其他集子,产生了一个修订后的最后版本,应该怎样处理呢? 这种情况的代表就是没有作为独立诗集收入 《全集》的 《邕漓行》。此外, 《全集》主要收录郭沫若本人编订成集的著作,遗漏其在世时未及成集的作品,郭沫若晚年具有深远意义的书面讲话《科学的春天》即属此类。对于这些有充分理由被收入 《全集》而未果的集子,不妨将其统一命名为 “杂集”,逐一加以分析,以探究 《全集》在编选过程中怎样处理这些版本,又是怎样将其规范为一个 “定本”的。

《邕漓行》所收录的若干旧体诗词,是郭沫若 1963 年游览广西时所作。这些诗词,原非一个单独的集子,而是被统一名为《广西纪游二十六首》,收在 1963 年作家出版社版《东风集》中。1965 年,广西人民出版社经郭沫若本人审定,将这些诗词从 《东风集》中抽出,另编一集,名为 《邕漓行》,由郭沫若写一 《书后》,叙述其出版缘由。

第2个回答  2016-10-27
  一、郭沫若作品:
  【诗集】
  《女神》《长春集》《星空》《潮汐集》《骆驼集》《东风集》《百花齐放》《新华颂》《迎春曲》《 天上的街市》等等;

  【诗歌代表作品】
  1、天狗 2、笔立山头展望 3、凤凰涅盘 4、战声 5、罪恶的金字塔 6、天上的街市 7、骆驼 8、晨安 9、夜步十里松原 10、黄浦江口 11、血肉的长城 12、太阳礼赞 13、春莺曲 14、莺之歌 15、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6、我是个偶像崇拜者 17、诗的宣言 18、炉中煤 19、霁月 20、郊原的青草

  【历史剧本】
  《屈原》(已拍摄发行)《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武则天》《聂嫈》《高渐离》;

  【回忆录】
  《洪波曲》

  【评论集】
  《雄鸡集》

  【专著】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郭沫若文集》(38卷)等。

  【翻译书目】
  《茵梦湖》(小说)德国施笃谟著、与钱君胥合译,1921年,泰尔
  《少年维特之烦恼》(长篇小说)德国歌德著、1922年,泰东
  《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论文)日本河上肇著,1924年,商务
  《雪莱诗选》(诗集)英国雪莱著,1926年,泰东
  《浮士德》(诗)德国歌德著,1928年,创造社
  《沫若译诗集》印度枷里达若著,1928年,创造社
  《石炭王》(小说)美国辛克莱著,1928年,上海乐群书店
  《政治经济学批判》(理沦)德国卡尔.马克思著,1921年,神州
  《战争与和平》(长篇小说)俄国列夫.托尔斯泰著,1935年,光明书局
  《艺术的真实》(理论)德国卡尔.马克思著,1947年,群益
  著作书目年份及出版社介绍
  《黄浦江口》
  《女神》(诗集)1921年,泰东
  《瓶》(诗集)1927年,创造社
  《前茅》(诗集)1928年,创造社
  《恢复》(诗集)1928年,创造社
  《水平线下》(小说、散文集)1928年,创造社
  《我的幼年》(自传)1929年、光华
  《漂流三部曲》(小说、戏剧集)1929年,新兴书店
  《山中杂记及其他》(小说、戏剧集)1929年,新兴书店
  《黑猫与塔》(小说、散文集)1931年,仙岛书店
  《后悔》(小说、戏曲集)1930年,光华
  《黑猫与羔羊》(小说集)1931年,国光
  《今津纪游》(散文集)1931年,爱丽书店
  《桌子跳舞》(小说、散文集)1931年,仙岛书店
  《文艺论集续集》(论文集)1931年,光华
  《创造十年》(回忆录)1932年,现代
  《沫若书信集》1933年,泰东
  《豕谛》(历史小说)1936年,不二书店
  《北伐途次》(散文)1937,潮锋出版社
  《甘愿做炮灰》(剧集)1938.北新
  《战声》(诗集)1938、战士出版社
  《创造十年续编》(回忆录)1938,北新
  《羽书集》(散文、论文集)1941,香港盂厦书店
  《屈原》(剧本)1942,重庆文林出版社
  《蒲剑集》(散文、论文集)1942,重庆文学书店
  《棠棣之花》(剧本)1942,作家书屋
  《虎符》(剧本)1942,群益
  《屈原研究》(论文)1943,群益
  《今昔集》(论文集)1943,东方书社
  《孔雀胆》(剧本)1943。群益
  《南冠草》(剧本)1944,群益
  《青铜时代》(史论)1945,文治出版社
  《先秦学说述林》(论文)1945,福建永安东南出版社
  《十批判书》(史论)1945,群益
  《波》(散文集)1945,群益
  《苏联纪行》(散文集)1946,上海中外出版社;改名《苏联五十天》,1949,大连新中国书店
  《归去来》(散文集)1946,北新《筑》(剧本)1946,群益
  《南京印象》(散文集)1946,群益
  《少年时代》(自传)1947,海燕
  《革命春秋》(自传)1947、海燕
  《盲肠炎》(杂文集)1947,群益
  《今昔浦剑》(散文、杂文集)1947,海燕
  《历史人物》(史论)1947,海燕
  《沸羹集》(散文、杂文集)1947,大孚出版社
  《天地玄黄》(散文、杂文集)1947,大孚出版社
  《地下的笑声》(小说集)1947,海燕
  《创作的道路》(理论)1947,文光
  《抱箭集》(小说、散文集)1948,海燕
  《蜩螗集》(诗集)1948,群益
  《雨后集》(诗集)1951,开明
  《海涛》(散文集)1951,新文艺
  《奴隶制时代》(史论)1952,新文艺
  《沫若文集》(1—17卷)1957一1993,人文
  《雄鸡集》(诗集)1959,北京
  《洪波曲》(自传)1959,百花
  《蔡文姬》(剧本)1959,文物
  《潮汐集》(诗集)1959,作家
  《骆驼集》(诗集)1959,人文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一1978),男,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第3个回答  2014-07-13
诗集
  《女神》《长春集》《星空》《潮汐集》《骆驼集》《东风集》《百花齐放》《新华颂》《迎春曲》《 天上的街市》等等;
  诗歌代表作品
  1、天狗 2、笔立山头展望 3、凤凰涅盘 4、战声 5、罪恶的金字塔 6、天上的街市 7、骆驼 8、晨安 9、夜步十里松原 10、黄浦江口 11、血肉的长城 12、太阳礼赞 13、春莺曲 14、莺之歌 15、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6、我是个偶像崇拜者 17、诗的宣言 18、炉中煤 19、霁月 20、郊原的青草
  历史剧本
  《屈原》(已拍摄发行)《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武则天》《聂嫈》《高渐离》;
  回忆录
  《洪波曲》
  评论集
  《雄鸡集》
  专著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郭沫若文集》(38卷)等。
  翻译书目
  《茵梦湖》(小说)德国施笃谟著、与钱君胥合译,1921年,泰尔
  《少年维特之烦恼》(长篇小说)德国歌德著、1922年,泰东
  《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论文)日本河上肇著,1924年,商务
  《雪莱诗选》(诗集)英国雪莱著,1926年,泰东
  《浮士德》(诗)德国歌德著,1928年,创造社
  《沫若译诗集》印度枷里达若著,1928年,创造社
  《石炭王》(小说)美国辛克莱著,1928年,上海乐群书店
  《政治经济学批判》(理沦)德国卡尔.马克思著,1921年,神州
  《战争与和平》(长篇小说)俄国列夫.托尔斯泰著,1935年,光明书局
  《艺术的真实》(理论)德国卡尔.马克思著,1947年,群益
  著作书目年份及出版社介绍
  《黄浦江口》
  《女神》(诗集)1921年,泰东
  《瓶》(诗集)1927年,创造社
  《前茅》(诗集)1928年,创造社
  《恢复》(诗集)1928年,创造社
  《水平线下》(小说、散文集)1928年,创造社
  《我的幼年》(自传)1929年、光华
  《漂流三部曲》(小说、戏剧集)1929年,新兴书店
  《山中杂记及其他》(小说、戏剧集)1929年,新兴书店
  《黑猫与塔》(小说、散文集)1931年,仙岛书店
  《后悔》(小说、戏曲集)1930年,光华
  《黑猫与羔羊》(小说集)1931年,国光
  《今津纪游》(散文集)1931年,爱丽书店
  《桌子跳舞》(小说、散文集)1931年,仙岛书店
  《文艺论集续集》(论文集)1931年,光华
  《创造十年》(回忆录)1932年,现代
  《沫若书信集》1933年,泰东
  《豕谛》(历史小说)1936年,不二书店
  《北伐途次》(散文)1937,潮锋出版社
  《甘愿做炮灰》(剧集)1938.北新
  《战声》(诗集)1938、战士出版社
  《创造十年续编》(回忆录)1938,北新
  《羽书集》(散文、论文集)1941,香港盂厦书店
  《屈原》(剧本)1942,重庆文林出版社
  《蒲剑集》(散文、论文集)1942,重庆文学书店
  《棠棣之花》(剧本)1942,作家书屋
  《虎符》(剧本)1942,群益
  《屈原研究》(论文)1943,群益
  《今昔集》(论文集)1943,东方书社
  《孔雀胆》(剧本)1943。群益
  《南冠草》(剧本)1944,群益
  《青铜时代》(史论)1945,文治出版社
  《先秦学说述林》(论文)1945,福建永安东南出版社
  《十批判书》(史论)1945,群益
  《波》(散文集)1945,群益
  《苏联纪行》(散文集)1946,上海中外出版社;改名《苏联五十天》,1949,大连新中国书店
  《归去来》(散文集)1946,北新《筑》(剧本)1946,群益
  《南京印象》(散文集)1946,群益
  《少年时代》(自传)1947,海燕
  《革命春秋》(自传)1947、海燕
  《盲肠炎》(杂文集)1947,群益
  《今昔浦剑》(散文、杂文集)1947,海燕
  《历史人物》(史论)1947,海燕
  《沸羹集》(散文、杂文集)1947,大孚出版社
  《天地玄黄》(散文、杂文集)1947,大孚出版社
  《地下的笑声》(小说集)1947,海燕
  《创作的道路》(理论)1947,文光
  《抱箭集》(小说、散文集)1948,海燕
  《蜩螗集》(诗集)1948,群益
  《雨后集》(诗集)1951,开明
  《海涛》(散文集)1951,新文艺
  《奴隶制时代》(史论)1952,新文艺
  《沫若文集》(1—17卷)1957一1993,人文
  《雄鸡集》(诗集)1959,北京
  《洪波曲》(自传)1959,百花
  《蔡文姬》(剧本)1959,文物
  《潮汐集》(诗集)1959,作家
  《骆驼集》(诗集)1959,人文
  《武则天》1962,中国戏剧
  《李白与杜甫》1972,人民
  《郭沫若全集》四川人民
希望可以帮到您,谢谢,给采纳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9-01
郭沫若文学著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蜩螗集》《战声集》等;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沸羹集》等;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

拓展资料: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剧作家、革命家。郭沫若早年赴日本留学,后接受斯宾诺沙、惠特曼等人思想,决心弃医从文。

人物评价

郭沫若曾以歌德自称并被文化界广泛认可,如周扬曾对郭沫若说“你是歌德,但你是社会主义时代新中国的歌德。”沙叶新则引用恩格斯对歌德的评价指出郭沫若作为伟大天才和凡庸公民的两面。

相对于专业的研究者对于他的极度推崇,一般的社会民众中间也存在对于郭沫若因为不了解,对他性格和心理的误读以及对这位天才型人物的苛求而产生的轻视,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等一些严肃的研究学者将这种“学院派”中间和社会民众间对郭沫若截然相反的态度称之为“两极阅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