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原理图解

如题所述

凸透镜成像原理是指利用光的折射的原理成像,适用于光学领域。光学显微镜和望远镜(包括一部分天文望远镜)都是利用光的折射和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制成的放大镜和显微镜是用于观测放置在观测人员近处应予放大的物体的凸透镜。
表面为曲面的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制成的光学透镜可以使物体放大成像,光路图如图1所示。
位于物方焦点F以内的物AB,其大小为y,它被放大镜成一大小为y'的虚像A'B'。放大镜的放大率Γ=250/f'式中250--明视距离,单位为mmf'--放大镜焦距,单位为mm该放大率是指在250mm的距离内用放大镜观察到的物体像的视角同没有放大镜观察到的物体视角的比值。
1.画定一直尺
2.在直尺上画出点O,为光心,在O点画一凸透镜。在凸透镜两侧标出一倍焦距点f、二倍焦距点2f。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2
凸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它的两个面是球面,通过这两个球面的球心的直线,就叫做凸透镜的主轴。
平行于主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相交于一点上。凸透镜的中间是光心,凡是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会发生变化。这一点到光心的距离,用f表示。
如果物体离开凸透镜的距离大于f乘以2,凸透镜就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等于f乘以2,则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果大于f,小于f乘以2,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离开凸透镜的距离等于f,则不会成像,而如果距离小于f,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