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

最好把引申义也写出来 谢谢啦!

这是出自昆曲皂罗袍中的内容,是杜十娘的一句台词,没有具体意思。

原句: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 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拓展资料:

名段赏析

【皂罗袍】郁郁寡欢的杜丽娘到了繁花似锦的花园中,花园中的勃勃生机激发了杜丽娘心中被压抑的人生欲望。杜丽娘看到花园里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禁不住由衷地感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赞叹中夹杂着深深的伤感,自己的人生春天也同样多姿多彩,然而却无一人走进来。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既是赞叹花园春天的美好,也是反诘不肯走进自己生命欣赏自己美丽的人,具有着双重的意味。杜丽娘抒发了古代待嫁女子普遍的幽怨,在古代诗词中这种主题非常多,"劝君惜取少年时,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感叹形成了女子"伤春"的传统。

备受压抑的杜丽娘内心深处对美好景致的向往使得初入园林中的她心潮起伏。如此美好的春光却无人观赏,杜丽娘由此联想到自己,不仅悲从中来。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姹紫嫣红的美好景色都给了断井颓垣观赏,由物及人,一种自怜的情绪油然升起。

这句话出于谢灵运语"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突出了良辰美景与赏心乐事之间的矛盾,指出杜丽娘黯然的心情与艳丽春光间的不谐,春天的生机强化了她黯然伤感的情怀。现实的苦闷,青春的觉醒使得杜丽娘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无限向往,"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

"锦屏人"指幽禁在深闺中的女子,即杜丽娘自指,杜丽娘在想象中把眼光从自己家的深宅大院转向了外面的世界,那世界是自由自在的,人们在涂金错采的游船中赏春游玩,直到把三春看尽。这段【皂罗袍】既是景语,也是情语。

人物的感情和景色交织在一起,映衬了杜丽娘的对景自怜的伤感,其内心深处顾影自怜的哀愁在美好春光的感召下喷薄而出。在昆曲演员们慢回首低沉吟的缠绵哀婉咏叹下,杜丽娘的内心情怀被反复地抒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8-29
这两句话出自明代汤显祖的戏剧《牡丹亭》。这是女主人公杜丽娘在游园时所唱曲子: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意为:大好春光,美丽景色无人欣赏,有负苍天;这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的事又在哪一家呢?“奈何天”就是有负苍天。“谁家院”就是谁家的庭院。另,“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用了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的句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01

第3个回答  2015-12-13
额,我也要问这个呢
第4个回答  2013-06-19
这句话的大意是:美好的回忆总是瞬间逝失,怀念自己心爱的人,不知她在何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