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兴起的背景,内容

如题所述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对抗双方都尽力避免导致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人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1947年——1991年间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两个阵营除直接交战以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都处于对抗状态的时期。    1959年的世界冷战格局冷战一词是当年美国政论家斯沃普在为参议员巴鲁克起草的演讲稿中首次使用的。二战结束后,美国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敌视和遏制政策,因此巴鲁克说:“美国正处于冷战方酣之中”。“冷战”与“铁幕”一词同时流行。表示美苏之间除了直接战争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处于对抗的状态。 序幕   这个词起源于1947年4月16日伯纳德�6�1巴鲁克在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的一次演说。此外,1946年丘吉尔访问美国,在这次访问中他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间接表示冷战的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乌云刚刚散去,冷战的大幕又从砖瓦废墟上缓缓拉开。美国和苏联——这一对超级大国,从共同对抗纳粹的威胁中解除出来后,就再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和平相处。希特勒刚一垮台,双方便展开全方位的竞赛,试图用它们的影响力控制整个世界。与以往战争不同的是,双方都在他国挑起间接的战争对抗,而避免相互间的直接作战冲突。没有一方希望挑动对方直接作战,因为这意味着全面核战争——人类毁灭的危险,双方在这一前提下形成了冷战的态势。即便是冷战,美苏双方也积极寻找多种途径与对方展开竞争。这其中最令人生畏的是军备竞赛,双方囤集了足以让对方毁灭成百上千次的核弹头,并将核弹的打击范围扩大到太空空间。双方无时无刻不在策划实施着针对对方的间谍活动。太空竞赛的唯一积极后果是促进了航天事业的发展,苏联人首次在太空航行,而美国人则抢得了登月的先机。为了完成人类航天这一伟大的事业,双方都不断地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发展应用。战争改变了军事联盟的格局。美国人与西欧国家组成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而作为对抗,苏联人则将大多数东欧国家集结在一起,共同组建了华沙条约组织——这一共同防御性实体。这两个组织中的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遭受攻击,则视为对整个组织的挑衅,该组织的所有成员国将立刻针对挑战国,发动最严厉的反击。尽管美苏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战争从未爆发,但有数次战争已弓在弦上,一触即发。这其中最危险的一次是古巴导弹危机,美国人发现苏联人正在古巴地区——距美国本土仅90英里处建造核导弹基地,更糟的是,更多的核弹正通过舰船向此运输。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以果断的行动与苏联人达成了一项外交默契,促使苏联人从古巴地区撤出导弹基地,导弹危机得以解除。最终,美国的经济发展终于战胜了苏联的人力优势。共产主义在苏联遭到彻底失败——即便在苏联解体之前,不少前共产主义阵营中的国家已纷纷相继抛弃它们的信仰。昔日的华约早已无处寻觅,而北约则一直活跃至今,并吸纳了不少前苏联阵营的成员国加入其中 背景  战后苏美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的冲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 冷战矛盾的上升,导致了冷战。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苏美冷战的全面开展,马歇尔计划与莫洛夫计划的对抗,是冷战在经济领域的开始,两个朝鲜和两个德国的出现是二战和冷战的产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开展了全面的紧张的对峙和对抗。   二次世界大战时,尽管美苏两国对战时利益和战后安排各有打算,但它们仍服从打败和消灭法西斯这一共同的首要的战略目标,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盟友关系。战争的结束,是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美苏两国共同的敌人已被打倒,战时共同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随之而来的却是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的战略意义的根本冲突。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战略总目标是主宰世界。二战尚未结束时,罗斯福就曾构想战后世界蓝图,其主要的战略构想是大国合作,特别是美苏合作,同时安排战后世界,共同维持战后世界秩序,但是必须由美国充当老大,主宰世界。杜鲁门担任美国总统后,凭借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公开宣称要“领导世界”,并通过实施霸权主义的政策和手段来追求这一目标。   苏联是美国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杜鲁门政府的对苏联政策日趋强硬。它的战略构想是屏弃美苏合作,一边搞导弹威胁,一边搞金元外交,使用霸权主义的政治,经济,军事手段,控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亚非拉,施压东欧,东亚社会主义国家,遏制苏联,独霸世界。   美国的战略目标的战略构想是为美国的战略利益服务的。美国垄断资产阶级要求确保美国的“世界第一,越多越好”的经济利益,这是战后美国最重要的战略利益。战后初期,一个显而易见的情况是,美国需要为其远远超过国内需求的生产能力,大量产品和大量资金,去最大限度地拓占海外市场和投资市场。美国需要依靠其经济实和军事力量来保持其头号大国地位,力图称霸世界。而苏联在战后初期的战略总目标也是确保头等大国地位和势力范围,并且发展壮大以苏联为首的世界社会主义体系,推进世界革命。其主要战略构想是,维持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制,巩固苏联在二战中取得的战略利益和势力范围,建立包括东欧在内的保障苏联安全的屏障,增强苏联的国力,扩大苏联的影响,推进并领导世界革命。确保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争取意识形态的胜利等是它的战略利益,但最重要的是苏联安全利益。   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另一种则认为:对于冷战的产生,美苏都应承担责任。其实美国和苏联都想“领导世界”。美国要独霸世界,而苏联决不准许美国任意主宰世界。美国要使东欧变成所谓的“自由世界”,而苏联决不容许美国插足苏联的势力范围。美国要关心和扩展它的经济利益,而苏联要担心和保障它的安全利益。美国要在全世界推行资本主义,包括美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而苏联要在全世界推行社会主义,包括推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美苏都认为在刚刚经历二战后必须避免双方直接交战,但是,它们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战略利益的冲突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对立,必然导致昔日盟友反目成仇。于是,冷战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冷战的根本起因。而杜鲁门政府在战略态势上采取攻势,制定和推行了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则是冷战的直接起因。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的乔治·凯南的“八千字电报”,其中明确提出了遏制苏联的战略理论。随后的九月里,美国总统特别顾问克拉克又向杜鲁门提交了一份题为《美国与苏联的关系》的报告,报告主张美国应准备与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努力缔造其想象中的世界,并联合一切反苏力量。这些国家均可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这些关于遏制苏联的战略理论被美国决策层采纳,成为美国冷战政策的理论依据。之后,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咨文,宣称:今日世界的所有国家都面临着对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一种是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自由制度,另一种是以强加于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极权政体,而美国政策必须支持那些自由国家人民抵抗武装的少数人。他强调:“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这篇咨文的发表标志着杜鲁门主义的提出。这是美国第一个具有全球战略性质的对外战略和安全战略,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大转折。   然而二战刚结束,饱受战争之苦的世界人民渴望能够和平,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由此,美国确立了以冷战避免热战,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的遏制战略。杜鲁门主义实质上就是战后初期美国公开反共,企图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扩张主义,它也标志着美苏盟友关系的破裂和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25
本就意识形态和所代表阶级不同,狡兔死,走狗烹,美苏代表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势力,相互敌视.二战以后,几乎所有的热战如朝战,越战,两伊战争都是冷战的延伸!其实,苏联解体以前的冷战告诉我们: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是势均力敌的,是无所谓优越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6-25
两强对峙且自成一派,实力相当,各有称霸野心,这就是根本原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