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孙悟空的5个性格特点及事件是什么?

如题所述

1、孙悟空勇于战胜自我

勇于战胜他人的人不容易,而勇于战胜自己,自我内在缺陷人性弱点的人更不容易。孙悟空确是这么一个“斗战胜佛”。“真假美猴王斗争”一回,非常精彩。“六耳猕猴”假冒充猴王,招摇撞骗。

孙悟空怒不可遏,从花果山到“落伽山”,南天门,“阴司地府”,直到“雷音寺”,搅得天翻地覆。如来指出妖猴的真相,孙悟空难解心头之恨,“一棒”将他打死。

这是两种思想的正面交锋,也是两种人生追求的“现实碰撞”。五百年的磨难与反省,孙悟空脱胎换骨,就必须与内心另一个自我“彻底绝裂”。

2、孙悟空机灵果断

在天竺本国,唐僧被月宫玉兔变化的假公主抛彩球打中,欲招为驸马。孙悟空识破真相,会合太阴星君擒伏了玉兔,救回流落城外的真公主。

3、孙悟空忍辱负重

西行途中孙悟空被师父“一度气跑,两次遭贬逐”。首次气跑是“心猿归正,六贼无踪”(第14回),孙悟空对拦路抢劫的歹徒首开杀戒,反遭师父责备无故伤人性命,全无一点好善之心,孙悟空一气之下跑至东洋大海。

一度遭贬逐是“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第27回),孙悟空对狡猾多变,想吃唐僧肉的白骨精义无反顾地给予“三打”,唐僧反而将功变罪,一纸贬书,无情地逐走孙悟空。

二度遭贬逐是“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第56回),对于一伙剪径的强盗,孙悟空毫不留情,一一除尽,师父决然将他再次逐走。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贬逐,莫大的冤屈,孙悟空却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一心以事业为重。

“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第30回),从而表现出宽广的胸襟与气度,这些放在齐天大圣那时的他是万万行不通的。

4、孙悟空勇于牺牲

作为圣僧的高徒,每遇妖魔鬼怪,或遭阴谋诡计,他都主动请缨,冲锋在前,与邪恶势力,搏斗在最前线,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孙悟空的身影。“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第47回),通天河的金鱼精“为祸一方”,每年要吃一对童男女。

孙悟空为民除害,与猪八戒变成陈家的小儿小女,充当妖怪的口中之食,其敢于牺牲的精神,苍天可鉴。在对敌斗争中,即使身遭伤害,一样毫无畏惧,舍生忘死。

迎战红孩儿时,被妖孩的三昧真火,弄得火气攻心,三魂出舍,差点丧命,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师父啊!”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死,而是师父的安危,以及取经大业的成败。其勇于牺牲之志,感天动地。

5、孙悟空性情急躁

在小说第15回中。师徒二人走到鹰愁涧,却不料唐僧的白马被小白龙吃了。得知消息后,他提起金箍棒就到鹰愁涧水边叫骂。小白龙一出来,孙悟空劈头就打。小白龙不敌,孙悟空躲到水底不出来。孙悟空水性不好,拿小白龙没法子,回去回复唐三藏。

唐三藏抢白了他一句,孙悟空就立马发起狠来,叫唐三藏休要再说。接着,他就提起金箍棒又跑到鹰愁涧去翻江倒海,把整个鹰愁涧清澈澄清的水搅得像黄河泛滥一般。小白龙把那马吃掉了又还不出马来,孙悟空就要打杀小白龙让他给马偿命。

后来菩萨出面,孙悟空一见到菩萨就大叫大喊大叫,说菩萨害他想着法儿害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