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公式怎么证明的?

如题所述

其实,名字叫做欧拉公式的公式有很多。不过在几何学中,欧拉公式指的是——简单多面体的顶点数V、面数F及棱数E间有关系:V+F-E=2。我们所学的几何体,如棱柱、棱锥等都是简单多面体。欧拉公式的证明方法很多。证法一:逐步减少多面体的棱数,分析V+F-E以简单的四面体ABCD为例分析证法。去掉一个面,使它变为平面图形,四面体顶点数V、棱数V与剩下的面数F1变形后都没有变。因此,要研究V、E和F关系,只需去掉一个面变为平面图形,证V+F1-E=1。(1)去掉一条棱,就减少一个面,V+F1-E不变。依次去掉所有的面,变为“树枝形”。(2)从剩下的树枝形中,每去掉一条棱,就减少一个顶点,V+F1-E不变,直至只剩下一条棱。 以上过程V+F1-E不变,V+F1-E=1,所以加上去掉的一个面,V+F-E=2。对任意的简单多面体,运用这样的方法,都是只剩下一条线段。因此公式对任意简单多面体都是正确的。证法二:计算多面体各面内角和设多面体顶点数V,面数F,棱数E。剪掉一个面,使它变为平面图形(展开图),求所有面内角总和Σα(1)在原图中利用各面求内角总和。 设有F个面,各面的边数为n1,n2,…,nF,各面内角总和为:Σα = [(n1-2)·1800+(n2-2)·1800 +…+(nF-2) ·1800]= (n1+n2+…+nF -2F) ·1800=(2E-2F) ·1800 = (E-F) ·3600 (1)(2)在拉开图中利用顶点求内角总和。设剪去的一个面为n边形,则其内角和为(n-2)·1800 ,则所有V个顶点中,有n个顶点在边上,V-n个顶点在中间。中间V-n个顶点处的内角和为(V-n)·3600,边上的n个顶点处的内角和(n-2)·1800。所以,多面体各面的内角总和:Σα = (V-n)·3600+(n-2)·1800+(n-2)·1800=(V-2)·3600. (2)由(1)(2)得:(E-F) ·3600 =(V-2)·3600所以,V+F-E=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13
用拓朴学方法证明欧拉公式
尝欧拉公式:对于任意多面体(即各面都是平面多边形并且没有洞的立体),假 设F,E和V分别表示面,棱(或边),角(或顶)的个数,那么
F-E+V=2。试一下用拓朴学方法证明关于多面体的面、棱、顶点数的欧拉公式。

证明 :

(1)把多面体(图中①)看成表面是薄橡皮的中空立体。
(2)去掉多面体的一个面,就可以完全拉开铺在平面上而得到一个平面中的直线形,像图中②的样子。假设F′,E′和V′分别表示这个平面图形的(简单)多边形、边和顶点的个数,我们只须证明F′-E′+V′=1。
(3)对于这个平面图形,进行三角形分割,也就是说,对于还不是三角形的多边形陆续引进对角线,一直到成为一些三角形为止,像图中③的样子。每引进一条对角线,F′和E′各增加1,而V′却不变,所以F′-E′+V′不变。因此当完全分割成三角形的时候,F′-E′+V′的值仍然没有变。有些三角形有一边或两边在平面图形的边界上。
(4)如果某一个三角形有一边在边界上,例如图④中的△ABC,去掉这个三角形的不属于其他三角形的边,即AC,这样也就去掉了△ABC。这样F′和E′各减去1而V′不变,所以F′-E′+V′也没有变。
(5)如果某一个三角形有二边在边界上,例如图⑤中的△DEF,去掉这个三角形的不属于其他三角形的边,即DF和EF,这样就去掉△DEF。这样F′减去1,E′减去2,V′减去1,因此F′-E′+V′仍没有变。
(6)这样继续进行,直到只剩下一个三角形为止,像图中⑥的样子。这时F′=1,E′=3,V′=3,因此F′-E′+V′=1-3+3=1。
(7)因为原来图形是连在一起的,中间引进的各种变化也不破坏这事实,因此最后图形还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最后不会是分散在向外的几个三角形,像图中⑦那样。
(8)如果最后是像图中⑧的样子,我们可以去掉其中的一个三角形,也就是去掉1个三角形,3个边和2个顶点。因此F′-E′+V′仍然没有变。
即F′-E′+V′=1
成立,于是欧拉公式:
F-E+V=2
得证。

欧拉公式是指以欧拉命名的诸多公式。其中最著名的有,复变函数中的欧拉幅角公式--将复数、指数函数与三角函数联系起来; 拓扑学中的欧拉多面体公式;初等数论中的欧拉函数公式。 此外还包括其他一些欧拉公式,比如分式公式等等.
第2个回答  2020-03-28
欧拉公式不是推导出来的,欧拉公式就是一个定义式!如下:
在复变函数中,设z是一个作为宗量(也就是自变量)的复数,则z=x+iy。则定义w=f(z)=e^z=e^(x+iy)=(e^x)(e^iy)=(e^x)(cosy+isiny)。请注意上式的几个等号的含义:第二个等号定义了有e^z这种形式的复变函数(具体是什么对应法则不清楚,只是告诉你有这么样的一个函数);第三个等号不是新的定义,是等价替换;第四个等号是一个新的定义,定义了这个函数满足一个新的运算法则(指数之和可以拆分成两项之积,类似于实数);第五个等号定义了欧拉公式,告诉你e^iy具体的对应法则!(这里可能有点不好理解,因为e^z是一个复变函数,那么e^z肯定是一个复数,那么它肯定也能用X+iY这样的形式表达出来,第五个等号就是给出了函数的对应法则!)
所以严格来说欧拉公式不是推导出来的,只是一个定义式!只不过当时没有直接定义,而是根据类比实数得出来的,然后才有了严格的定义。网上有好多人问欧拉公式怎么证明,其实这显示出了他们逻辑的混乱,没有正确区分类比演义,定义,定理,证明四者的关系。刚开始并没有欧拉公式这个严格的定义,最初的欧拉公式是人们通过类比实数得出的演绎结果罢了,然后才有了欧拉公式严格的定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