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辞职吗?

如题所述

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是可以随时离职的,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是相互选择的,如果员工觉得在公司不适合自己,可以提前三天提出离职申请,办理工作交接后,第三天即可离开公司。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得知试用期员工辞职,需要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和终止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若是正式员工离职,需要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扩展资料

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五方面:

第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依法必须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劳动者自用工之日起便与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即使是在先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也是以实际用工为标志确立的。用人单位未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将可能承担支付一定区间双倍工资的惩罚。

第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需要认真阅读各个条款。劳动合同法明确,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内容: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以及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

毕业生是缔约的主体,签订的合同将是双方履行劳动权利义务的依据。在劳动合同签订时,不少用人单位会利用劳动者在签约时不详细阅读合同条款的情况,而在工作内容、地点和时间等条款中规定单方变更的权利或约定宽泛的工作内容、多个工作地点、多种用工时间等,成为发生纠纷时用人单位用来应对劳动者的手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9

在试用期内不可以随时辞职。

试用期离职规定:

1、《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3、第二十一条: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扩展资料:

 试用期的注意事项:

一、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在试用期间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内随时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2、滥用关于试用期的单方解除权,常常是用人单位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

3、其表现是:在没有约定试用期,或者试用期的约定违法,或者已过了试用期的情况下,仍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4、由此而产生的争议纠纷,仲裁和诉讼时单位必然会败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试用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劳动合同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09

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离职。

《劳动法》第三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内的

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拓展资料:

试用期与实习期的区别

一、当事人的身份不同。处于试用期中的自然人一方只能是劳动者;而处于实习期间的自然人一方是在校学生。

二、 权利义务关系不同。试用期的当事人双方存在着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承担无过错责任,与劳动者共同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义务,向劳动者支付的工资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而学生实习所在的单位对于实习学生,不承担无过错责任,不须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三、主体间的关系依据不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包括在试用期的权利义务关系由劳动合同法及其相关规定进行规范,如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内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上1年以内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3年以内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3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四、当事人的目的不同。在试用期间,主要体现用人单位目的,即为了得到满足需要的人力资源;在实习期间,对于实习学生所在的单位来讲,学生的实习活动,和劳动者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在目的上有本质的不同,学生实习活动主要体现的是学校与学生的共同目的,为了提高实习学生的自身素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4-19

试用期可以随时辞职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