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皇甫松《梦江南》(其二)

梦见秣陵惆怅事中的“秣陵惆怅事”是指什么?谢谢

这首小令在艺术构思上发两个层次:前二句写夜景,后三句叙梦境。“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是说在楼上睡着,将落下的月亮已移到帘额之下,这是从床上望窗外月亮的景象。寝,是睡或卧的意思。残月,此处指快要落下的月亮。唐宋词作中常以“残月”一词写黎明时将落的月亮。帘旌,指帘额,即帘子上部所缀的软帘。残月落到帘额之下,这表明时间已是天快亮的时候,作者已经醒来。接着写刚经历的梦境。“梦见秣陵惆怅事”,先总写一句梦中所见情事,这是发生在金陵的一件惆怅失意的事情。秣陵是金陵的别名,今属南京市。梦中具体所见是:“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在桃花柳絮飘满金陵的春天里,一个梳着双髻的少女坐在那里吹笙。江城,此处当指金陵。双髻,是盘于头顶左右两边的发结。古代男女都可作双髻。此处则指少女的双髻丫发式。陆游《浣溪女》:“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即其例。这词中“双髻”亦以人体部分代人,指少女。笙,是一种簧管乐器。“双髻坐吹笙”,这梦中的美好形象可能是作者以前有过交往或留有深刻印象的一个美丽少女的倩影。梦中的环境和形象是那样的美好,但这已成为过去,即使梦见,醒来又不能再遇,因而是多么的惆怅!在这惆怅中正流露了作者对“双髻”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在抒情方法上写景鲜明,写情含蓄。夜景、梦境中的春色都具体鲜明,美景与美人和谐地合成一个画面,真切动人。楼上的清寒与梦中的美景成对比,反衬出梦醒后的惆怅。但为何惆怅?读者只能从末句体会作者所寄托的情感。词人与“双髻”是什么关系,要读者去想象充实。末句既形象又含蓄,真是余味不尽。王国维评皇甫松两首《梦江南》“情味深长”(《人间词话附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23
是他在秣陵这个地方和一个女子的风流韵事,但是后来这个女子离他而去,所以是惆怅事
第2个回答  2013-06-23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
梦见秣陵惆怅事,
桃花柳絮满江城。
双髻坐吹笙。

此首与前首同为梦境,作法亦相同。起处皆写深夜景象,惟前首写窒内之烛花落几,此首则写室外之残月下廉。“梦见”以下,亦皆梦中事,梦中景色,梦中欢情,皆写得灵动美妙。两首[梦江南],纯以赋体铺叙,一往俊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