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蔡伦造纸的小故事

如题所述

蔡伦,字敬仲,湖南来阳县人。东汉明帝刘庄年(公元58一75)未,开始在宫掖做事。到汉和帝刘肇即位时,他做了皇帝的侍从宫官,传达诏令,掌管文书,参与军政机密大事。

蔡伦很有才学,敦厚慎重,曾多次“直谏皇帝,指出其过失。后加位尚方令,在汉和帝年间即公元97年,掌管皇宫用的刀、剑等器械,这些器械无不精密、坚固,为后世所效仿。

古时的书是相互间用绳子连接的可记载文字的竹片,纸则采用细薄的丝织品,纸贵书重,很不方便。蔡伦便动脑筋想办法,用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等材料制造纸张。公元105年,蔡伦将自造的纸呈给和帝,皇帝很重视。从此,世人部使用这种纸,称之为“蔡侯纸”。

安帝年间(公元114年),和帝的皇后邓太后因蔡伦久侍宫中,封他为龙亭侯。以后,蔡伦在长乐宫中专管皇帝的车马事。公元118年,皇帝见经传文章多不正规,就命刘珍和良史校订经文经书中的谬误,指定蔡伦监管他们的工作。

蔡伦受窦后(汉章帝刘旭后)的微辞授意,诬陷安帝祖母宋贵人。太后死后,安帝亲自处理政务,命令蔡伦自己到廷尉处接受处罚。蔡伦蒙受耻辱,遂洗净身体整戴衣冠,自杀而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15
1.原因 文化人的责任心而已,本身的地位和学识也很重要。

蔡伦为人敦厚谨慎,关心国家利益,曾“数犯严颜”,匡弼时政。勤奋好学,办事专心尽力。,永元四年(92),蔡伦任尚方令后,利用供职之便,常到乡间作坊察看,见蚕妇缫丝漂絮后,竹簟上尚留下一层短毛丝絮,揭下似缣帛,可以用来书写,从而得到启发,便收集树皮、废麻、破布、旧鱼网等原料,在宫廷作坊施以锉、煮、浸、捣、抄等法,试用植物纤维造纸,终于造出植物纤维纸。元兴元年(105),他将造纸过程、方法写成奏章,连同造出来的植物纤维纸,呈报汉和帝,和帝大加赞赏,蔡伦造纸术很快传开。人们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全国“莫不从用焉”。
2.困难 特别是简、牍都重量较大,搬运困难,传播不易。
3.故事
蔡伦家乡地处长江以南湘水(今湘江)支流耒水流域,是米谷之乡。他出身于普通农民之家,从小随长辈种田。汉章帝刘■(公元56—88年)即位后,派人至各郡县选聪明伶俐的幼童入宫。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宦者,时年约15岁。当时幼年宦者须习字读书礼,蔡伦因成绩优异,于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小黄门。此后他作为黄门侍郎而掌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诸王朝见、就座等事。蔡伦初入宫时,章帝妃宋贵人所生皇长子刘庆被立为太子。次年梁贵人又生皇子刘肇(公元79—105年)。正宫窦皇后因无子,遂指使蔡伦诬陷宋贵人“挟邪媚道”,逼令她自杀,太子刘庆被贬为清河王。窦后又指使人投“飞书”(匿名信)诬陷梁贵人,强夺刘肇为养子且立为太子,梁贵人忧死。章帝卒(公元88年)后,刘肇10岁登极为和帝,由窦太后临朝(公元89—97年)听政。蔡伦因替窦后尽力办事,即被拔升为中常侍,随侍幼帝刘肇左右,备顾问、掌理文书,凡下达诏命或百官奏章悉由其传递,能出入宫禁。此职权力极大,能参与军国机务,秩俸二千石,与九卿同等。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即始于此。
窦太后无视幼帝,愈益骄横,永平九年(公元97年)卒,和帝亲政,废其太后尊号。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和帝立邓绥(公元80—121年)为皇后,蔡伦旋即投靠邓皇后。他见邓后喜欢在纸上舞文弄墨,乃自请兼任尚方令。尚方令为少府属官,俸禄600石,主管御用刀剑及诸器物,与中常侍高位本不相称,蔡伦为投邓后所好,甘屈尊兼就此职。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和帝卒,邓后所生百日婴儿即位。不到两年幼帝再卒,邓后乃立13岁皇侄刘祜(公元94—125年)嗣位,是为安帝。刘祜为清河王刘庆之子,即位初期(公元105—121年)由邓太后柄政,故蔡伦又得重用。他不但是中常侍,且被太后封为龙亭侯,食邑300户,封地在今陕西洋县,从此进入贵族行列。封侯后不久,约于元初五至六年(公元118—119年)蔡伦又被提升为长乐太仆,相当于大千秋。从此他成为邓太后首席近侍官。他的特殊地位使他不但能随时与皇帝接近,还能与皇后、皇太后接近,受到满朝文武奉承。正当他权位处于顶峰时,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卒。安帝亲政后,因蔡伦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其皇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皇父刘庆皇位继承权,乃敕令廷尉审讯蔡伦。他自知死罪,遂自尽而亡。蔡伦一生在内廷为宦46年,先后因侍奉4个幼帝、投靠两个皇太后而节节上升,位尊九卿,身居列侯,然以惨死告终。他在这方面本不光彩,但他在兼管尚方时,却因作出推动手工业工艺发展的事而得以留名于后世。蔡伦主管尚方期间,曾“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后汉书·蔡伦传》后汉书中的这段话有近代考古发掘实物为证。当时所造器物在质量、性能及外观上确是精工坚密,堪为后世仿效。说明蔡伦在兼任工官时亦尽心尽职。尚方令这项工作使他对工业技术发生兴趣,他每有空暇即闭门谢绝宾客,亲至现场作技术调查,掌握了有关工业技术知识。他的创新精神,对发展当时金属冶炼、铸造、锻造及机械制造工艺方面起到不小的作用。此时制造的钢刀以炒铁为料,经多次锻打而成百炼钢。但他对工艺技术的最大贡献在造纸方面。先秦时中国书写纪事用的是竹简、木牍及缣帛。但简牍笨重,丝织物昂贵,均不便使用。随着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需要廉价易得的新型材料取而代之,为此人们作了各种探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