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中的第36计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度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颠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13

《三十六计》第一计是“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备周则意怠: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力。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基点,其思想笼罩着大千宇宙、细末尘埃,并影响到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

阴阳学说是把宇宙万物作为对立的统一体来看待,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想。阴、阳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过,但作为阴气、阳气的阴阳学说,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国人老子所倡导,并非《易经》提出。

此计中所讲的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

扩展资料: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

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十六计

第2个回答  2018-11-09

第一计为瞒天过海。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原文: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释义:防备得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松懈大意;经常见到的人和事,往往不会引起怀疑。把秘密隐藏在公开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对立。非常公开的事物中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事物。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南朝宋名将。汉族,祖籍高平金乡(今属山东金乡县卜集乡檀庄),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

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扩展资料

“瞒天过海”之谋略决不可以与“欺上瞒下”、“掩耳盗铃”或者诸如夜中行窃、拖人衣裘、僻处谋命之类等同,也决不是谋略之士所应当做的事情。虽然,这两种在某种程度上都含有欺骗性在内,但其动机、性质、目的是不相同的,自是不可以混为一谈。

这一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十六计

第3个回答  2014-01-04
三十六计第一计是:瞒天过海
瞒天过海可以这样来解释:当防备十分周密的时候,就容易麻淠大意:平时看惯的.往往就不再怀疑了.把秘密诡计隐藏在公开的行动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事物里.
瞒天过海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在战争中,它是一个利用人们存在常见不疑的心理状态,进行战役伪装.隐蔽军队集结和发起进攻企图,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计谋.
出其可制胜
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施展瞒天过海之计,出奇不意取胜的战例不胜枚举.在商战中,巧用此计获胜者,也不乏其人.
日本一味精商,为其味精销路不畅而苦恼.一天,他突发奇想,将味精瓶盖上用来倒味精的孔,有直径1毫米,加大到1.5毫米.用户不知道,用时一倒就多了.消费多了,销量自然也大了.这个商人用的是什么计谋?就是瞒天过海的计谋.他利用人们经常使用此味精,常用不疑的心理,促进了消费.
当然,用这种办法促销是不符合经商道德的.但是作为一种计谋,我们需要了解,而且和外商打交道时要提高警惕.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第4个回答  2013-07-14
走为上计: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