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故事讲得精彩

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就是上面的标题已经问了我想问的问题

讲故事,有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每一个故事都应该包括这五项内容,才算表达清楚,何时的表述要注意开门见山,警示性的引起听众注意,何地的表述要尽快的进入场景,这样才会突出你想表达的主题,何人的表述要有名有姓,有名有姓才显得真实,也方便听众理清思路,何事的表述应注意具体化.描述细节化,何故的表述相对不太重要,是对听众一个心理释放。
讲故事,最重要的是对何事的讲解,换句话说也就是重现场景,重现场景的一个技巧就是表达具体化.描述细节化,这才能使听众以一个一致性的画面进入情节,限制听众的随意思考,你让他思考了,听众的反应就是不一致的,不一致在社会心理学中,就意味着心理互动的失败,心理互动失败,你就不能在讲话中达到最佳效果。
注意事项:1.不要用模糊的概念,可能是甲,可能已,好象是1978年等句子,模糊的概念可以会转移一部分的注意力,再一个显的你的故事的真实性有点下降,你的准确性可能会导致你说服力的下降,相比之下,直接确定为甲,或是直接说是1978年,故事则显的更有说服力2.不要用解释性的语言,尽量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因为。。。。所以。。。。。,在描述故事的天气时,你要说“那天因为天气很热,所以我穿的很少”,就不如“那天天气太热,我只穿了个裤衩”,“因为台子有8米高,所以我站在上面发抖”,也不如“我站在8米高的台子上,双腿发抖”这样不会使人的思维走叉路。一个表述要是这种不一致的思维方式,势必会影响到内容的表达能力。

3.讲故事时,不要有谦虚的开场白,这样无疑会打击听众的信心,认为从你的讲话中学不到什么东西,而且你自己连这个自信也没有如何让听众有这个自信。经过今天晚上的观察,我认为合理的做法是,直击时间,勾起听众的注意力,人们的心理往往会被后期的期待所吸引。

4.在讲故事之前,我认为第一句话语音语调语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第一句话较有力,那么首先会吸引听众的吸引力,再者下面的故事陈述就会流畅的多,所以在讲话之前,要吸一口气稳一下自己的心神,然后再开始,不要慌慌张张的开始。 5、在讲一个事情或心理的效果时,尽量使用事实来侧面反衬,这样给听众的印象是生动的,形象的,记忆深刻的,如说害怕,说事后发现衣服湿透了,则更加逼真, 6.快速的进入场地,能快速的进入场地,就能够抓住主题,迅速的将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对方,一般现象,一个话语啰嗦的人往往是讲半天话还在兜圈子,这时听众已经听烦了,大量的圈外活动使听众的心理期待数次落空。这时你的讲话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7.避免使用抽象化的语言,如果你想陈述你的学习成绩,你要说你总是优秀,是一个笼统概念,你要说,你考试成绩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这种效果对听众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8.如果你想表达一种戏剧性的效果,你就应该使用原因倒置技巧,原因倒置往往使听众的恍然大悟,也可能是心理期待的骤然落空。这时笑声自然也就出来了。 讲一个人最关键的是感情重现,喜欢一人,让大家都喜欢他,生气一人,让大家都生气他,只有做到了这一步,你才能算是有效的传递了这份信息。 在传递这份信息时,应注意4个原则, 1.用事例说话,用最典型的事例来突出你的思想,事例是别人不可反驳的,事例是论证性的,评论是阐述性的,所以真正起到作用的应是你讲话中的例子。 2.指名道姓原则,对任何一个人均应该冠以名字,这样有利于听众的接受,瞎编一个名字也要比没有名字强。我已经最大的毛病就是总是力求准确,所以一段话中有很多可能,这大大的降低我阐述内容的说服力。 3.用对方的语言,来表达他的态度,他的特征。只有这样才会活灵活现的将他展现在听众的面前,也才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4.感情色彩,在表达一种感情时,用合适的词语来表达感觉,这样才更容易勾起听众的认同感。如儿童,小孩,孩子。
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一个讲稿只能有一个主题,主题太多,往往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写文章也是同理,一个大全类的书,是绝对不可能畅销的,一个论点偏激是没有关系的,更重要的是从某一个方面说某一个道理,说明白就行,不求严密,谨慎,这是理科学生最易犯的错误,我便是其中一例,如果老毛的人定胜天,说起来很有气势,但这句话如果说成,人有时候是胜天的,你认为还好么?
2.任何讲话,绝不要去背稿,背稿才会忘词,才会有做作感。这同时也应了古龙的那句话,已经高到了无招的地步,何谈忘招呢。说出来的话一般是有思想的痕迹,才是能感人的, 讲述一个人的10个技巧:
1.选用典型事例,自从培训以来,我便注意身边的生活,一天一同事说起东京爱情故事,真好把他看哭了,这一句话,在场的一个女同事,第二天便借来了盘,我今天也开始看。这就是事例的作用,10个好,我想我都不会去看,可这个哭,打动了我
2.细节与具体化,在讲述一个人时,至少要有一个地方,用好这个技巧,这样你要逗一个人哭,是非常容易的
3.对比的方法,有了对比才有了幅度,才有了量度的概念,送礼2000元,你应用工资200元,来对比,要是工资20000,送2000就是没什么意义了。
4.比喻,一个恰当的比喻,可以省略你10分钟的描述,如长的像葛优,下面关于长相的话就不用说了,人物呢也活了。
5.对话,直接用他的语言,你的语言就会丰富,也给你提供了换个角度说话的方法。
6.最能打动人的方式,先抑后扬会让你更加的佩服一个人,所以名人传记中,一开始都是苦日子。
7.让人陷入沉思的方式,是先扬后抑,某某某,多么好,多么好,可他先一步走了。
8.前后一致,一环扣一环,开始唱戏时,墙上有一把枪,到戏未这个枪始终没有用,那么这个导演就不是好导演。
9.结论,用他自己的话与名人的话结尾,才能做到掷地有声,在末尾要注意使用总结性的语言。
10.表演.一个人在台上要调动所有听众的注意力,没有动作配合是万万不行的,正如一个成熟的演员在唱歌时没有一个是站着不动的,如何号召人们行动?
说话的四个目的,1.不外于说服听众,一致行动,2.传播信息与知识(说明情况),3.引起情感共鸣与理解,4.让听众感到快乐。一般来说说服听众是最困难的,
为了解决这一困难,1930年卡耐基组织专家.教授.学者进行研究,在长时间的讨论下,一个符合心理学法则又能引导人们行动的说话结构终于诞生了,即魔术公式,该公式诞生后,很快风糜了全世界,我们可以随处发生生活现象都使用了此公式,如寓言故事.广告等,基本上成功的广告都使用这一诀窍。下面介绍魔术公式及对照高露洁广告对其说明 魔术公式
第一步,说你的实例的细节,生动的说明你想传达的意念,(高露洁的广告以两个牙齿做对比,一个敲坏了,一个没有坏)
第二步,以详细清晰的语言,说出你的重点,要听众做什么(因为用了高露洁)
第三步,说出听众这么做的好处,(没有蛀牙) 讲话的几个开头方式
1.最自然的开始方式,某年的夏天.....
2.倒述的方式,某某死了,,,,原因
3.以问话开头,有谁喝过一斤白酒还开车的嘛?我有过....
4.尽量把生动与惊人的场景展现,有谁把一张张百元的钞票放在小河上,看着河水把他冲走 讲话结尾应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宽泛的号召语句,这样虽然不犯错误,但大部分听众还是不知所措,不知如何行动,如让大家小心驾驶,大家不会明白,何种才算是小心了,如你说驾车时不要打手机,就是具体的,号召才是有力的
不具体的东西不易触动大家的情绪,就象如果我们贪污了100万公款,相信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有犯罪感,但是我们如果是偷了某人或是抢了某人100元,那么我们就会有强列的情绪。 题外话:
1.中国领导层的发言诀窍:如何对不懂的东西进行发言,就是以目的作为手段,我们不讲如何吸引人才,只讲吸引人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只讲做好销售就会赚钱,而不讲如何具体的做销售。
2.共产党之所以得天下,主要是宣传工作,解放前的诉苦大会就是典型的魔术公式,因为诉苦本身就是细节化具体化,而后共产党人喊的那句打倒***,就是号召,再下来的解放全中国,就是升华了, 1.快速阅读的技巧,
关注前言,前言是作者最想表白的主题,所以看了前言,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作者想说明什么问题,
详细阅读目录,目录体现作者对他所论述的问题是如何想说服你的。
细看每章的开头及结尾,这是作者章节的重点,同样时间如果充分,以同样的方法阅读段落,那么你可能在短时间内读完一本书。
2.颜色污染,一个人的给人的第一印象有67%来自于外观色*,一般分为暖色调与冷色调,暖色调指的是偏黄色,冷色调指的是蓝色调,国人一般分为浅暖.深暖.浅冷,重冷,
3.大学考试的技巧,教师的职责是简单问题复杂化,学生的职责是复杂问题简单化,属于对立面的,老师复杂化才能显得自己学识博大精深,学生原来如此的想法,才会明白学的是什么。
考试作答注意两点,
A.永远不要有空白,用老师的话说问题,管他相关与否,起码老师知道你是他的学生,B是一句话分成三句话说,显的有逻辑
4.讲话想长就长,想短就短的决窍,就是会用概括性的语言,短时就只说概括性话,长时就把此句话展开,天马行空,由你来了。
5.钻石知识,1克等于100分,1克等于5克拉,钻石形成较难,在一定的条件下要15亿到30亿年方可形成,开采较难,深埋在180-700公里的地下,只有靠火山喷发带到地表,方可开采。加工极难,一个高工要化两天时间,8道工序才能够完成切割工作。
6.送花的知识,1朵,你是我的唯一,3朵,我爱你,11朵,一心一意。
7.展示物的使用技巧,用完要立刻收起,这样才能够让听众一心一意的听讲,下传或是挂在台上,会影响大家的注意力,影响讲话效果。
8.说明一事物,要掌握四点技巧,要有逻辑性,对要点明确指出,要大量的使用比喻,要尽可能的使用演示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13
把故事讲得精彩的方法:
一,学会拆解
一个大型的故事,必然是由很多小故事组成的,最终说明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一个完整的道理。
比如《楚汉争霸》,它就是由项羽、刘邦,各自成长中的小故事、起义后的战争故事、和各自谋士、将领的相处故事、两者间的争霸故事、以及最后结局,一起组成的这个历史大故事。
这样一个大的故事,如果要在10分钟里讲完,很容易就造成逻辑不通,故事不流畅,或者平铺直叙不精彩。但如果学会恰当地拆解,就会把一个精彩的大故事,化为一个个精致又出彩的小故事。
拆解方法很简单,就是找出你想讲的,或者你特别感兴趣的小故事,去除里面和上下文有关的内容,然后把它补完整,就可以了。补的内容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的简单介绍。
时间、地点好表达,人物的介绍一定要分清主次,不要花费一样的时间给每个人物。拿《楚汉争霸》举例:如果想讲“鸿门宴”,先介绍一下双方人物,主要就是项羽、刘邦分别是谁,其他人物,如范增、张良、樊哙、项庄、项伯等就不用单独介绍,在故事中一笔带过即可,如“张良是刘邦的谋士”,这样既说明白了,也不耽误时间。
二,学会描述
拆解结束后就是描述,有些小故事,在书中可能几笔就带过了,但要扩展为10分钟的故事,就一定要再增加描述。
增加的描述首先是基于这个故事本身,比如时间、地点、人物的增加说明;其次是要增加细节描述,多加形容词和比喻句,让言语生动的同时,也让故事更饱满;最后,还要加个“头”,按个“尾”。
要注意的是:故事用词一定要口语化。不要太多书面用词,更不要照搬书里背诵,因为这不是朗诵,不是说书,而是讲故事,而且还是孩子给孩子讲故事。比如:形容鸿门宴上刘邦很害怕,可以用“手心都出汗了”,“身体微微发抖”等,最好不要用“如坐针毡”这样书面化的表达。
描述时不要说太多自己的感受。特别是历史故事,最好在故事中完全不要讲自己的感受。比如:“鸿门宴”,讲到正紧张的时候,如果你插一句:“项羽真是自负,不听亚父的话,怪不得失败。”,这样的话,除了有点剧透,还有点跳脱思维,让听众跟不上节拍,一定要说,也要放到故事最后说。
描述不要累赘,用词不要重复。一般一个场景用1-2个形容词就可以了。比如:形容项羽武功盖世,可以说“武艺超群”、“万夫莫敌”,但不要连续说“出神入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登峰造极……”,否则容易分散观众注意力。
三,学会互动
以上两条具备,就是个完整且动听的故事了,但要精彩,还要加上互动。互动最容易运用的就是抛出问题。
“抛出问题”可以在故事中的每个时刻进行,而且问题不一定要同学们回答,毕竟只有10分钟,提问的目的只是引起听众的注意和制造悬念。
比如:鸿门宴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就此可以提问“项庄最后把刘邦杀了吗?”“谁挡住了项庄的剑,让他杀不了刘邦呢?”以吊起听众胃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第2个回答  2017-08-17

把故事讲的精彩,方法步骤如下:

    有一个吸引人的背景环境,非常符合故事情节的设定,可以用略微夸张的形容词,比如一个战争时代,一个怎么样的战争年代呢?可以加入一个硝烟弥漫,炮声阵阵的战争时代等

    要有一个或者两个的主要人物,一定要是正派。可以是先邪后正,或者一直都要正派。可以是先邪后正,这可以让故事曲折一些。要重点描述主要人物身上发生的事。可以从任务的表情,动作,神态,言辞等地方详细描写叙说。

    事件,也就是故事里面的环节。每一个小情景都应该是要串联在一起的,可以着重详细描述其中一件经典的事,而不是每件事都像背书一下,没有什么刺激惊奇或者让人热血,可以记住的情节的话,就不能说是好故事。不能每个小情节都自顾自的分开,一点都呼应不了,这样听故事的人就可能会没兴趣

    禁忌:

    发生事件的时候不要一笔带过,人物的表情,言辞,外貌,甚至衣着都是可以显示一个人的性格的,所以可以从这些方面侧面衬托出故事主人公的角色凸显

    总结:精彩的故事就是让人听了前面的还想听后面的内容,听完了这个故事还求着你讲下一个的。

    加油,谢谢


第3个回答  2013-07-14
讲故事要动听:只要做到身心放松,然后开始讲就行了。讲的时候,不要解释故事中的东西就行了。
第4个回答  2017-08-26
要讲精彩一个故事,最好是自己的切身体验,这样才会有感情。
如果不是自己经历过的,那么可以经过反复的练习来达到同样的效果,要有激情,热情,加上适当的身体语言。每次练习都当成是第一次演讲。慢慢练习会有进步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