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如何划分结构层次!概括各层次的主要内容

如题所述

全文分3大段:

一段(1)月夜漫步荷塘原因(点名题旨)。

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相思(偏重抒情)。

文章的结构,是圆形的。从空间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沿荷塘复又回来,记叙了一次完整的夏夜游。

从情感结构看,情感思维从不宁静、想宁静、求宁静、得宁静到不宁静,也是一个圆形。这种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作者当时的情感流变。一个特定时刻,某种特殊心绪的微妙波动,含蓄地暗示自己对当时社会的某种感受。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

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

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4
荷塘月色朱自清分段分层
《荷塘月色》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荷塘月色段落划分和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即1段)交代夜游荷塘的缘由。
第二部分(2~6段)写夜游荷塘的心绪和见闻。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按照行踪顺序,又可分做三个层次。
第一层(2~3段),写去荷塘的路上,介绍荷塘的环境和临塘而立时的心境。
第二层(4~5段),集中描摹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
第三层(6段),写荷塘四周(中景、远景)。
第三部分(7~8段),赏餍(yàn 满足)月色,转回家门,抒发不满现实的感慨。
荷塘月色段落划分方法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作者首先交代了作者去荷塘的时间和缘由。开头就说出这几天“颇不宁静”的内心状态。“颇”字是对不宁静心情的强调。下文中作者思绪翻飞,神驰万里,或行或止,或喜或愁,都和这“颇不宁静”的心情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句是作者进行艺术构思的焦点,也是《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文眼。 它以强烈的直接抒情开始,将淡淡哀愁流露在字里行间,为全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13
1为一段,写外出的缘由。 2-6为一段,写荷塘的月色迷人,恬静,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哀愁。8-末尾,夜游荷墉引起的联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30
 全文分3大段
  一段(1)月夜漫步荷塘原因(点名题旨)
  二段(2-6)荷塘月色的 恬静迷人(主体)
  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相思(偏重抒情)
  文章的结构,是圆形的。从空间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沿荷塘复又回来,记叙了一次完整的夏夜游。从情感结构看,情感思维从不宁静、想宁静、求宁静、得宁静到不宁静,也是一个圆形。这种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作者当时的情感流变。一个特定时刻,某种特殊心绪的微妙波动,含蓄地暗示自己对当时社会的某种感受。
第4个回答  2021-04-14
五年级下学期,我被派去第二组当组长,一件令我后悔的大事就在这里发生了……

我们的组里有一个令我们都瞧不起的李韵,再加上她成绩不太理想,渐渐受到我们的排斥:数学课上,只要她问题回答错了,我们便小心翼翼地偷笑着。李韵的字不算太好,每次誊写作文之前,喻越都会事先警告她:“你的字写好看点,不然的话我会把你的本子给撕了!”李韵怯怯地望了我们一眼,看见喻越那张冷酷的脸后,发现我们都没有人为她求情,无奈地埋下了头,抓起笔一笔一划地在本子上认真地书写着,显得十分地卖力。她紧紧地咬着下嘴唇,好像是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

大约过了十五分钟,我们都已经写了一页,喻越抬起头来,也不顾李韵的极力反对,一把将她的本子粗暴的拉拢到自己的身边,托在手上看了一阵后,频频皱眉,而李韵则不安地摸着笔,眼睛死死地盯着自己可怜的本子,似乎在做着祈祷。突然间,喻越咂了一下嘴后,左手捏着本子的顶端,右手拉着那张纸的右上角,手往下一划,只听“嚓”的一声,李韵的辛勤劳动便在此时灰飞烟灭。李韵撇了撇嘴角,将本子拉过来,无怨无悔地从新誊写。

而这一切都被陈文清看在眼里。没过几天,宗老师知道了这件事,她将我喊了出去。在门外,她依靠在栏杆上,面色严峻的问我:“你知道谁是你们组里的受气包?”回忆起平日里的情景,我几乎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李韵!”老师微微地点了点头,试探地问道:“还有谁呢?”我努力地回忆着,却始终找不到答案。宗老师叹了口气,说道:“还有陈文清。”说着,还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经过宗老师的一点拨,我回忆到了不少东西。

宗老师抱起双臂,直视我的眼睛:“做人要能够分清正义与邪恶,特别是作为组长,更不能与做错事的人同流合污,并且拉帮结派来欺负一些弱小者。你做组长,就是为了将一些学习困难生的成绩提高,起到一个互助的作用。如果像你这样,这个班岂不是完了?”听了老师的教诲,我惭愧地垂下了头,心里反复的说:对不起,我当初不应该那么做……这时候的我,特别想拥有一颗反悔药,抹去她们心中的创伤。

宗老师的一番话告诉我怎么做一个合格的组长,成功地将我引入正确的轨道,带领组员们一齐向上,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事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