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的神话传说

谁知道有关昆仑的神话传说。越多越好。

从现存的古典资料看,昆仑神话首先是以昆仑山及其相关的神话人物如黄帝、西王母为主题的神话,其次是与这些神话相关的各种稍嫌零散的神话,如嫦娥等神人、开明兽等神兽,不死树等神树,还有共工、伏羲、大禹、周穆王、东王公、汉武帝、牛郎织女等的传说故事。

据介绍,昆仑山是东方的“奥林匹斯山”,是众神的乐园,因此山上有不少的神仙。在这些神灵当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要数妇孺皆知的王母娘娘原型西王母。

赵宗福教授说,提起西王母,一般人们知道她的后世形象王母娘娘雍容华贵,吃蟠桃,喝玉酒,协助玉皇大帝治理天上人间。但神话中的西王母形象是“虎齿豹尾、蓬发戴胜、善啸穴居”,她有着惩罚诸神和人类的巨大权力。

据记者了解,近些年,关于昆仑文化的研究兴起热潮。一些专家经过多年的考察研究认为,距今3000-5000多年前,存在过一个牧业国度--西王母国,而被赋予了浓厚神话色彩的西王母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据考证,西王母古国当时的“国都”就在青海湖西畔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一带。其疆域包括今天青藏高原昆仑、祁连两大山脉相夹的广阔地带,青海湖环湖草原、柴达木盆地是其最为富庶的中心区域。

文物考古工作者还在柴达木盆地北部的天峻县西南20公里处发现了西王母古国女首领的居所,已命名为西王母石室,并在此发掘出土了有“长乐未央”“常乐万亿”铭文的汉瓦当等珍贵文物,证明早在汉代人们已公认此石室与西王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昆仑神话是中国古典神话中最有影响的神话系统

在昆仑神话中有许多与西王母相关联的故事,其中后羿射日、求药与嫦娥奔月是最有情节和影响的篇章。

而西王母会见周穆王、与汉武帝相会,以及东王公和牛郎织女等神话都是西王母神话的“网络系统”。昆仑神话作为中国古典神话中最有影响的神话系统,是由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组成的。黄帝是昆仑神话中最大的天神,他本来长着四张脸,可以同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后来他又衍生出一张脸,在他的周围还有四位天帝帮他分别管理着东西南北四方。

而与昆仑山密切相关的另一位悲剧英雄就是声名显赫的共工。共工有不同凡俗的奇特长相,蛇一样的身躯上长着人脸红发,他是一个凶狠的水神。在与统治者的斗争中共工被打败,于是怒气冲天的他一头把一座圆圆的大山拦腰撞断,人们就把这座不圆了的山叫做“不周山”。共工怒触不周山是昆仑神话中富有激情的故事之一。

赵宗福教授说,昆仑神话中还有大禹治水、伏羲女娲与人类起源、道教乐园与龟山金母等神话经典故事。他说,磅礴大气、雄浑诡奇的昆仑神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之一,是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象征,也是中国早期文明的曙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4
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的部落在现在今天的河南北部。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那个时候,人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水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  共工有个儿子叫后土,对农业也很精通。他们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把水利的事办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由于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共工氏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的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认为挖下洼地垫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颛顼认为,在部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自己,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他用这样做会让上天发怒为理由,反对共工氏实行他的计划。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表面上是对治土、治水的争论,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  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认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会触怒鬼神,引来灾难,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  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  共工氏驾起飞龙,来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雾时间,一声震天巨响,只见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拦腰折断,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天地之间发生巨变,天空中,日月星辰都变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动,河川变流。原来这不周山是天地之间的支柱,天柱折断了,使得系着大地的绳子也崩断了,只见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因为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都从东边升起,向西边降落;因为大地向东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腾向东,流入东边的大海里去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