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七种武器·长生剑》开篇的蒙太奇手法|小说精进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小说精进营第一课,蔷薇下的阳光讲到“蒙太奇”叙事手法的时候,我还是有些懵懂。直到有同学举出《天净沙·秋思》的例子,才恍然大悟。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以前只觉得这诗有意境,名词排列组合起来,很特别。没有堆砌感,反而能撩拨出丰富的遐想。但意境究竟美在哪里,却并不知。

蒙太奇手法,是将分切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其美学原则联结起来的手段。

表现在这首词里,就是一个意象一个景,将这些具体的意象,组合起来,移步换景,构成了这首绝妙的词。假如眼睛是个摄像头,那视线到了哪里,镜头就跟着切换到哪里,类似这样一种效果。

再来说说古龙。

在我知道文学是什么之前,就先行被古龙的武侠小说洗礼过。

和武侠小说的缘分,那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讲出来会花很长时间,追溯到很久远的年代,所以此处省略五千字。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古龙的小说,才是我文学启蒙的源头。不是金庸,不是古典名著,恰恰,是那个古龙。

初步了解蒙太奇之后,我将古龙《七种武器·长生剑》这个中篇做了些分析,发现这部作品的开篇,竟然完完全全是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黄昏”。

首句仅一个词,也是第一个分镜头,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个词一个段落,很符合古龙语言一贯的简洁性。

“石板大街忽然出现了九个怪人,黄麻短衫,多耳麻鞋,左耳上悬着个碗大的金环,满头乱发竟都是赤红色的,火焰般披散在肩上。”

镜头切换,有了地点,出现了人物。第一拨人物有些怪异和张扬地登场了。“赤红色”的乱发,“火焰般”披着,视觉冲击感很强。

“他们慢慢地走过长街,只要他们经过之处,所有的声音立刻全都停止,连孩子的哭声都被吓得突然停顿。”

在对这群怪人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之后,镜头慢慢拉长,让他们“慢慢走过长街”。转换到孩子哭声停顿,用侧面烘托环境,反衬出那拨人的恐怖和令人畏惧。

“大街尽头,一根三丈高的旗杆上,挑起了四盏斗大的灯笼。

朱红的灯笼,漆黑的字。

风云客栈。”

镜头定格在“风云客栈”。“大街尽头”,“朱红的灯笼,漆黑的字”,满满的画面感。每个读者都可以想象出心目中那个客栈的模样,就像真的亲眼看到一样。

接下来又有好几拨人物登场,风格迥异,但无一例外,都很吸引人。数了下,短短的开场,竟出现了五组共二十一个人物,外加一匹白马。

那白马也是很抢镜的,古龙是这样描述一个大力士,和一匹无可奈何的马的。

“只听他吐气开声,霹雳般一声大吼,竟将这匹马高高地举了起来,送到门檐上。”

“白马又一声长嘶,马鬃飞舞,四条腿却似已钉在门檐上,动也不动。”

古龙使用蒙太奇手法,不疾不徐,将这几组出场人物,一个镜头一个镜头衔接起来。给他们充分的表现空间,出场顺序层层递进,人物很鲜活,也很出彩。读那些文字,反倒像看电影一样,只感觉那些画面快速从眼前闪过,只想知道后事如何,完全不会有繁琐或啰嗦之感。

“中年文士长袖又卷,已将这八柄刀卷在袖里,沉声道:‘掌旗何在?'”

“客栈中突然掠出一条瘦小的人影,猿猴般爬上旗杆,一眨眼间人已在杆头。杆头上立刻有一面大旗飞卷而出。”

“雪白的旗帜上,绣着条张牙舞爪的乌黑长龙,仿佛也将破云飞去。”

仍然是蒙太奇,将几副画面剪接在一起,却焕发出不可思议的效果。瘦小的人,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加上“飞卷而出”的旗,“破云飞去”的龙,让视觉效果达到顶峰。

到这里,第一场结束。这么隆重叙述的客栈里,一定会有大事发生。浓墨重彩的铺陈,只是为了等待还未露面的主角出现。高手总能在最后出场,又轻松碾压所有其他高手。

古龙独特的笔法,值得细细研究。画面感很强,一开篇就牢牢吸引住读者的目光。他像个功力强大的魔法师,将那些离奇的情节和细节,一幕一幕,一帧一帧,自如地运作于笔端,空灵奇幻,精彩绝伦。

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在很小的年纪里,会对武侠小说着迷。也许是因为没看过什么书,未接触到文学作品;也许是因为简洁的语言里,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魔力;也许是因为那些构建的武侠世界,太过离奇精巧,心向往之。

多年后回望,倒生出些感激,能在巧妙的年纪,遇见巧妙的书籍,就真是种缘分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