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有哪些?

如题所述

1、主观上的不同,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在于犯罪未遂是犯罪进行过程时因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因素而未得逞的,犯罪中止是犯罪分子主动放弃犯罪行为的。

2、所处的阶段不同,犯罪未遂只存在于已经着手实施犯罪阶段而犯罪中止还只是存在于犯罪实施的预备阶段。

3、两者的法律后果不同,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从轻处罚,犯罪中止应该比照既从轻处罚或是免除处罚。 

在刑法理论上,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作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它们并不具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因而刑法总则对这些犯罪形态的成立要件作出了专门的规定,使之运用于司法实践中,对行为进行正确地定性和量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 【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21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

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

3、行为结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结果是指行为人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等于不发生任何损害结果。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必须彻底地放弃犯罪。

4、刑事责任不同。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