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水调歌头只是在怀念他的弟弟吗?

如题所述

怀念弟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熙宁八年(1075年),改授齐州掌书记;熙宁十年(1077年),苏辙改任著作佐郎,又随南京留守张方平任职,为签书应天府判官。当时苏轼也外知徐州,兄弟二人在澶濮之间相遇,一同前往徐州,留居一百多天,创作了《逍遥堂会宿》等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17
这首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 、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 、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 ,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第2个回答  2021-09-11
那是九百多年前的1076年,苏轼从杭州来到密州已经有两年多了。那段时期,苏轼因和王安石政见不合,对朝堂感到厌倦,就自求下放。此后苏轼就辗转于全国各地为官,在来密州之前,其是在杭州当通判。而这一年也是苏轼在此地过的最后一个年头,这个中秋也是最后一个中秋。明年就又该去别地任职了。
因此,这年中秋,苏轼就邀了几个在密州的好友一起赏月饮酒,共度中秋佳节,因为下一次一起过中秋节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想必当时苏轼的心里是十分低落的,毕竟要和朋友分别,要离开这个自己生活了三年的地方,而且今后依然是这种漂泊的生活。苏轼的心情可能现在的人很难理解,又不是生离死别,不就是换了个地方吗,想对方了就约好见个面呗。对于现在来说是这样,只要在国内再远也就是几天的路程啊,可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这个几天可就得换成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了。
而且,对当官的来说更困难,因为在一方为官是不能轻易离任的,除非皇上派你出去。因此,古代当官的,和家人一分别都是好多年,异地朋友之间也是好多年才能见一次面。苏轼此时和弟弟苏辙已经七年没见面了,这放在现在简直难以想象。苏轼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想见见不着,只能靠写词来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在这篇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开头,苏轼就表明了自己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当时苏轼的弟弟就在济南,而密州就是今山东诸城,离得这么近,但是来密州这近三年里,苏轼没见过弟弟一面。哎,想想古代的交通,真是感觉现在真幸福啊。那么,这片脍炙人口的佳作,真的只是苏轼为了抒发自己对弟弟的思念之情而作的吗?开头词序中写的是“兼怀子由”,翻译得直白点就是顺便想念一下子由(翻译的不准,反正就这个意思)。也就是说这首词想念弟弟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另外的含义,那苏轼思念的还有谁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这首词中的千古名句,表面上的意思,肯定是苏轼想和弟弟团聚。那么还有没有别的意思,肯定是有的。这就要说到上一年(1075年)苏轼做的一个梦了,在梦中苏轼梦见了自己的亡妻王弗。当初夫妻二人共度了十一年幸福时光,这段时期也是苏轼人生中最顺利的时候,二人的感情非常好。
后来妻子去世,苏轼悲痛万分,此时他的仕途也变得坎坷起来,这更增加了其对王弗的思念。此次梦到妻子,距妻子离世已经过去了十年,由此可见苏轼对王弗的爱是多么的深。1076年的中秋,那个梦肯定勾起了苏轼对亡妻的思念之情,苏轼想和亡妻再度相遇,不过这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徒发感慨,愿世人都能和自己爱的人团聚。
因此,苏轼在《水调歌头》思念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弟弟,还有自己深深爱着的亡妻王弗。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所谓一千个人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11-3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宋代〕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

诗词正文前的一段小序,就是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

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诗人)通宵痛饮直至天明,大醉,趁兴写下这篇文章,同时抒发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
第4个回答  2022-06-30
苏轼的水调歌头,成为千古绝唱,整首词大气磅礴,充满了他的激情和豪迈,并不只是在怀念她的弟弟,也在抒发他自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