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人性方面特点孙悟空是怎样从紫金葫芦里面出来的西游记中六耳猕猴的性?

如题所述

吴承恩赋予了孙悟空自由无束的天性,也给了他七情六欲,而同时又赐予他神通广大的本领。所以孙悟空本身是只猴子,同时也是个人,但他又在普通人之上。可以说,他是一个集猴性、人性、神性于一体的充满魅力的存在。

猴性

--自由无束 快乐至上

孙悟空一开始登场,便是一只“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的石猴。他生就自由,无拘无束,所做事情完全是出于一只猴子的本能:“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跑沙窝,砌宝塔;赶蜻蜓,扑趴蜡;参老天,拜菩萨;扯葛藤,编草袜;捉虱子,咬跳蚤;理毛衣,剔指甲。”

到了后来孙悟空习得长生之道,似于普通猴子不同,却是“本性难移”,所以才会干了一番销死籍、闹天宫的事业。这时他实行的仍是快乐至上的本能原则。他活着,他快乐,所以销了死籍,拆了阎王殿。他在天宫,他不快乐,所以他想方设法找快乐的事做,比如“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谁管你什么烂规矩,只要自己高兴就行。只要自己快乐自在,大闹天宫又算得了什么。

即便孙悟空拜唐僧为师后,他也猴性难驯。抓耳挠腮,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用唐僧的话说就是“性泼凶顽”“没受没管”。]

人性

--七情六欲 无法超脱

虽然孙悟空本身是只猴子,但他却有许多普通人的特点。首先,他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怕死。于是他踏上了寻求长生不老之道的漫漫路程。后经祖师传道,习得长生之道,防灾之术和地煞之变后,他便开始表现出人的缺点:自恋自大,从他在众师兄前“抖擞精神,买弄手段”到在花果山扯起“齐天大圣”的大旗,这种自恋自大可说是到了一种极致。

而其后的大闹天宫,可说也是由于孙悟空的人性而引发的。他和人一样,向往虚名,向往官场,喜欢被人戴高帽子,所以才会被诱骗到天宫,当上了喂养马匹的下层官员。得知真相后,他怒不可遏,反下天庭,又靠着法术争上了看似较高却无实权的“齐天大圣”。等到蟠桃会,清楚自己真正地位时,懊恼,愤怒,嫉妒便一涌而出,大闹天宫由此开始。

在取经路上,孙悟空也处处显现其人性。他积极乐观,勇敢无畏,疾恶如仇,尊师重道,不怕困难,敢于斗争。这一切都是历史上中国人民所具有的可贵品质。但同时孙悟空又目空一切,自视过高,因为轻敌而吃了不少苦头。如第五十回末,孙悟空和独角兕对阵,就是因为过于自信,疏于防备,才会被其乘机用宝贝套走了金箍棒,“弄得孙大圣赤手空拳,翻筋斗逃了性命”。

这一切都不难发现,孙悟空他是一个具有着人的“七情六欲”,无法超脱其外,集人优缺点于一身的“人”。

神性

--神通广大 终成正果

《西游记》第一回中对孙悟空的出生有这样的描写:“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三丈四尺周围……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即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胎,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石猴,五官具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孙悟空的出生便不同于普通人或猴,这似乎注定了了其于生俱来的神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