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经常看古装剧的读者发没发现这样一个漏洞,就是古代官府贴出的通缉令上,抓捕对象的画像都十分抽象。毕竟我国古代没有相当厉害的油画特写技术,加上通缉令需要分发好几百份。为图省事方便,每一份通缉令上的人像其实都是简笔画。那么,就凭这么抽象的人脸画像,逃犯真的能抓得到吗?
有一个很现实的例子,就是在《水浒传》第三回鲁智深拳打镇关西里,打死了镇关西鲁智深在跑路时看到了自己的通缉令,当时他挤进人群,端详了画像半天,连自己也没认出来这是谁。可见,连犯人都可以大摇大摆挤人群,当着一堆老百姓的面,愣是没认出画像上的自己。可见,通缉令上的逃犯画像是有多么拙劣。
众所周知,通缉令里最关键的要素就是犯人的照片或画像了,这也是百姓辨别他们最方便的参考。如此,那古代的通缉令真的能抓到逃犯吗?
其实,这里可能是我们多虑了。通缉令上除了画像不准外,给的其他信息还是很方便抓捕逃犯的。一般上面写了逃犯的年龄、出生地、性别以及一些基本信息。而就这个出生地,就能缩小很大一部分范围了。
古代人口数量远不比现在,再加上交通所限,人口流动性是非常小的。这就意味着,本地人基本互相都认识,要是一个外地人进入是非常显眼的。这就相当于早几十年前的我国农村,家家户户都认得差不多,要是来了个外村人,大家都知道。
而且,口音上的差异也是辨别外地人最好的特征。即便逃犯不说话,因为心虚,表现的肯定也是非常不自然,多种因素作用下,这些向外地流窜的逃犯是很容易落网的。
另外,古代虽然没有身份证,但有一种叫路引或度碟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西游记》里,唐僧手上的通关文牒,作用和今天的身份证差不太多。而且,你要去另一个城的话,城门的守卫肯定是要查阅你的度牒的,要是姓名能和通缉令上对上,先不管是不是同名同姓,都会被收押起来拷问的。
此外,就是通缉令上最后一句话了。官府为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会在最后写上悬赏金额,这个习俗也一直传承到了现代的通缉令上。古代通缉令上逃犯的悬赏金额一般都在千两白银以上,先不管官府会不会兑现这个金额。要知道,那会穷苦人家一年的开销也就2两银子。1000两足够他们生活500年了,就算是普通的小康家庭,1000两也够一辈子生活无忧了。
如此巨大的悬赏金额诱惑下,老百姓的参与热情都十分高涨。大家都秉着“错抓一百,不放一个”的理念,一旦看见可疑之人就会立马向官府报告。毕竟,这比买彩票发财的概率要高的多。在这种利益驱动的全民警备环境下,逃犯是无所遁形的。
所以,古代通缉令的重点不是画像,而是在最后那句悬赏金额,以及犯人相关信息的描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因此,古代的逃犯其实还是很好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