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作品的研究现状?

如题所述

这是我自己在年初写的关于沈老的东西:记得大学时候,囫囵吞枣读了沈从文很多小说和散文。那时候,单纯的为湘西那片神秘的热土着迷。在《湘行散记》中,他展开了湘西完全不同于陕北地域特色的景致:令人向往的洞天福地桃源洞,如椽如柱的竹子,桃源的小筏子,香花香草的沅州,沅州上游的白燕溪,两岸高处去水三十丈上下的吊脚楼,箱子岩和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对于那里的想象,是我大学最美丽的回忆之一。后来,在人生的路上,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之后,我无法说清楚那些文章是怎样在遗忘之后又若隐若现的、一点一点的浮现于脑海,但是我开始悟到,在那清新、优美的文字背后,蕴藏着他对那片生他养育他的沃土的多么昂扬的热情;而在那朴实、平淡的笔触背后,又隐伏着他对那片土地以及那里的人民多么深沉的悲痛!站在我能站到的最高点,我踮起脚眺望南方——犹如当年的沈从文先生站在北京回望着故乡。他的笔,只要一写到湘西,写到他所熟悉的河流及水上岸边风物,写到他认识且关怀的、在社会底层挣扎而生命顽强的那一类人物命运,就仿佛生出一种魔力来,云淡风轻之间,平常人事便生出美的莹光。同时,他以他宽容的心灵以及慈悲的襟抱,关照着湘西人民对艰难的忍耐和给内心加诸的压抑,表达着他对湘西人民深切的同情和爱护。同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语),同是反映普通民众的麻木与无知,沈从文先生却将这一切化为诗意的描述,这诗意之中所隐藏的对所有湘西人的热爱与不忍,甚至是怜惜和宠溺,叫人读来不由得不如芒在背——试想,那样的麻木与无知,若是发生在一个陌生人身上,我们照例是愤恨的,然而,若他们,是你的父母,是你的亲人,是你所熟悉并带有感情的人,我知道,你定然和我一样,不,定然和他一样,会带着那许许多多的不忍与同情!而,带着那许许多多的不忍与同情的你,我,还有沈老,是善良的。看沈从文先生的照片:嘴角静静的微笑,眼镜后面闪着平和的目光——你可以理解他文字中浸润着的感伤悲凉的情调,舒缓自然的笔致,还有那灌注了太多美丽渴望的文字……不禁想起他《生命》起始一句那含着淡淡伤感的话:“我好像为什么事情很悲哀,我想起‘生命’。”生命原本无所谓高贵、低贱。而那些骄傲无知的人以生活贫富标准的好坏武断的评判了生命本身。沈从文先生冷静的看着这样既成的事实,但他只是用那悲悯的情怀,环抱着那一方热土,守护着那里的静谧。而我想说的是,80年代的我们,从小接受着教育,知识教会我们自知、自省。生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们不能压抑,不能浪费,甚至不能犹豫彷徨。我们要勇于面对自我,敢于实现自我,要知道,真实的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9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族血统,沈从文先生的表外甥、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黄永玉先生说起过,沈从文仅有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沈从文先生的身上,仅有四分之一的苗族血统!而按照中国人传统的宗法观念,儿子一般是从属于父系血统的,玉宇澄清万里埃,沈从文先生理应是汉族而非苗族!
  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 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看尽人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接触新文学后,他于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至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散文集《湘行散记》。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两性关系的描写较浅,文学的纯净度也差些。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珠》《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rui)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沈从文由于其的创作风格的独特,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从作品到理论,沈从文后来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