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以省略号结尾有什么好处

如题所述

文章结尾的方法(分析其好处) 文章的结尾,就是文章怎样“收笔”,结束全文。俗话说:“编筐作篓,重在收口。”作文也是这样。好的结尾能深化主题,突出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文章的结尾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1、自然结尾法 。结尾交待人和事的最后结局,事情结束了,文章也结尾了。水到渠成,自然流畅。如《月光曲》的结尾写到:“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下来。”2、总结结尾法。用极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对作品的内容加以总结,使读者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对文中人物有一个总体印象。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结尾,“他,口的巨人;他,行的高标。”总结全文,集中写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质,使我们对其有一总体印象。3、点睛结尾法(卒章显志法)在文章的结尾处,凝聚全篇内涵,写出点睛之笔,点明主旨,突出主题,使读者更加了解和明白作者写作的意图。如:《捅马蜂窝》的结尾“我不由的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伤害旁人的事。”4、抒情结尾法结尾直抒胸臆,以便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把读者的情感引向高潮,引起读者的共鸣,使读者从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往往有画龙点睛之妙。如《一夜的工作》一文结尾道:“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总理的无限崇敬与热爱的思想感情。5、含蓄性结尾。(1)用省略号结尾,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和抒情的空间,含蓄深刻,耐人寻味,有言已尽而意无穷之妙。如:《女兵墓》结尾“昨晚,藏北高原落了今年第一场雪,你冷了吧!让我给你的坟上培上新土……”(2)用反问句结尾,引发读者对文中问题的注意和思考,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含蓄深刻,耐人寻味。如《白苍鹭》的结尾“鸟可能比它们的猎人更能成为好朋友吗?谁知道呢?” (3)用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特殊意义,含蓄深刻,耐人寻味,能使读者产生联想,更能深化主题。如《青木瓜之味》结尾“这件事虽已过去四年,但我怎么也忘不了这个年轻而真诚的女子,忘不了这件事情,忘不了这两个木瓜。总记得切开木瓜时的样子,别看皮那样青,里面却是红红的,格外鲜艳,特别是那独有的清香味道,在房间里飘荡着,好多天没有散去。”6、戛然而止式结尾在文章收束时,有意突然结住,直截了当,干脆利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和抒情的空间,有言已尽而意无穷之妙,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如《青虫之爱》的结尾“女友说完,好久好久,厨房里寂静无声……”《母亲的来信》结尾“……他打着呵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7、照应结尾法结尾照应开头,收束全文,使全文结构严谨,内容前后连贯,起到突出中心,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如 《紫藤萝瀑布》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8、号召性结尾。有些文章的结尾发出号召,提出希望。增加文章的号召性和感染力。(往往是议论文的结尾)9、点题性结尾。有时,作者抓住能突出表现主题的词句,提炼出文章的主旨来作结尾。如《难忘的一课》“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作为全文的主旨,结尾处作者满怀激情,再次强调“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样点题给读者以完整的感觉,留下深刻的印象。 10、出人意料式结尾(是小说的一种结尾方法)用有悖于情理的语言、行为、情景作为结尾,用意想不到的结局戛然而止,让读者在目瞪口呆之余,不禁感叹作者的奇思妙想,感叹生活的千变万化。增强文章的魅力,使读者在意外之余多一些理智的思考。 11、引用式结尾引用名言警句或谚语等作为文章的结语的方法。12、引申结尾法。由此及彼,深化主题。如《挑山工》结尾写的是:“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的向上攀登。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05
以省略号结尾,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去理解文章结尾的未尽之意,同时也可能在情感表达上给读者留下一些余韵,让人思考和回味。此外,省略号也可以用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或者内容未说完,语意未尽的情况。
第2个回答  2013-07-12
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第3个回答  2013-07-12
更能显出这篇文章的深奥
第4个回答  2013-07-12
- -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