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有什么新变化?

如题所述

2007年,预计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93亿元,比1988年的22.19亿元,增加370多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16800元,比1988年的1042元,增加15700多元。

工农业总产值641.5亿元,比1988年的33.93亿元,增长近20倍。

农业总产值150.8亿元,比1988年的17.64亿元,增长133亿多元。

工业总产值490.7亿元,比1988年的16.29亿元,增长30多倍。

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12.97亿元,比1988的1.07亿元,增长12倍。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4亿元,比1988年的39万美元,增长37倍。

外贸出口总额10.5亿元,比1988年的0.494亿美元,增长21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亿元,比1988年的10.71亿元,增长21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11000元,比1988年的1808元,增加9200多元。

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4838元,比1988年的632元,增加4200多元。

刀剪行业:
第一次飞跃:1990年,从手工生产到半机械化生产

1990年以前,阳江五金产品虽然以出口为主,但生产规模很小,产品结构单一,基本上只生产折叠式小刀。作为企业技术人员的钟敏,对那时的落后生产工艺还有特别深刻的印象,他说:“十分原始,都是手工生产。”除了国营小刀厂引进了磨刀机、抛光机而外。

就在那一年,当时的阳江农机二厂受国营小刀厂两台洋机器的启发,生产出自己的磨刀机、抛光机,价格仅相当于洋设备的五分之一,而性能却并不比洋设备差多少。这样,全市几十家五金企业全都由手工生产转变为半机械化生产,整个行业实现了第一次革命性飞跃。

因当时的出口量小,行业竞争不激烈,出口效益处在行业发展史上的最高峰,加上机械设备的应用,诱使国营、集体企业里的生产、经营骨干纷纷跳出来开厂。钟敏说他就是1991年跳槽的。

第二次飞跃:1997年,产品多样化,民营企业崛起

到1997年,跳槽的那一批人终于打开了一片自己的天地,也为阳江五金刀剪行业打出了更响亮的名声。

就在这时,市委、市政府给他们送来一份厚礼: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并表彰一批民营企业。钟敏还记得阳东县在那一年提出的一个口号:“先上车,后买票。”他和一批民营企业老板一起,陆续从市区的旧厂房迁往阳东建设新厂,当时是先开工,后办手续。这一利好政策,让民营企业老板们抬起了头,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阳江五金刀剪业由此迎来第二次飞跃。

也正是这一年前后,台湾五金刀剪企业受成本上涨和阳江同行有力挑战的双重影响,纷纷向阳江转移资本和技术。从此,阳江五金刀剪企业开始大量生产厨房刀、西餐刀、工具钳,折叠刀成为配角,小的技术创新也此起彼伏,加快节奏。

第三次飞跃:2001年,生产能力普遍增强

阳江五金刀剪业在2001年前后发生了第三次飞跃,那一次飞跃的特征就是工厂数量明显增加,企业规模普遍扩大,全行业的生产能力普通增强。

推动这一次飞跃的主要力量,是国家放开民营企业进出口经营权,到2005年,阳江拥有此权利的民营企业数量居全省前列。“取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那一年,我的公司年产值从上年的4000多万元增长到8000万元。” 钟敏说,如今他的金辉公司年出口额已经跃过3000万美元大关,获得如此快速增长的公司,在阳江远不止他一家。

但是,阳江五金刀剪行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也是从那时开始暴露的。行业竞争开始加剧,原材料价格、员工工资、运输费用纷纷上涨,国际贸易壁垒对行业的影响和品牌缺失的危害也日益显现。这一切,让阳江五金刀剪业的利润水平急剧下滑。
数量增长型发展道路走到了尽头,这日益成为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业的共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合作意识普遍觉醒。钟敏告诉记者,近几年,政府从培育“阳江刀剪”区域出口品牌、打造技术共享平台、促进行业自律合作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这些努力有望扭转我市五金刀剪产品价格、利润走低的趋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9
购书中心面前的路新建了,变清爽了。不过也阳江总体基本都是老样子,发展慢,变化慢,让人几乎感觉不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