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主要人生经历有哪些?

如题所述

生于乱世:白居易在公元772年生于河南新郑一个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河南一带便发生了战争,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

官居翰林: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这些讽喻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他的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

被贬江州: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其后又借“他的母亲因为看花坠井去世,他却著有“赏花”和“新井”诗而对其诽谤,并以此为理由将其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任职苏杭:822年,白居易上书论当时河北的军事,不被采用,于是请求到外地任职,7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10月到任。任内有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绩。

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09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穆宗长庆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七十岁致仕。比起前期来,他消极多了,但他毕竟是一个曾经有所作为的、积极为民请命的诗人,此时的一些诗,仍然流露了他忧国忧民之心。他仍然勤于政事,作了不少好事, 如他曾经疏浚李泌所凿的六井,解决人民的饮水问题;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认为只要“堤防如法,蓄泄及时”, 就不会受旱灾之苦了。这就是有名的白堤
第2个回答  2022-06-29
少年时的白居易是位神童,16岁时,曾因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名震长安
34岁时,考中进士,两年后,娶妻成家。当时他的官职是翰林学士、京兆府部参军,后来母亲去世,成为他的仕途转折点
第3个回答  2022-06-29
1,少年聪慧:赋得古原草送别。七步成诗,八品2,科举进士.3,仕途坎坷:江州;忠州;东坡;苏杭。与刘禹锡合称刘白。
第4个回答  2022-06-29
1,少年聪慧:赋得古原草送别。七步成诗,八品2,科举进士.3,仕途坎坷:江州;忠州;东坡;苏杭。与刘禹锡合称刘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