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熟能生巧

如题所述

熟能生巧的成语故事


熟能生巧(拼音:shúnéngshēngqiǎo)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宋代欧阳修《归田录·卖油翁》。
“熟能生巧”的意思是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干起事来得心应手;在句中可充当主语、谓语;含褒义。
宋代有个叫陈尧咨的人,射箭技术极为高超,常因此而骄傲。一天,他正在给大家表演射箭,箭全射中靶心,于是就向旁边卖油的老头吹嘘起来。然而老人却说:没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手法熟练而已罢了。
说着,拿来一个葫芦,在葫芦口放上一枚铜钱,用勺子舀了一勺油,高高地举起倒了下去。倒下去的油像一条线一样穿过钱眼而过,金部流进了葫芦,而铜钱上一点油也没沾上。老头说:干任何事都一样,熟能生巧。这个成语指做事熟练了,就会掌握窍门,做得更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29
北宋时候有一个叫陈尧咨的人,非常善于射箭,当时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百发百中的射箭手,所以大家都对他很敬佩。陈尧咨受到大家称赞之后,觉得自己的本领已是天下无双,便骄傲自满起来。
一天,陈尧咨又在靶场表演他那百步穿杨的绝技。一箭射出,把又细又软的柳枝条射断了。观众们看得大声喝彩,并要求他再来一次。这时有个卖油的老头正从那里经过,看了后,却笑着说:“这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手法熟练些罢了!”陈尧咨听了,不禁大怒,喝道:“你这老头有什么本领,竟敢藐视我?”老头回答:“我哪里敢藐视你,我只是从几十年的斟油经验中,知道做熟了的事情,便会找出窍门来的道理。”说着,便从他的油担上取下一个葫芦,葫芦口上放一枚方孔铜钱,然后打了一勺油,高举油勺往葫芦里倒,倒下的油直得像一条线似的穿过钱孔进入葫芦中。油倒完了,把铜钱拿起来给大家看,钱孔周围竟没有一丝油渍,大家看了都赞叹不已。老头微笑着对陈尧咨说:“我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熟能生巧罢了。”陈尧咨听了,一声不响便掉头走了。
后来的人便根据这故事引申出“熟能生巧”这个成语,用来说明熟悉了所做的事情,便能找出做得更好的办法来。
第2个回答  2017-01-29
【拼音】shú néng shēng qiǎo

【成语故事】北宋著名射箭能手陈尧咨擅长射箭,他射十支箭可以中八九支,旁人都为之叫好,惟独一个卖油的老翁不以为然,陈尧咨觉得奇怪,老翁拿出一枚铜钱放到葫芦口上,把油从铜钱的钱眼中倒入葫芦,然后说道你射箭也不过如此熟能生巧罢了。

【出处】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读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连寄女也都听会,所以随问随答,毫不费事。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一回

【释义】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技艺、学问等

【近义词】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相反词】半路出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3-19

熟能生巧意思是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好办法。出自《镜花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