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孔子道德的故事

如题所述

第一篇:《(崇尚品德的故事)诚实守信的故事_诚实的孔子》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他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有一回,孔子到齐国去,路上看见两个小孩正在辩论问题。孔子看了,觉得挺有趣,就对跟在身后的学生子路说:“咱们过去听听孩子们在辩论什么,好不好?”子路撇了撇嘴说:“两个黄毛小子能说出什么正经话来?”
“掌握知识可不分年龄大小。有时候,小孩子讲出的道理,比那些愚蠢自负的成年人要强得多呢?”子路一下子红了脸,不敢说什么。
孔子走上前去和蔼地说:“我叫孔丘,看见你们争辩得这么热烈,也想参加进来,你们看可不可以呀?”
“噢,原来你就是那个孔夫子呀,听说你很有学问。好吧,就请你来给我们评一评,看谁说得对!”两个孩子说。
孔子笑着说:“别急,一个一个地讲。”
一个孩子说:“我们在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最近。我说早上近,他说中午近。你说说是谁对呢?”孔子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这个问题我过去没有考虑过,不敢随便乱讲,还是先请你们把各自的理由讲一讲吧。”
一个孩子抢着说:“你看,早上的太阳又大又圆,可到了中午,太阳就变小了。谁都知道:近的东西大,远的东西小。”
另一个孩子接着说:“他说得不对,早上的太阳凉飕飕的,一点也不热,可中午的太阳却像开水一样烫人,这不就说明中午的太阳近吗?”
说完,两个孩子一齐看着孔子,说:“你来评评谁对吧。”
这下可把孔子难住了,他反复想了半天,还是觉得两个孩子各自都有道理,实在分不清谁对谁错。于是他老老实实地承认:“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以后我向更有学问的人请教一下,再来回答你们吧。”
两个孩子听后哈哈大笑:“人家都说孔夫子是个圣人,原来你也有回答不了的问题呀!”说完就转身跑走了。
子路很不服气地说:“您真应该随便讲点什么,就能把他们镇住。”
孔子说:“不,如果不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不懂,怎么能听到这番有趣的道理。在学习上,我们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只有抱着这种诚实的态度,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在《论语》里,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到做到,在小孩子面前也要表现出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这不仅是一个人的求学态度,也是一种诚实的美德。
第二篇:《孔子学生的德育故事》
孔子学生的德育故事
2010年03月02日13:03 admins 学习时间:20分钟 评论0条
厉以宁教授在一次讲座时说过两个故事,恰好也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解释“德”的这种物质“得性”。第一个故事是说,鲁国国王颁布一份文件,要求有机会出国的国人如果在国外看见本国的同胞被沦为奴隶,应该将其赎回,所花费用回国后由政府报销。孔子有个学生在国外果然发现同胞被沦为奴隶,于是将同胞赎回。但是,他并没有去报销费用,所以,大家都盛赞他的高尚品行。孔子得知后却批评了他,说:你这样做是缺德的,因为你会使其他人无所适从。为什么呢?假如其他人也在国外看见自己的同胞被沦为奴隶,他如果听了国王的话,将同胞赎回并按规定报销了费用,别人就会拿他与孔子的学生作比较——孔子的学生可以不来报销,你却来报销——结果使他显得品德不那么不高尚,尽管他是听从君王的命令去报帐的;如果他向你学习,赎回后也不去报销费用,他则无故损失了金钱。这种损失,一次可以接受,两次可能有怨言,多次则不愿意了。由于有了孔子的学生不报帐在先,其他的人就会陷入“报帐也不好,不报帐也不好”的两难境地。这样,今后的鲁国人在国外见到同胞被沦为奴隶时,为了免却两难境地,可能会装作没有看见。于是越来越多的国人将不再赎回落难同胞,越来越多的落难同胞也不能获得救助,所以,你的行为尽管是“无私的”,但由于它不会使更多的人有所“得”,所以却是不道德的。
第二个故事是,孔子有个学生过桥时看见某人不慎跌入河里,便奋不顾身将其救起。其家人万分感激,硬谢该学生一条牛。牛在农业社会自然是最宝贵的东西。学生没有办法,恭敬不如从命,就将牛牵回了家。在回家的路上,刚才对他还大加赞赏的人见他牵走了人家一条牛,便转而指责和唾骂他,人们认为,做了点好事是不应该要人家的报偿的。孔子得知后反而赞扬了自己的学生,说:你将牛牵回家是很道德的,因为你这样做会使其他人认识到,做好事必有所得。当“做好事必有所报”形成了人们的道德信念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见到他人危险时奋勇相助,这样,你的行为将激励越来越多的人去做好事,让越来越多的遇险者“得”到救助。所以,你的行为尽管是“有私的”,却是道德的。
因果报应的思想是对“德,得也”观点的生动阐释。台湾学者南怀瑾先生认为,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思想都是建立在“因果报应”基础上的,所谓因果报应就是日常生活百姓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了好事,必有所得,做了坏事,必有所损。这种报应即使没有发生在当事人身上,也会扩及到他的亲人、后代身上;即使没有发生在本世,也会延及到后世。孔子在注《易经》时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道教也宣言上天可以察知人之善恶而予以奖惩,至于佛教更有完整和系统的因果报应思想。实际上,世界上主要的宗教都有类似于“灵魂不死”、“轮回”、“三生三世”的说法。因果报应的思想被宗教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实际上,它也是有人性基础的。人生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往往是“以恩惠报答恩惠,以冤仇回敬冤仇”,众多的人性就形成了一般的“社会规律”,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因果报应就是社会的一种道德规律。市场经济里所形成的诚信品德既不是人所固有的“善良本性”,也不是靠道德家们苦口婆心地、一厢情愿地反复呼吁“希望„„”、“加强„„”就能够养成的德性,它实在是市场生活里反复博弈中的“得失报应”对交易双方的忠告。一个社会,若没有建立起公正的道德强化机制,若不能在人民心中养成“善恶必报”的道德信念,一切道德教育都将苍白无力。曾经盛行于中国的“二十四孝”故事,大多数都隐含着“德,得
也”的教诲,其表现或者是感动天地,得到下凡神仙的帮助,或者是感动曾经一度虐待自己的对方,使之回心转意,或者是得到他人的尊敬和效仿,等等;如果我们再读读威廉·贝内特编著的《美德书》当中的道德教诲故事,同样也会感到“德,得也”的德性脉搏。
当然,道德生活里的回报,只能看作是对道德主体之精神人格做出的肯定和安慰,完全不必在物质价值上追求对等报偿。实际上,如果追求这种对等报偿,他也就不会做出道德行为了。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道德行为就应该是无偿的,否则你的英雄壮举就会黯然失色。其实,道德行为主体接不接受回报是一回事,社会是否有制度给他们提供回报则是另外一回事。道德的回报机制不只是对行为主体的美德表达肯定,也是对其他潜在道德行为主体的鼓励和引导,更是在建设一种让美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强化机制。反观现实,我们仍然可以经常看到大量的弱化道德的现象,有的受害者拒绝出来作证,不仅让坏人无法受到制裁,也使那些曾经对他们舍身相救的好人得不到应有的肯定;有的人得到了英雄的救助,但当他得知自己对英雄的牺牲应该承担一些费用时,却悄悄地躲开了;有的人不仅在英雄需要帮助时冷漠旁观,而且对英雄还冷嘲热讽„„。翻翻报刊,我们经常会看到道德英雄们的无奈、苦笑和凄惨!但愿英雄们的“寒心”不会让他们对自己的英雄壮举感到后悔!不会“教”世人更加远离道德!
某孩子不幸溺水,不会游泳的父亲恳求站在岸上围观的人群帮助救他的孩子,大家无动于衷。父亲只好开出价格,说如果谁帮他救上孩子,愿意如数奉上酬金,于是,有几个年轻人跟该父亲讨价还价,直到要到了自己乐意的价钱,才跃入水中去救人。见死不救无疑让人痛心,但是,先讲价钱再去救人同样也要受到谴责。那么,这种行为与本文所说的孔子的学生因为救人而得到重酬的行为是不是一样的呢?表面看来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得到了报偿;但是,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这两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先讲价钱再去救人的行为属于商业行为,而先救人再有报偿的行为属于道德行为。商业行为以赢利为目的,行为者此时此刻的真情实感(即“德,‘直’也。”)不是要救人,而是要牟利;道德行为以行善为目的,行为此时此刻的真情实感就是要救人。商业行为最后所获得的报偿是该行为之目的——因为要得到这个报偿,所以才做这种行为,行为只是获得目的的手段、途径;道德行为最后所获得的报偿是该行为之结果——因为做了这种行为,所以得到了这个报偿。以报偿为目的者,如果没有得到这个报偿,他就会觉得作为手段的行为不值得、是失败,手段的成败由目的来证明;道德行为以行为本身为目的,后面是否有所“得”,并不能作为判定行为本身之成败的依据。当然,如果这种行为得到了社会的赞许,在物质上或者精神上使他得到了肯定,那么这种行为就会获得正强化,他可能更倾向于重复类似的行为,如果没有得到社会的赞许、或者得到社会的反对,使他在物质或精神上得到否定,他可能更倾向于避免类似的行为。在人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的时刻,在呼唤道德精神的情况下,商业行为是不值得鼓励,甚至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厉以宁.“入世”和中国经济改革.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10台)·百家讲坛.2001-9-12 这两个故事也是告诉我们,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有道德,不是看他是无私还是有私,而是看他的行为是否使双方都有所“得”,或者是否能够鼓励更多的人去表现道德,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人“得”到帮助。无私的行为不一定就是道德行为,有私的行为不一定就是不道德的行为。这与人们通常用“无私”来定义美德的观念是大不一样的。
转引自盛洪.道德·功利及其他.读书.1998(7):122.
王启康.格心致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11.
第三篇:《道德小故事》
道德小故事
草与秧苗
孔子东游,见田里放着农具,而农人已去,便拾起锄头,围着一棵秧苗,费力地铲了起来。
不一会儿,农人归来,一见大怒,愤愤地说:“你为什么铲我的秧苗?”
孔子感到很奇怪,便指着秧苗说:“你看,我铲的明明是草啊。” 没想到农人更加恼火地说:“我种的就是喂马的草!” 孔子不禁目瞪口呆。
故事感悟:
帮助别人要帮得恰到好处。
改变思维
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很受消费者的喜爱,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0%到20%,可是到了第11年,企业业绩开始停滞下来。
公司经理召开高级会议,商讨对策。会上,总裁许诺,谁能想出解决办法,重奖10万元。有位年轻经理站起来,递给总裁一张字条,总裁看完,马上签了一张10万元的支票给他。
这张字条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牙膏管开口扩大1毫米。
消费者每天早晨习惯挤出同样长度的牙膏,如果开口增大,那么
每天牙膏的消费量也必将大幅度增加。
公司立即改变包装,第二年,公司的营业额增加了32%。
故事感悟:
只要你把心径增加一毫米,你就会看到生活中任何变化都有它积极的一面,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扫阳光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 弟兄俩就商量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弟兄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去扫阳光了。
等到他们把他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
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
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故事感悟:
只要把封闭的心门敞开,哪怕只露出一点缝隙,你就立即能感受到无尽的光明和温暖。
迎向风雨
一群大学生相约去登山,不幸遇到暴风雨,引起山洪暴发,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把他们鲜活的生命永久地埋葬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悲剧,很多人不禁要问:“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暴风雨,应该怎么办?”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
“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人们怀疑地问。 “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往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
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着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故事感悟:
困难是人生的敌人,战胜它,你便在人生的道路上跳跃了一步;绕过它,并不等于摆脱它,相反,迟早它还会来阻碍你,甚至断送你的前程。
三只钟的故事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三千二百万次以后,恐怕便吃不消
了。”
“天哪!三千二百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
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
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三千二百万次。
故事感悟:
每个人都希望梦想成真,成功却似乎远在天边遥不可及,倦怠和不自信让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放弃努力。其实,我们不必想以后的事,只要想着今天我要做些什么,明天我该做些什么,然后努力去完成,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浸润我们的生命。
关键时刻{关于道德的故事孔子}.
一天,一位将军正在用餐,吃到一半时,一个侍者说:“啊,将军„„”
将军盯着他说:“将军在吃饭或讲话时,你不应该说话。”大家默不作声。
几分钟后,将军问侍者:“唔,你刚才想对我说什么?” 侍者低下头,说:“晚了,将军,太晚了。”
“你说什么晚了?发生了什么事呢?”
“是的,将军,已经晚了,您的色拉里有一条小虫,您已经把它吃下去了!”
故事感悟:
失败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不听任何人的话,另一种是任何人的话都听。
最后的习题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了世界,最后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他的学生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旷野中,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除掉杂草,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你
第四篇:《孔子的小故事》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
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同学。经过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听呢?"
学而时习之
孔子的先世是宋国的贵族,后来破落下来了。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搬到离陬邑不远的鲁国都城曲阜,过着清贫的生活。鲁国是当时公认的文化中心,跟宋国一样保存了很多古老的商周文化。其中的礼可真够多的,结婚、死人、祭祀祖先,都有一套十分繁琐的仪式。穷人当然说不上这些,但是,从天王、诸侯、大夫,到一般奴隶主富贵人家,对此特讲究,他们认为这正是炫耀自己财势的好机会。每逢婚丧大事,他们便会雇用一班子人来举行礼的仪式。那时管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叫“儒”。孔子从小就受到这种古老文化的熏陶,学懂了许多古代的礼,以至连做游戏,也常用小木块当祭器,小泥团当供品,演习着古代的礼仪,总是乐此不疲,并且发展为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由是,后人把孔子倡导的学说称作“儒家”。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幼年时家境贫困,难以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非常好学,常拜他人为师,哪怕是向年仅7岁的小孩项橐求教。他曾经“问礼于老蚺”、“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孔子的故事“学官制于郯子”„„一次,鲁国附庸国的国君郯子来鲁国朝见鲁昭公。郯子虽是小国之君,可自称是少皞氏的后代。在鲁昭公举行的宴会上,叔孙昭子问少皞氏干吗以鸟名为官名,郯子便大谈了一通古代官名的由来,还乘机夸耀“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孔子听过了,觉得郯子虽然举止有些可笑,但对古代官制倒确实有点研究,便“见于郯子而学之”。
孔子与打水的老人
有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这个故事跟老子一样古老。{关于道德的故事孔子}.
孔子在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阳又那么大。孔子以为这个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现在有机械装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马代替人打水,这样比较容易——所以孔子就过去对老人说:“你听说过现在有机器吗?用它们从井里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个小时的工作,它们 1
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就完成。可以让马来做这件事情。你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呢?你是一个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岁了。
那个人说:“用手工作总是好的,因为每当狡猾的机器被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狡猾的头脑。事实上,只有狡猾的头脑才会使用狡猾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