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诗的意思,作者,朝代,作者写诗的背景)

如题所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词如果只有词牌名往往取第一句为名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一】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赏析二】

本篇为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超然台饮酒赏月时所做。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两宋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艺全才,诗,词,散文以至书法,绘画等都有极高成就。无论是诗词还是散文,都表现出题材广泛,思想深刻,境界高远笔力遒劲的特点,在当时及对后世都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从熙宁四年(1071),到写本篇止,外任整整五年,与胞弟苏辙也整整五年未见。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来密州任职,然而,济南与密州相距并不算远,却也因各自疲于官事而五年未不得相见,本篇正是表现这种手足相念之情。在抒写手足情深的同时,词人不能不想到,兄弟二人都是由于与变法派相左而出为地方官,并备受冷遇的,不能不想到仕途险恶。所以“大醉”遣怀,表现出世与入世,隐退与仕进的矛盾心情,才是本篇的主旨所在。

研求小序,与词为一,交代词的写作时间,“丙辰中秋”,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背景,“欢饮达旦”;题旨,醉后抒怀“兼怀子由”,前者是主,后者是辅。具体言之:抒词人外放期间寥落情怀。

此首中秋词。上片,因月而生天上之奇想;下片,因月而感人间之事变。挥洒自如,不加雕琢,而浩荡之气,超绝凡尘。胡仲任谓中秋词,自此词一出,余词尽废,可见独步当时之概。起句,破空而来,奇崛异常,用意自太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化出。“不知”两句,承上意,更做疑问,既不知明月几时有,故亦不知天上今夕是何年也。“我欲”三句,盖因问之而不得其解,乃有乘风归去之愿,“我欲”与“又恐”相呼应。“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就本意说固高妙,就寓意说亦极慰藉。“起舞”两句,仍乘上来,落到眼前情事,言既不得乘风归去,惟有徘徊于月下。自首至此,一气奔放,诚觉有天风海雨逼人之势。换头,实写月光照人人无眠。以下愈转愈深,自成妙谛。“不应”两句,实写月圆人不圆,颇有恼月之意。“人有”三句一转,言人月无常,从古皆然,又有替月分解之意。“但愿”两句,更进一步,言人与月既然从古难全,惟有各自善保千金之躯,借月盟心,长毋相忘。原意虽从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化出,苏轼加“但愿”二字,则情更深,意更浓矣。

其词咏月,关合人事。

上片借月自喻,起舞弄影,愤世独立,自现孤高。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不知”数句,笔势回折,开合跌宕,多姿多彩,以揭示“出仕”,“入世”,即退隐与进仕间的抉择和引起的困惑。想超脱尘世,乘风归去,又犹豫徘徊,楼高宇寒不胜之,落足现实,月下“起舞弄清影”,胜似仙境,这就说明词人并不完全超然自然,而是于自然中觅求“苦中作乐”的生活意义,即苏轼还是立足于现实,热衷于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之爱的人间生活,来得更亲切更温暖。

下片用月衬别情,意在怀人,笔致回环由写实为写意,化景为情。用“转”“低”“照”三字,描摹随月光流转,光影的物移,时间跟着推进,无眠而情生。即月光绕过朱阁,又从门户下射进屋内,照在夜不能寐的人儿身上。其明写月,暗写人,颇含怨恼之意。“不应”二句,笔势淋漓,顿挫有致,看似赏月,问月,实为怀人。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常事常规,来自我宽解。这种演绎自然物理,阐释悲欢离合,意境豁达,令人玩味不尽。末两句妙用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意,推陈出新,将月圆思亲推向更高境界。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遣月中互相慰藉,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当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浓,并以潇洒之笔,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所能传诵千古,在我看来原因有三:由于它高旷的胸襟、丰富的想像和奇妙的艺术构思,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所抒写的“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苏轼兄弟的界限,“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首先,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其次,以月为主线,使情,景,理融会贯通起来,是本篇的又一突出特色。上片开头,由月展开思索,通过连续发问,表现对超脱出世的向往。下片亦由月生情,用月的阴晴圆缺,比赋人间的悲欢离合。全篇以月成景,由月生情,又以月明理,寄寓着词人的人生理想,也使得本篇显得境界高远,意味深长,情味厚重。

【赏析三】

由于作者与当权者政见不合,被排挤到密州去当地方官,心情很抑郁,同时他已七年不见弟弟子由,心里十分怀念,种种思绪通过此词来抒发。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

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

这首词把宇宙、人生问题融合在一起,把对官场的思考和对弟弟的怀念贯穿到赏月中去,想象瑰丽而又不忘现实生活,是作者的代表作。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宋代胡仔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苕溪渔隐丛话》)评价极高

【赏析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一七零六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其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脱化而来的。“举着酒杯询问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时有的”?此句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的内容,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回到月宫,又怕那里的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这里表达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象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真可谓“奇逸之笔”。“其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上紧密相接,写词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随人舞动,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这里由脱尘入圣一下子转为喜欢人间生活,起伏跌宕,写的出神入化。

词人最初幻想仙境,要到月宫里去,脱离曾让他无限烦恼的人间,但是词人终究是现实的,对人生是热爱的,因此,亲手抹去了这种虚无的画景。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找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分离的人们的同情。词人思想是豁达的,他需要自我解脱,所以他一质问的语气发泄佳节思亲的情感。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结束句“但愿人长九,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这里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全词情感放纵奔腾,跌宕有致,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情景交融,紧紧围绕“月”字展开,忽上忽小,一会离尘,一会入世,语句精练自然,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语言能力及浪漫洒脱超逸的词风。

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这是写中秋最好的一首词,此说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寻味。它的意境光阔,胸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一种美好的享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6-1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词如果只有词牌名往往取第一句为名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一】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赏析二】

本篇为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超然台饮酒赏月时所做。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两宋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艺全才,诗,词,散文以至书法,绘画等都有极高成就。无论是诗词还是散文,都表现出题材广泛,思想深刻,境界高远笔力遒劲的特点,在当时及对后世都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从熙宁四年(1071),到写本篇止,外任整整五年,与胞弟苏辙也整整五年未见。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来密州任职,然而,济南与密州相距并不算远,却也因各自疲于官事而五年未不得相见,本篇正是表现这种手足相念之情。在抒写手足情深的同时,词人不能不想到,兄弟二人都是由于与变法派相左而出为地方官,并备受冷遇的,不能不想到仕途险恶。所以“大醉”遣怀,表现出世与入世,隐退与仕进的矛盾心情,才是本篇的主旨所在。

研求小序,与词为一,交代词的写作时间,“丙辰中秋”,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背景,“欢饮达旦”;题旨,醉后抒怀“兼怀子由”,前者是主,后者是辅。具体言之:抒词人外放期间寥落情怀。

此首中秋词。上片,因月而生天上之奇想;下片,因月而感人间之事变。挥洒自如,不加雕琢,而浩荡之气,超绝凡尘。胡仲任谓中秋词,自此词一出,余词尽废,可见独步当时之概。起句,破空而来,奇崛异常,用意自太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化出。“不知”两句,承上意,更做疑问,既不知明月几时有,故亦不知天上今夕是何年也。“我欲”三句,盖因问之而不得其解,乃有乘风归去之愿,“我欲”与“又恐”相呼应。“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就本意说固高妙,就寓意说亦极慰藉。“起舞”两句,仍乘上来,落到眼前情事,言既不得乘风归去,惟有徘徊于月下。自首至此,一气奔放,诚觉有天风海雨逼人之势。换头,实写月光照人人无眠。以下愈转愈深,自成妙谛。“不应”两句,实写月圆人不圆,颇有恼月之意。“人有”三句一转,言人月无常,从古皆然,又有替月分解之意。“但愿”两句,更进一步,言人与月既然从古难全,惟有各自善保千金之躯,借月盟心,长毋相忘。原意虽从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化出,苏轼加“但愿”二字,则情更深,意更浓矣。

其词咏月,关合人事。

上片借月自喻,起舞弄影,愤世独立,自现孤高。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不知”数句,笔势回折,开合跌宕,多姿多彩,以揭示“出仕”,“入世”,即退隐与进仕间的抉择和引起的困惑。想超脱尘世,乘风归去,又犹豫徘徊,楼高宇寒不胜之,落足现实,月下“起舞弄清影”,胜似仙境,这就说明词人并不完全超然自然,而是于自然中觅求“苦中作乐”的生活意义,即苏轼还是立足于现实,热衷于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之爱的人间生活,来得更亲切更温暖。

下片用月衬别情,意在怀人,笔致回环由写实为写意,化景为情。用“转”“低”“照”三字,描摹随月光流转,光影的物移,时间跟着推进,无眠而情生。即月光绕过朱阁,又从门户下射进屋内,照在夜不能寐的人儿身上。其明写月,暗写人,颇含怨恼之意。“不应”二句,笔势淋漓,顿挫有致,看似赏月,问月,实为怀人。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常事常规,来自我宽解。这种演绎自然物理,阐释悲欢离合,意境豁达,令人玩味不尽。末两句妙用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意,推陈出新,将月圆思亲推向更高境界。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遣月中互相慰藉,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当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浓,并以潇洒之笔,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所能传诵千古,在我看来原因有三:由于它高旷的胸襟、丰富的想像和奇妙的艺术构思,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所抒写的“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苏轼兄弟的界限,“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首先,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其次,以月为主线,使情,景,理融会贯通起来,是本篇的又一突出特色。上片开头,由月展开思索,通过连续发问,表现对超脱出世的向往。下片亦由月生情,用月的阴晴圆缺,比赋人间的悲欢离合。全篇以月成景,由月生情,又以月明理,寄寓着词人的人生理想,也使得本篇显得境界高远,意味深长,情味厚重。

【赏析三】

由于作者与当权者政见不合,被排挤到密州去当地方官,心情很抑郁,同时他已七年不见弟弟子由,心里十分怀念,种种思绪通过此词来抒发。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

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

这首词把宇宙、人生问题融合在一起,把对官场的思考和对弟弟的怀念贯穿到赏月中去,想象瑰丽而又不忘现实生活,是作者的代表作。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宋代胡仔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苕溪渔隐丛话》)评价极高

【赏析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一七零六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其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脱化而来的。“举着酒杯询问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时有的”?此句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的内容,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回到月宫,又怕那里的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这里表达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象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真可谓“奇逸之笔”。“其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上紧密相接,写词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随人舞动,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这里由脱尘入圣一下子转为喜欢人间生活,起伏跌宕,写的出神入化。

词人最初幻想仙境,要到月宫里去,脱离曾让他无限烦恼的人间,但是词人终究是现实的,对人生是热爱的,因此,亲手抹去了这种虚无的画景。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找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分离的人们的同情。词人思想是豁达的,他需要自我解脱,所以他一质问的语气发泄佳节思亲的情感。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结束句“但愿人长九,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这里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全词情感放纵奔腾,跌宕有致,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情景交融,紧紧围绕“月”字展开,忽上忽小,一会离尘,一会入世,语句精练自然,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语言能力及浪漫洒脱超逸的词风。

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这是写中秋最好的一首词,此说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寻味。它的意境光阔,胸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一种美好的享受.
第2个回答  2008-06-10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是苏轼四十一岁中秋节时怀念弟弟苏辙而做的诗,当时苏轼与其弟子由已经六七年不见了。苏轼当时正任密州知府,官场失意.全篇充满苏轼贯有的浪漫主义色彩,一首被广为流传的中秋节诗歌.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1)高迈的意气,在“把酒问天”中排空直上。
清满的明月,照耀着醉态朦胧的兀傲词人。月宫本非人间,岂可以“年”月相询?“琼楼”既在仙境,又何有世间之炎凉? 醉中的思致奇怪而又可笑,在起舞弄影飘逸中,未尝不带几分怫郁的清狂。彻夜的无眠毕竟孤清,亲人分隔的恼恨,便只能唯圆月是问。 月儿无恨,又焉知人间之离愁?阴晴圆缺,自是天运之常道。醉中的思绪旷达而无奈,那离合的悲欢,正可借自宽自慰消解。最有韵致的当然还是结拍:深情的祝愿,使人生充满希翼, 明丽的圆月,便不仅照耀了“千里”,
也照亮了这首豪放俊逸的千古绝唱!
(2)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胡仔《苕溪渔隐业话后集》卷三九)。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
(3)这首词写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的中秋节,这一年也是苏轼出任密州的第三年。词分为上阕和下阕,词中有中秋的圆月,杯中的美酒,更有词人深思,惆怅,困惑,幻想,相思,和最后的通透。苏轼在词的小序写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闭上眼将自己放置在这样的场景里,酒杯中残留的暧昧余香,与流动在血液里的酒精,一起作用,小心而又剧烈地碰触饮酒人此时敏感的神经。没有醉酒的经历,不过见过一些,听过一些,在想,在那瞬间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月下,醉酒的人也许无法辨认,究竟是自己的视线模糊,还是事物的轮廓模糊。而我想,在覆盖的模糊中,一定会有某种存在的确定主宰着人的意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间在不停前移,时代在不断更替,但人寻找自我宣泄的方式似乎并不轻易改变。记得在电视里看到过很多次人醉酒的场景,他们在自己摇晃的视觉空间中暴露着自己发问的欲望,但又似乎并不企图找到任何想要的答案。中秋夜总能带来很浓的相思情绪,尽管自己也曾遭遇那种相思中落寞,但却不能说出这一晚与一年中剩下的364个夜晚有什么区别。也许人们已经习惯地把它当作了一个悄悄承认自己消极一面的借口。苏轼凝望着深蓝天空中的明月,回味着滑过喉间的酒味,设下疑问,让我们看到他心境的困惑与惆怅。这种方式的设问,让我想起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以前觉得天际因为它的广阔无边而宽容得能包容下每一个彷徨的人关于宇宙关于人生的疑问,但发现人们虔诚的等待却被天际的空旷所嘲笑,答案埋得太深,人,依旧空洞而不知所措。但也许,对天设问是古人偏爱的一种形式,亦或是一种固执的表现。“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一句在回答前面问题的同时又设下了新的疑问,是苏轼更深沉的思索。两句相关联的疑问让诗人丰富幻想的产生展现得自然而符合情理。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一句写到了诗人从现实中引出的幻想。觉得苏轼是一个容易沉醉于自然里的人,如同在他的《前赤壁赋》中一样,诗人在不经意间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融在一起。我想这或许是因为苏轼其人具有的浪漫的性格和飘逸的情怀,也或许是因为大自然——这个客观的实体不会给人的思想和精神再带去任何禁锢和压迫,便也或多或少淡化了人们主观情感里的痛苦。当时的苏轼正遭遇着政治上的失意——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调任地方官,前途的渺茫,加上与弟弟子由各分处异地,内心的抑郁如同一种强烈的药剂,使他产生了“乘风归去”的翩然想法。这也恰恰体现了苏轼“出世”的思想。上阕最后一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现实与幻想的摩擦,隐射出苏轼矛盾在“出世”与“入世”间的复杂心态。他再次提出了上天和自己都无法作答的疑问,内心的苍凉无奈与孤独,赤裸在“青天”陪衬的“明月”里,而又被脑海中幻想与真实存在的现实所释放。

我想,当心绪复杂或是混乱时,依赖某一种纯粹的情感或许可以是一种得到救赎的方法。苏轼对弟弟子由的想念不仅是当时特定环境下的产物,更是他寻找自我宽慰的一种途径。在词的下阕,诗人用一种美好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也让我们看到人生中的怅恨和悲怨被因此转化为了哲学上的旷达。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此时的月亮被赋予了生命的迹象,月光从红色楼阁到雕花门窗的流动,恰好与苏轼波动的思绪所对应。月光最后移落到了长夜无眠的人身上。这样的画面让我想起小时常背诵的李白的《月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似乎思念的苦总会在月光的映衬下显得越发深切浓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会因为有了黑夜中月光映照下影子的陪伴,而在不情愿中更清楚的看到孤独的全身。苏轼在相思情最强烈时遭遇到月亮最最完整与明亮的一面,而无声缓缓释放热量的月亮却单纯得一无所知。诗人用反诘的语气发出了对月亮的质问:月亮本来是没有恨事的,为何偏要在人们离别之时显出晶盘的样子,偏要增添人们多少“月圆人未圆”的怅恨。这是蓄谋的嘲弄?还是另类的同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既是对上一句的回答,又是诗人对人生的重新思考:自“古”以来,世上便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人的一生中有欢乐必有悲苦,有团聚必有离别,就好比月亮也会遇到阴、晴、圆、缺。有人说这是苏轼对人生哲理性的思索,他意识到了事物的残缺性和两面性。苏轼将感情转入理智,化苍凉为明达,在对人生的诠释中找到了自我宽解的路径。不过想问自己:人在想不到其他出路时,是否常去找一些看似与自己“同命相连”的事物来进行类比,以此得到一丝丝的安慰?全篇的最后一句苏轼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南宋谢庄《月赋》的诗句也写道:“美人迈兮音尘阕,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世上没有完美的事情,那么与亲人的离别也就不用一直悲伤哀怨,只求永远身体健康,能在千里之外共赏明月。不用怀疑,字的表面证实了诗人的洒脱与旷达 ——诗人似乎将自己对人生的思想领悟再一起升华,将之前所有的疑问化作一种美好的祝愿,充满迷茫苦闷怅恨凄切的情绪终究被积极达观的心境所替代。但是想问问当时的苏轼,难道纠缠于内心的的疑虑就真的那么容易消散吗?那“悲观”连带出的一切孤独,迷惘,绝望,无助又有多少价值存在于一个人不可见的内心深渊呢?

记得南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曾说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我想,人们喜欢事物激进发展的趋势,我觉得这是苏轼在写作这首词时所选用的一种模式。词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丰富的描绘,丰富的情感,丰富的思想转折——让人豁然开朗的变化。只可惜,觉得词中显露的这些跳跃出现得太突然,到来的太快,似乎超越了时间可以测量的范围。所以有些相信词中隐藏着欺骗,痛心于诗人对自己伤痛的极力遮盖与掩饰。不过,也有些嘲笑自己的这种想法,也许乐与悲的转换可以是一瞬间的事,也许乐与悲之间根本就没有明显的划分。苏轼也只是努力在表现自己内心思想与情感的过渡。
第3个回答  2019-08-14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屋里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水调歌头》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节时苏轼在密州时所作。苏轼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熙宁七年。苏轼被调到密州任职。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第4个回答  2019-05-30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一】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赏析二】
本篇为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超然台饮酒赏月时所做。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两宋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艺全才,诗,词,散文以至书法,绘画等都有极高成就。无论是诗词还是散文,都表现出题材广泛,思想深刻,境界高远笔力遒劲的特点,在当时及对后世都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从熙宁四年(1071),到写本篇止,外任整整五年,与胞弟苏辙也整整五年未见。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来密州任职,然而,济南与密州相距并不算远,却也因各自疲于官事而五年未不得相见,本篇正是表现这种手足相念之情。在抒写手足情深的同时,词人不能不想到,兄弟二人都是由于与变法派相左而出为地方官,并备受冷遇的,不能不想到仕途险恶。所以“大醉”遣怀,表现出世与入世,隐退与仕进的矛盾心情,才是本篇的主旨所在。
研求小序,与词为一,交代词的写作时间,“丙辰中秋”,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背景,“欢饮达旦”;题旨,醉后抒怀“兼怀子由”,前者是主,后者是辅。具体言之:抒词人外放期间寥落情怀。
此首中秋词。上片,因月而生天上之奇想;下片,因月而感人间之事变。挥洒自如,不加雕琢,而浩荡之气,超绝凡尘。胡仲任谓中秋词,自此词一出,余词尽废,可见独步当时之概。起句,破空而来,奇崛异常,用意自太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化出。“不知”两句,承上意,更做疑问,既不知明月几时有,故亦不知天上今夕是何年也。“我欲”三句,盖因问之而不得其解,乃有乘风归去之愿,“我欲”与“又恐”相呼应。“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就本意说固高妙,就寓意说亦极慰藉。“起舞”两句,仍乘上来,落到眼前情事,言既不得乘风归去,惟有徘徊于月下。自首至此,一气奔放,诚觉有天风海雨逼人之势。换头,实写月光照人人无眠。以下愈转愈深,自成妙谛。“不应”两句,实写月圆人不圆,颇有恼月之意。“人有”三句一转,言人月无常,从古皆然,又有替月分解之意。“但愿”两句,更进一步,言人与月既然从古难全,惟有各自善保千金之躯,借月盟心,长毋相忘。原意虽从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化出,苏轼加“但愿”二字,则情更深,意更浓矣。
其词咏月,关合人事。
上片借月自喻,起舞弄影,愤世独立,自现孤高。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不知”数句,笔势回折,开合跌宕,多姿多彩,以揭示“出仕”,“入世”,即退隐与进仕间的抉择和引起的困惑。想超脱尘世,乘风归去,又犹豫徘徊,楼高宇寒不胜之,落足现实,月下“起舞弄清影”,胜似仙境,这就说明词人并不完全超然自然,而是于自然中觅求“苦中作乐”的生活意义,即苏轼还是立足于现实,热衷于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之爱的人间生活,来得更亲切更温暖。
下片用月衬别情,意在怀人,笔致回环由写实为写意,化景为情。用“转”“低”“照”三字,描摹随月光流转,光影的物移,时间跟着推进,无眠而情生。即月光绕过朱阁,又从门户下射进屋内,照在夜不能寐的人儿身上。其明写月,暗写人,颇含怨恼之意。“不应”二句,笔势淋漓,顿挫有致,看似赏月,问月,实为怀人。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常事常规,来自我宽解。这种演绎自然物理,阐释悲欢离合,意境豁达,令人玩味不尽。末两句妙用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意,推陈出新,将月圆思亲推向更高境界。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遣月中互相慰藉,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当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浓,并以潇洒之笔,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所能传诵千古,在我看来原因有三:由于它高旷的胸襟、丰富的想像和奇妙的艺术构思,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所抒写的“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苏轼兄弟的界限,“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首先,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其次,以月为主线,使情,景,理融会贯通起来,是本篇的又一突出特色。上片开头,由月展开思索,通过连续发问,表现对超脱出世的向往。下片亦由月生情,用月的阴晴圆缺,比赋人间的悲欢离合。全篇以月成景,由月生情,又以月明理,寄寓着词人的人生理想,也使得本篇显得境界高远,意味深长,情味厚重。
【赏析三】
由于作者与当权者政见不合,被排挤到密州去当地方官,心情很抑郁,同时他已七年不见弟弟子由,心里十分怀念,种种思绪通过此词来抒发。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
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
这首词把宇宙、人生问题融合在一起,把对官场的思考和对弟弟的怀念贯穿到赏月中去,想象瑰丽而又不忘现实生活,是作者的代表作。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宋代胡仔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苕溪渔隐丛话》)评价极高
【赏析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一七零六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其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脱化而来的。“举着酒杯询问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时有的”?此句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的内容,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回到月宫,又怕那里的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这里表达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象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真可谓“奇逸之笔”。“其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上紧密相接,写词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随人舞动,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这里由脱尘入圣一下子转为喜欢人间生活,起伏跌宕,写的出神入化。
词人最初幻想仙境,要到月宫里去,脱离曾让他无限烦恼的人间,但是词人终究是现实的,对人生是热爱的,因此,亲手抹去了这种虚无的画景。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找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分离的人们的同情。词人思想是豁达的,他需要自我解脱,所以他一质问的语气发泄佳节思亲的情感。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