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人物――情节

例如:毒打阿廖沙――外公

一、主要内容:《童年》是高尔基三部曲的第一部,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至十岁期间的童年生活。此书通过一个儿童无邪的眼光,向读者生动地展示了19世纪中叶俄罗斯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描绘了许许多多社会小市民丑陋和愚昧的生活风貌以及当时俄国的宗教、丧葬等民风民俗。高尔基的这些回忆,有助于我们了解沙皇俄国那个时代的风貌,了解一代文学大师高尔基童年时的社会环境。

二、名著中主要的人物形象(名称、性格特征)

姓名

   

身份

   

性格特征

   

阿库琳娜•伊凡诺夫娜

   

外祖母

   

勤劳善良、热爱生活、坚强能干、心胸宽广、乐观向上、仁慈坚忍、智慧(体现了劳动妇女的优秀的品质)

   

卡希林

   

外祖父

   

愚昧落后、自私野蛮、没有亲情、唯利是图、目光短浅、因循守旧、残酷冷漠、薄情寡义、凶狠专横、喜怒无常、内心残存人性的善(小市民习气的集中代表)

   

阿廖沙•彼什科夫 

   

“我”(小说主人公)

   

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富于正义感和同情心、嫉恶如仇、敢于反抗、勤奋好学、求知欲强、有敏锐的感知力和观察力

   

小茨冈(伊凡)

   

“我”的好朋友(被外祖母收养的弃儿)

   

乐观、善良、勤劳能干,力大、纯朴

   

“好事情”

   

外祖父的房客(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

   

正直、善良、对生活有透彻的了解与感悟。他是祖国无数优秀人物中的一个,见识远大,教阿廖沙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教他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技巧

   

彼得

   

外祖父的房客

   

残忍、奴隶习气

   

格里戈里

   

外祖父雇佣的老匠人

   

正直、忍气吞声、老实、本分

   

米哈伊尔

   

大舅舅

   

自私自利、粗俗野蛮、残忍无礼、卑鄙无耻

   

雅科夫

   

小舅舅

   

自私自利、多愁善感、神经质、残忍狠心

   

米哈伊尔的萨沙

   

表哥

   

沉默忧郁、又笨又懒

   

雅科夫的萨沙

   

表哥

   

顺受麻木、讨好卖乖

   

瓦留莎(瓦尔瓦拉)

   

母亲

   

善良、敢于反抗却又抗争不了苦难的命运不幸的下层妇女

   

三、重要人物形象及相关情节

(一)外祖母:

1.慈祥善良:外祖母在父亲死后对我和母亲的照顾;收养小茨冈;为每个人祈祷;讲怜悯穷人、歌颂正义的故事;教导我不要报复别人;打走欺负外乡人的五个小市民;帮助乞讨的格里戈里;与外祖父分家后该她出钱做饭时就做得很好;对我挣来的钱默默流泪。

2.聪明能干:外祖母在火灾中抢出硫酸盐,有序指挥大家救火;很小就能织精美的花边补贴家用。

3.对他人的忍让:外祖母被外祖父打骂还替他解释;儿子们为争财产而争吵斗殴还照旧疼爱、帮助他们。

4.热爱生活:外祖母在船上欣赏两岸景色;用诗一样的语言讲故事;充满激情地跳舞、唱歌。

(二)外祖父

1.吝啬:与外祖母分家;分家后该他出钱做饭时吃的不好;一起泡茶要数茶叶片。

2.贪婪:怂恿小茨冈偷窃;卖外祖母的衣物换钱放债;到处借钱放债。

3.专横:不同意女儿的婚事曾一度与之断绝关系;强迫母亲改嫁。

4.残暴:把“我”打昏;打骂外祖母。

5.慈爱(残存的一点人性): 提醒外祖母保护母亲;给“我”讲故事,教“我”读书;母亲改嫁后教导我自立。

6.上进:年轻时拉纤,同生活抗争。

(三)阿廖沙

1.重感情 :母亲死了,伤心了很久;  知道“好事情”被赶走,很伤心。  

2.正直:  母亲被打,拿刀刺向继父 ;  报复酒馆女主人。

3.热爱生活: 建花园、住花园

4.孝顺、懂事:  因怕母亲生气没有逃学 ,卖破烂挣钱,为了母亲接受继父。

5.善良: 救了三兄弟的老三,不肯偷窃,总想为别人做一些好事。

6.明辨是非:对外祖父的行为十分厌恶。

7.热爱知识: 偷钱去买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