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笑相逢蓬海路, 人间风月如尘土”源自哪里,具体是什么意思?请详细解释和说明。

如题所述

意思是相逢一笑就分开,从此以后人世间的事情都变成了土。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蝶恋花·鱼尾霞生明远树》

原文:

一笑相逢蓬海路, 人间风月如尘土。

译文:

见面之后相视一笑各走各的路,从此以后人间的一切都作了土。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周邦彦与朋友分别之时。

周邦彦是婉约词之集大成者,继承前人,吸收提炼,发扬光大,为婉约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周邦彦创出整饬字句的格律派之风,使婉约词在艺术上走向高峰。

周邦彦虽然早期也有潦倒奔走之日,但仕途一直处于上升状态,逐步做到知府,直至成为宋徽宗设立的大晟府的“音乐官员”,上宠下捧,过着舒适的“专业创作”生活;虽生逢北宋之末,但国家破灭的惨变发生在其身后。

身为婉约词人的他,词的内容既被苏轼翻新到极致,他必然要在艺术技巧上出奇制胜。他本人精音乐,又搞过“专业创作”,因此能精雕细琢,研音炼字,在审订词调方面做了不少精密的整理工作,扩展了音乐领域,在填词技巧上有不少新创举。

他更能自己度曲,创造了《六丑》等新词牌。总之,他继承了柳永、秦观等人成就,开了格律词派的先河,为词的艺术形式作出了贡献。

周邦彦词在艺术技巧上确实高出一筹。过去、现在、未来的景象相交错,技法多变却又前后照应,结构严密而又委婉曲折。

他的词,艺术形象比较丰满,语言比较秾丽。他善于精雕细琢,在雕琢中能时出新意,给人以比较深刻的印象。他还善于把古人诗句溶化到自己的词作里,作到巧妙自然。他的词在艺术风格上具有浑厚、典丽、缜密的特色。  

其词风对南宋的史达祖、姜夔、吴文英、周密、张炎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前收苏、秦之终,复开姜、史之始”(《白雨斋词话》),开启了南宋之后的格律词派,在词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6-10
“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庄子.天运》

此度沧桑,四山风雨,老松也作龙吟。

人间空有,晓寒几曲,谁信隔纱烟语?

沙草微茫,乱云合沓,夕阳犹恋曼羽。

借你嫣然,还我一笑,多少青红儿女?

千里洛水滚滚不绝,掩去了万里江山,却掩不住她那俏美的容颜。她眼里的柔情如芙蓉出绿波,飘摇的身形若流风之回雪,在浩瀚的天上人间,年年不老、岁岁不休。

见她忽如一笑,却不知是为那天地山棱,还是儿女柔情?

初次遇见小翠的时候,天正下着雪。洁白的雪花飘落整个洛阳城。美丽异常。

红萼是我的花名,在倚楼里响当当的女子,女子,不过是我对自己的善称吧。

那日,撑伞去白马寺,途中拾了小翠,她躺在雪地,一袭壁裙上沾染了朵朵红花,那是血绽放的花,我拾了她,从此世界上多了个小翠。

在老鸨面前,她是我的丫鬟,私底,却是我的姐妹,我从不问她的过往,不是我不关心,我只是觉得,她如果要说自然会表达,可见她不说是有她的难。我懂她,她懂我,她懂我的诗,懂我的歌,懂我的泪,懂我何时叹出的是感叹的心声。

那一日,在纸上写了如下的字:

谁动了我的琴弦唤我到窗前,流水浮舟你在深夜的那一边。

谁倚着我的琴枕梦尽夜满月,还以为各自两边只能做蝴蝶。

谁让你我静似月,只能在心里默念,檐下燕替我飞到你身边。

谁让你我静似月,各自孤单错弄弦,风吹的帘落见月人不眠。

谁动了我的琴弦唤我到窗前,流水浮舟你在深夜的那一边。

谁倚着我的琴枕梦尽夜满月,还以为各自两边只能做蝴蝶。

谁动了我的那根弦,深藏暗影的湖面,难预料预料将来的深浅。

谁让你动了我的弦,动了一遍又一遍,唤醒了人影孤单嵌入夜。

谁让你我静似月,只能在心里默念,檐下燕替我飞到你身边。

谁让你我静似月,各自孤单错弄弦,风吹的帘落见月人不眠。

小翠说,红萼,你没寻觅到称心的人要了你,只因你眼界太高。看你写的这谁让你我静似月。谁和谁又能静似月呢?心动了也造就不了静似月。

我叹息,“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断语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谁又能对我真心深刻的说:“借你嫣然,还我一笑”呢,我不过是倚楼的头牌花。我发自肺腑的不信爱。

倚楼,难得有一室的清冷,天天对着窗棱唱。窗外是万山湖,当日泛舟其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但是,当日的人再也不会出现了。客总是来了去,去了来,没了真情。

这一日,再登场,四月洛阳,杨絮满天,牡丹争艳。

“月儿斜,风儿细,开一扇纱窗,掩一扇纱窗,荡悠悠梦绕高唐。”洛阳城南倚楼里的当红歌妓红萼面纱覆脸刚唱罢一曲《蟾宫曲》,下边掌声不绝。一位相貌平平的青衫公子喊的最响:“红萼姑娘,再与我等弹上一曲如何?。”遂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放与桌上。小翠嫣然一笑说,我来~唱道:“方才款步我这金莲浸罗袜冷,腾腾困困娇无力,雕栏曲栋,游蜂粉蝶飞,婷婷袅袅欲缓迟。”好一曲《四时思慕》,那撩人心肺的思念之情让她唱得绕梁不绝。

小翠唱的正是我写的:谁让你我静似月。很好,小翠果然懂得我反感这样的场合,也用这词唱出了我的心声。

一个月以后,有传言青衫公子已经爱上了小翠。就在那个游湖的夜晚,唱李之仪《卜算子》的夜晚。长厅荷香,月光明亮。公子邦彦。我支持小翠,谁说依楼只有红萼值得人赏?她眼神里的美,像极了初见时雪地的澄静。

那一日小翠面容惨淡。 房间里熏香浓郁。望着窗外的万山湖,小翠说:“红萼,是我们离开的日子了。”

“原来我们终究,都逃不脱命运。” 洛阳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繁华。纸醉金迷。 小翠很快就成为京城有名的歌妓。 可是,我却陷入到极端的焦虑之中。因为今年,是我命数中该遭劫难的年头。青衫公子成为小翠的座上客。可是小翠已经不再叫小翠了,她现在叫作李师师。 终于劫难来了,万山湖千年难见地涨水,淹没了我的身。 轻轻地歌唱这时候徽宗也认识了小翠。传闻青衫公子为了小翠得罪了徽宗。

其实,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奇妙。这就是命运。

水来的时候,小翠最后一次凝望着我。她说:“红萼,难道你真的不记得了吗?一千年前,我在溪边浣纱,你用溪水泼湿了我的裙角。后来,我在吴王夫差的宫殿里,我为你跳着越国的舞蹈,可是我最终死在异乡陌生的土地上。我望着故乡的方向,想着回家……” 原来,我的故事也有这样这样的长。却原来,我一直想着的眼界高,是因为此,长久的梦终于醒了。

那时,我是夫差,她却是西施。今日,我成了万山湖畔一树花,她却化作湖底的一缕泪。

[初相见]

胭脂泪

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乌夜啼》

吴山越水,楚地荆洲。历史遗留下的古迹,多少后人驻足。

可千年前,我吴国不过是中原人眼中的南方蛮夷之邦。

我是这蛮夷之邦的王,率千万铁骑踏破河山,先后收复陈,楚,宋,赵,甚至打败有杀父血仇的越国。

越王勾践自愿为奴为仆,这比杀了他更令我解恨,这让各诸侯国对我刮目。

我从越国凯旋归朝时,于一湾瀑布前邂逅她。

脂粉不沾,村姑打扮。那时她仰头望天,一丛飞雁忽然落在我脚边。

她轻轻转头,是淡漠倔强的神情。我心一颤。身而为王,纵然佳丽三千,却没人如她这般,美得让我悸动。

“美人,跟我走吧。这里已经属于吴国,这里的一草一木,包括美人你,都属于我!”

我失了神,竟像莽撞少年,痴痴呆呆逼进她。

“不,决不可能。你是我越国的大仇人,毁我家园,羞辱我王。我宁死也不受你轻薄!”

她柳眉倒竖,银牙咬紧,步步往后退避。

后面是悬崖,深不可测。她那么决然,毫不犹豫给自己断了余地。

家仇国恨,让一个艳俏娇弱的生命,能胆敢飞身一跳。实在叫我吃惊。

我来不及将她救下,她如蝴蝶掠过,已不见芳踪。不见当日红纱裹我的温柔。

「苦相思」

我每天烦躁不安。连以往最宠爱的妃子都抚慰不了我。

我夫差是强大的吴国霸主,我身旁应该陪伴最倾国倾城的美人,而不是一堆庸脂俗粉。

我砍下三个画师的脑袋,只因他们传达不出我日思夜想美人的神韵。

斯人已去,难道缅怀的愿望都这么难以实现!

得不到她,已经是我的遗憾与耻辱!

我怀着侥幸心理,命宠臣伯譬奉命前去越国寻找她的踪迹。可那回,伯譬没有带来西施,只带回另一个叫郑旦的女子。

郑旦是和西施同村长大的姑娘,媚得很俗。

我想,西施真的香消玉陨了吧。

于是我宠幸郑旦,算是对西施,也对自己一种补偿。

我不会再流露对西施的思念。我夫差不是凡俗男人,怎可因一个女人魂牵梦萦?

逐鹿中原,我还会成就千秋霸业。这些才是我生命的主题!

「重相逢」

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在一个意想不到的日子,将西施带到我身边。从此,我的人生开始改写。

他叫范蠡,闻名天下的谋士,勾践的臣。随旧主一同任我差遣。

他满腹才华,却沉默倨傲,宁愿与勾践流连肮脏的马厩,也数次拒绝我高官厚禄的邀请。

可我是欣赏他的,若非生逢乱世。相信我与他,会成为把酒言欢的知己。

那日,伯譬说给我一个惊喜。眨眼间,西施就出现在我眼前。一瞬间,我心脏因狂喜而停止跳动!

朴素依旧,可我分明地感受到四周投射于她身上的目光有多么复杂强烈。嫉妒,赞赏,羡慕,不屑。她让春天御花园所有鲜花失去颜色。

一个最美的女人,往往不知自己有多美。西施似乎对一切置若罔闻。

我问她:“美人,你可是自愿来服侍我?”

她淡淡地回应:“是的,西施愿意。不过多亏范大夫劝说。”

我楞住。伯譬回话:“范蠡曾为越国大夫,在越国名望颇高。此次微臣带他一同前往越国,实则因听闻西施姑娘尚在人世,希望凭借他的影响,说服西施姑娘。所幸皇天感念陛下苦意,不辱微臣使命,请恕微臣先斩后奏。”

我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忘了分析前因后果,忘了一个君王最起码的冷静,忘了我的社稷我的梦。

我牵起西施的手,却忽略她提起范蠡时幽怨爱怜交织的眼。

「万千宠爱」

西施被我封为贵妃。夜夜留宿她的芙蓉帐温柔乡,狩猎出游总会有她相伴。我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这蛮夷之王得到世间第一美人。

她是我的骄傲,满足我所有作为男人的虚荣。

每天送她各种不同的珠宝。可无论奇美夜明珠,还是琉璃玉梳,西洋铜镜。她统统束之高阁。

眉宇间总有抹杀不去一抹忧愁。盈盈笑时,也似有泪光隐于其中。

秋风起兮,日渐微凉。那日她与我静立城楼。夕阳侧影中,竟似蓬莱仙佛前莲,美得脱尘落俗。我看着她,想与之偕老。

她右手轻轻抚胸,想必胸疼顽疾复发。我疼爱地将她揽入怀。

“大王,请勿对西施这般好。西施承受不起。西施不想留一个与妲己褒姒一样的奸妃骂名。”她靠在我胸前,幽幽地说。

“不要你承受,你只要享受。寡人愿意宠你,谁敢多说半句。”我心一怔,因为所有妃子好象都是要求更多。

她不再言语。自入宫以来她话语一直不多。相比郑旦的聒噪献媚,我更爱她的静谧安然。

我无数次对她说:“普天之下,所有一切,终有一天都会是寡人所有。只有你想要的,没有寡人办不到的。”

她一如既往的回答:“西施本为低贱浣纱女,幸得大王垂青,于宫中只愿平静度日,除此别无所求。”

[方知情为何物]

她愈发这样,我便愈加宠爱。一个男人,不管身份是多么显赫或卑微,在爱情上,是不是都会有被迷蒙触动的一日。

我不顾战后经济萧条,不顾吴国大工程姑苏台正处于修建进程中,不顾三朝元老及恩师伍子胥的强烈反对。

为她盖了美伦美焕的馆娃宫,只为衬托她动人的风姿;她偶然一句想在石头上跳舞,便有了大量胭脂石铺就的响榭廊;什么听禅阁,观雨楼更是层出不穷。

我是心甘情愿的,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我是快乐的。因为,我爱西施,不知从何时开始,我真正的爱上了她。爱得没有理由。

我为她的小病痛焦急难过;我为她准备专属的厨子马夫,我准许她回越国省亲,我特批她可以自由出入宫闱。

正室夫人妹姒不理解我的痴狂,她在失落伤痛中弭患失心疯,堕井而死。

恩师伍子胥长期要求赐死西施,终于惹恼我。一怒之下罢免他所有官爵。这举世将才最终郁郁自尽。

恩师走后,我很伤心。但想到西施,我又认为这一切都值得。因为我是王,我就是真理!

春风再美也比不过她的笑,为这倾称一笑,即使真的倾覆城池又如何?

我泰然自若享受着以往打拼的成果,也会筹划新的发展计划。但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西施成为天下霸主的女人。我以为,这是我赐予她最大的幸福。

「一索错落」

“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要想复国雪耻,应投其所好,衰其斗志。”

这是后人的记载。他们说吴王夫差死于自己的刚愎自用,亲小人,疏贤臣。

更多还是赞扬越国这出美人计圆满的成功。

三年来,西施几番或含蓄或直接的请求。终于公元前479年,我放了有血海深仇的勾践回越国。他数年来,卑躬屈膝,唯唯诺诺,在我面前,早已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条狗。

一条连家都守不好的狗,有何惧?

范蠡随勾践一同来拜别我。彼时,我与西施正饮酒作乐。恍惚间看见西施的目光正出神地定在堂下跪着的范蠡身上。

那是怎样的眼神啊?不舍,依恋,酸楚,喜悦……千丝万缕,缠缠绕绕。

我心头一冷,不祥顿生。转头看西施,依然是甜蜜地对我笑。我几乎以为刚才那是醉眼错觉。

“大王,来来来,臣妾再敬你一杯酒。”

我仰头喝下,那张倾国容颜让我将疑虑全压回心底。至少,西施还在我身边,不是吗?

那天,西施一反常态,说要与我一醉方休。

那天,她首回醉卧美人塌,我清醒到天明。

那天晚上,晴好的明月天竟三更下起暴雨。

我预感我要失去什么了。

「戏散魂吊」

三年又三年,公元前482年。我吴国遭遇大旱,一向安分守纪,定时上税纳贡的勾践乘我北上参加诸侯会盟之时,突然出兵伐吴。我赶回吴国救援时,城池已陷,城里城外尸横遍野。

我大喊着西施的名字,杀出一条血路冲进馆娃宫。西施正在梳妆镜前慢慢地梳头。

我拉起她“爱妃,快随我走!”

她缓缓将我推开,还是那样平静的看着我,不带任何波澜起伏。

她轻轻地但坚定地摇头。我大谔,郁结多年的许多疑问如鲠在喉。

“陛下,这么多年,你待西施不薄。可惜西施生是越国之人,死是越国之鬼。请原谅,西施心中,从来只有家,国。”

我瞬间明白一切,但还是有着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不甘。我失控了,我大喊:

“范蠡呢?你和范蠡是什么关系?你一直都在背叛我!”

她转过身去。似回答又不似回答地说了一句:“如果我爱的人是你,多好。”

如果,如果?

勾践率大军围剿到,他盔甲在身,长剑在手。这昔日的亡国奴今日将向我讨要双倍的屈辱,而我决不会重蹈他的覆辙。

他向西施微微欠身。“多谢姑娘多年忍辱相助。”

西施只是淡然的点了点头。

然后勾践杀气腾腾向我走来。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从来成王败寇,我深明历代帝王更替的真理。

在他逼近的一刹那,我飞快地用自己的鼎龙宝剑划开自己喉咙。

血光四射。失去知觉前,我看到恩师伍子胥说:“红颜祸水”

看到夫人妹姒说:“大王,那是妖女。”

看到勾践因未能手刃敌人而扭曲的脸,看到一众越军欢呼雀跃。

我还看到,西施望着我,那绝世姿容的脸颊上滑落两滴胭脂泪。

「问西施」

我死了,她应活着。如果人生真的如戏,那她这一生就是戏如星涌,我不过陪她演完其中最主要的对手戏。

她以后的事与我不再有关。虽然在黄泉路上偶听新鬼提及她的事迹还会让我心动。

有一说她与范蠡荡舟太湖,从此不问世事;有一说勾践也垂延她的美色,越国复国后她被越夫人合仪沉塘处死。

有鬼羡慕,,说我何其幸运。能与千年以来四大美女之一爱恋相伴;有鬼取笑,说我何其无知,被她利用,使她得一“沉鱼落雁堪为中国骄傲,忍辱步险实令须眉仰止”的千年艳名;有鬼惋惜,说我何其可怜,如果不是她,我的人生定是另一种意气风发的书写。

西施,生时她是我心口明媚的朱砂痣。死后她是我身上烙下的耻辱标志。

但是,我一点也不恨她。现在我依然在黄泉路上游荡寻她,不为报复。

只为问清一句:“你的胭脂泪可是为我而流?”

春秋战史一诗代后记:

吴王起台号姑苏 越娃馆里戏丝竹 幸得西施仅一个 不教五霸骨尽酥。

[靡记忆]

这是当日历史遗留下在记忆,原今世只是小翠为留与我的答案。青衫公子是范蠡,勾践是徽宗,小翠的出现只是回了当年的孽缘,我今世为女子,不爱男子,原来,只因为前世已爱累,已疲惫,已付出了家国,没了自我。

水来了,淹没了我的呼吸,这般的近,耳边响起今世捧小翠登场的词,想起一切混乱的终结:

谁动了我的琴弦,引我到窗前?谁让你我静似月,各自孤单错弄弦,还以为各自两边只能做蝴蝶,风吹的帘落见月人不眠。

[结局]

命运,我们终要相逢。

江南,柳絮年年三月春,十里湖边路。

船已行至湖心,一个中年汉子下船准备去湖中亭内小憩。却见小小湖亭叫人围得水泄不通,好奇心遂起,便也挤了进去。只见亭内有一老者,正拿一幅画叫卖。中年汉子仔细一看,惊诧之极,那老者似也认出他了,把画一卷道:“今日不卖了”。又冲他一挤眼:“公子且随我来。”说罢,将他领至船上,把画展开道:“你且看来。”是幅《洛神出水图》,这么些年过去了还洁净如新,再仔细看发现那画中的确洛神眼角多出了一滴泪,是那般剔透晶莹。正待询问,却见老者拂须笑道: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此会未阑须记取,桃花几度吹红雨?”

踏步追去,不见老者,但闻歌声:君当如磐石,妾自如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复若百年后,晋江上有一名为匪我思存的女子,以一篇《寂寞空庭春欲晚》走红网络,无数观望者中的我,记住了其源自诗经中名字解释: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寥记之~
第2个回答  2008-06-10
蓬海,海中蓬莱山
人间风月,尘世男女情爱。

赠女道士之作,赞美其超凡脱俗的气质,词人与之相遇,便觉得凡世间的男女情爱,如尘土一般黯然失色。

蝶恋花【周邦彦】

鱼尾霞生明远树。翠壁粘天,玉叶迎风举。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剪水双眸云鬓吐。醉倒天瓢,笑语生青雾。此会未阑须记取。桃花几度吹红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6-12
蝶恋花
周邦彦
鱼尾霞生明远树。翠壁粘天,玉叶迎风举。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剪水双眸云鬓吐。醉倒天瓢,笑语生青雾。此会未阑须记取。桃花几度吹红雨。
第4个回答  2008-06-10
周邦彦《片玉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