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到冬至了,你打算吃什么?

如题所述

南北方过冬至,习俗不同,吃的美味也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热热闹闹的过节,欢欢乐乐的填满肚子~以下,给大家推荐几种冬至美味,希望大家喜欢哦~

第一道:猪肉大葱水饺(冬至到 吃水饺)

“好吃不过饺子”,而猪肉大葱馅的饺子,更是深受大家喜欢。

具体制作方法

第一步:准备食材。面粉500克、猪肉馅500克、葱2棵、姜1小块。(面粉最好选择高筋面粉,肉馅最好选择三分肥七分瘦的)

第二步:往面粉中缓缓的倒入温水,和成稍硬一点的面团。然后盖上保鲜膜,醒1个小时备用。(面团醒发的时间一定要够长,否则会影响饺子皮的口感)

第三步:开始调馅。先往猪肉馅中倒入8毫升香油,然后朝一个方向搅拌。(先放香油可以让肉馅起劲,香味更浓)

第四步:姜切末,然后放入肉馅中搅拌匀均。(拌馅时,要全程朝一个方向搅拌)

第五步:依次放入5克盐、2克鸡精、15毫升生抽、5毫升料酒、5毫升老抽,然后搅拌匀均。

第六步:葱切末放入肉馅中。

第七步:朝着一个方向用力搅拌肉馅,直至肉馅起劲,感觉搅不动为止。(图为搅拌好的样子。因为我用的是现成的猪肉馅,所以大葱分开放。如果你用的是猪肉,可以直接大葱剁到肉中,那样味道更好)

第八步:面团醒好后从盆中取出,然后放在面板上揉至表面光滑。

第九步:把面团搓成长条。

第十步:切成大小匀均的面剂子。

第十一步:将切好的面剂子压扁。(方便擀皮)

第十二步:将面剂子擀成边缘薄,中间稍厚的饺子皮。

第十三步:包好的饺子。

第十四步:煮饺子。先烧一锅水,水烧开后,将饺子放入锅内,再放入一勺盐(放盐可防止饺子粘连)。煮饺子的过程中,可以将锅盖盖上,直到饺子成熟捞出装盘即可。

第十五步:煮好的饺子。

第二道:黑芝麻汤圆(冬至吃汤圆 团团圆圆)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主要是用黑芝麻、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寓意着合家幸福、团团圆圆。

具体制作方法

第一步:准备食材。糯米粉280克、开水适量。黑芝麻100克、白砂糖20克、猪油20克。

第二步:将黑芝麻放入锅中,小火煸炒出香味,然后晾凉备用。

第三步:将黑芝麻和白砂糖放入研磨机中打成末。(也可以用擀面杖将黑芝麻压碎)

第四步:将猪油一点一点的放入黑芝麻末中,每放一点都要搅拌匀均。

第五步:搅拌至猪油全部被吸收。(如果介意猪油,可以换成融化的黄油)

第六步:开始和面。将温开水缓缓的倒入糯米粉中,一边倒一边搅拌。

第七步: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团,然后让面团静置30分钟以上。

第八步:取适量的面团在手中揉匀,捏成小碗状。然后往中间放入适量的黑芝麻馅。最后慢慢的收口,揉至光滑即可。(也可以往馅料中加入一些花生碎,味道更赞。或者直接包现成的豆沙、果酱等。总之,随自己的爱好)

第九步:将包好的汤圆放入在撒有干糯米粉的盘中,避免粘连。

第十步:煮汤圆。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水烧开后将汤圆逐个放入锅中。待汤圆全部浮起后,再煮1-2分钟即可盛出。吃的时候还可以撒一些糖桂花,味道更赞。

第三道:鲜肉馄饨(冬至馄饨夏至面)

馄饨的包法有很多种,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最简单。希望大家喜欢。

具体制作方法

第一步:准备食材。馄饨皮适量、猪肉馅300克、葱1段、姜1小块、香菜适量、紫菜适量、虾皮适量、鸡蛋1个。

第二步:往猪肉馅中放入适量的香油,朝着一个方向搅打至起劲,然后放入姜末、葱末、1小勺盐、半勺鸡精、2勺生抽、1勺蚝油搅拌匀均。馅就拌好了。

第三步:平底锅中抹适量的油,油热后将蛋液倒入锅中,摊成薄薄的蛋饼备用。

第四步:将蛋饼切成条,香菜切成段备用。

第五步:开始包馄饨。取一张馄饨皮,在正中放适量的肉馅。

第六步:将馄饨皮对折。如图

第七步:然后将馄饨边朝中间对折,如图。一个馄饨就包好了。

第八步:往碗中放入适量的生菜、香菜、四分之一勺白胡椒粉、四分之一勺盐备用。

第九步:锅中倒入适量的水,水烧开后将馄饨放入锅内,煮至馄饨浮起成熟即可关火。

第十步:将馄饨连汤一起盛入碗中,然后再撒少许虾皮,鸡蛋条,最后淋少许香油即可。

第四道:蒸饺(饺子不光煮,还可以蒸 寓意蒸蒸日上)

这道西葫芦馅烫面蒸饺,相信很多人都喜欢。其表皮筋道、软糯,内馅鲜嫩,味道清香适口,再蘸上香醋或者辣椒油,美味到家!

具体制作方法

第一步:准备食材。普通面粉400克、开水180毫升左右、西葫芦1个、鸡蛋3个。

第二步:将开水缓缓的倒入面粉中,用筷子搅拌匀均。

第三步: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然后用保鲜膜盖好,醒20分钟。

第四步:西葫芦清洗干净,然后擦成丝,如图。(如果擦成的丝较长,可以再剁几刀)

第五步:往西葫芦丝中放入1小勺盐,然后拌匀,腌制10分钟。

第六步:如图,腌好的西葫芦丝中会出很多汤汁。

第七步:用手将西葫芦丝中的水份用力攥出来。如图

第八步:往挤干水份的西葫芦丝倒入一点食用油,然后拌匀。(这一步可以防止西葫芦再出水份)

第九步:将鸡蛋打散,然后往蛋液中放入半小勺盐拌匀。

第十步:锅中倒入适量的油,油热后将蛋液倒入锅中,待鸡蛋快成熟的时候,用筷子将鸡蛋打成小块,然后盛出,晾凉。

第十一步:将晾凉的鸡蛋放入西葫芦中,再依次放入少许葱末、葱末、半小勺鸡精、半小勺盐、半小勺白胡椒粉、几滴香油拌匀,馅就做好了。

第十二步:将醒好的面团取出,揉至光滑。

第十三步:将面团搓成长条,然后切成小剂子,如图。

第十四步:取一个小剂子擀成皮,如图。

第十五步:往皮中放入适量的馅。(馅不要放太多,烫面皮韧性比普通面皮要差,如果馅放太多,在包的时候容易破掉)

第十六步:把皮捏成饺子的形状,如图。

第十七步:锅中倒入适量的水,水开后将饺子放入锅中,大火蒸12分钟即可。吃的时候,蘸一些醋和辣椒油,非常美味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6

一年一度的冬至又到了,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所以吃的东西也不一样,一起来看看别的地方的人们到底冬至都吃点什么吧.

冬至,在农村有“冬大过年”这一说法,农村人讲究冬至进补,在这一天吃什么,怎么吃都是有说法的。当然,冬至是一家团圆的日子,吃个团圆饭,喝上几杯酒,高高兴兴的过个节。

农村很多人选择在冬至这天进补羊肉,农村人坚信,一碗羊肉带来的温暖,可以抵御这个严寒

狗肉滚一滚,神仙也站不稳,农村人认为狗肉有壮阳补体的功效,农村里一直有冬至吃狗肉的习惯

猪肚胡椒煲鸡,农村人相信以形补形的传统方式,冬至这天吃猪肚可以暖胃暖身的说法。

农村人说:冬至吃萝卜,赛过吃人参!

冬至如过年,吃了汤圆就大一岁,一家团圆的意思。

吃饺子是一直有的农村风俗,具体什么原因就不得而之

最后,当然是杀几个农村人自己养的鸡,逢年过节必吃的,无鸡不成宴嘛

说了这么多,那么你们那边冬至有吃什么特色的东西吗?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哦!

第2个回答  2017-12-26

  冬至就像过年一样重要,各地冬至习俗也不一样,而苏州冬至习俗更是多样化,比如:拜冬、吃冬至夜饭、吃馄饨、冬酿酒……这些苏州冬至习俗,你听说过吗?苏州冬至吃什么呢?冬至吃什么好呢?下面小编为你一一介绍苏州冬至习俗有哪些。

  苏州冬至节的习俗

  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分为粉团和粉圆两种,早期苏州人过冬至是挂祖先画像,然后祭拜祖先。每个家庭的小辈都要到长辈家中,吃冬至宴、送冬至盘。冬至习俗最重要的一项是祭祖、祭灶,那么苏州冬至习俗吃什么?除了鱼肉,还必用团子、糍糕,以示团团圆圆。最隆重的就是冬至的前一天晚上过冬至夜,要“好好吃一夜”。

  冬至习俗吃冬酿酒

  冬至吃冬酿酒,此酒只在每年冬至前酿造一次,味道甜淡,清香扑鼻。斟酒入杯,酒香渐渐泛起、然后扩散,最后满室皆是暖暖的甜甜的香气,让人不饮先醉。不过冬酿酒度很淡的,老少妇孺均能喝上两杯。旧时的苏州冬酿酒是一种米酒,与桂花一同酿制而成,口味甘甜,色泽金黄,隐隐地有桂花的幽香,十分爽口怡人。

  冬至习俗吃羊肉

  苏州人从冬至这天起也开始启动大进补,也形成了秋后食羊肉的最高峰。羊肉店的羊肉生意更是一下子兴旺了不少。冬至里羊肉馆一天可卖出八只羊,对食者而言,无论是烧、焖、炖、煮,都是既享口福又补身体,实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冬至习俗吃冬至团

  苏州人冬至夜吃“冬至团”。冬至团又称“稻窠团”,用糯米粉加馅料做成,馅料有肉糜、菜果、豆沙、萝卜丝等,做成后用于祭祀、食用或赠送亲友。冬至团又称为“稻窠团”,在冬至日前一夜,磨粉为团,以肉糜、菜果、豆沙、萝卜丝为馅,祭祀并互相赠送。现在仍有吃冬至团子的习俗。

  冬至习俗吃馄饨

  老苏州人吃的却是馄饨,从饮食文化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古人有“天圆地方”之说,觉得方方的馄饨皮代表地,中间包的馅就是天,包在一起是“天地不分、天地相融”的“混沌世界”,苏州人冬至夜吃“馄饨”,寓意吃掉“混沌世界”,让世界变得神清气爽、更加美好。

  虽然后来历法变更,冬至不再是新年的开始了,但这冬至“过年”的习俗传承了下来。下面小编为您介绍苏州冬至习俗。

  拜冬

  苏州在宋朝时就形成了过冬至夜的习俗,那时候,家家都要祭拜祖先,小辈还要穿上新衣到长辈处拜谒,称“贺节”“贺冬”或“拜冬”,一切礼仪都和过大年一样,也就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冬至祭祀、拜冬的习俗已经淡出了苏州人的生活,但一顿丰富的冬至夜饭是必不可少的。

  吃冬至夜饭

  在苏州传统民俗中,冬至夜媳妇必须回婆家吃冬至夜饭,家家挂祖先像,祭拜祖先,小辈还要到长辈处拜谒,称贺节、拜冬,一切礼仪都和过年一样,所以称“冬至大如年”。

  “团圆饭”无论是冷盆热炒还是鸡鸭鱼肉,都要换上雅名,其中蛋饺叫“元宝”,肉圆叫“团圆”,粉条叫“金链条”,黄豆芽叫“如意菜”,鱼叫“吃有余”等等,每个菜都渗透着喜气。

  吃酱方

  到了冬至时就得吃酱方。所谓“方”,方肉,大肉也,无方不成肉。这酱方好不好,关键在于方不方,然后就是酥烂程度。主料是五花肉,采用腌、煮、焖、蒸等烹饪方法而成。这酱方肥肉爽滑不腻,瘦肉香而滋润,肉皮入口即化,吞下去满口余香。

  冬至吃什么好

  冬至吃什么养生好,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至进补在我国历史悠久。古人认为,冬季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是保养、积蓄能量的最佳时机,应讲究“养藏之道”,适时进补,更好地发挥食材、药材的作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那么冬至进补吃什么好呢?冬至的食物很多,小编为您提供几个菜谱。

  羊肉炖萝卜

  [配料]白萝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盐适量。

  [做法]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5、6分钟捞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

  [功效]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

  炒双菇

  [配料]水发香菇、鲜蘑菇等量,植物油、酱油、白糖、水淀粉、味精、盐、黄酒、姜末、鲜汤、麻油适量。

  [做法]香菇、鲜蘑洗净切片,炒锅烧热入油,下双菇煸炒后,放姜、酱油、糖、黄酒继续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鲜汤烧滚后,放味精、盐,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麻油,装盘即可。

  [功效]补益肠胃,化痰散寒。

  天麻炖乌鸡

  原料:乌鸡1只(约750g),天麻25g,川芎、白茯苓各10g,姜片5g,料酒10g,精盐适量,香菜段少许。

  做法:乌鸡放入冷水中,烧开,焯去血沫中药洗净,放入鸡腹中,用线缝好口。把乌鸡放人砂锅内,加入姜片、料酒和适量水,烧开后用小火炖约1小时,放精盐再炖约20分钟至材料熟烂,撒上香菜段即可。

  功效:乌鸡舒经活血、调节内分泌等功效,对老年女性大有益处。天麻、川芎、茯苓对神经衰弱的头昏、头痛、失眠等,均有辅助治疗之效,既能平肝熄风止痛,又能滋养镇静安神,与乌鸡等配合,补虚作用颇为明显。

  牛膝蹄筋

  原料:牛膝10g,猪蹄筋10%,鸡肉50%,火腿50g,蘑菇25g,胡椒5g,味精5g,绍酒30g,生姜10g,葱10g,食盐5g,清汤适量。

  做法:将牛膝洗净浸润后,切成斜口片蹄筋放在蒸盆中,加入清水适量,上笼蒸约4小时,待蹄筋酥软时取出,再用冷水浸漂2小时,剥去外层筋膜,洗净火腿洗净后,切成丝蘑菇水发后,切成丝生姜、葱洗净后,切成姜片、葱段将发胀后的蹄筋切成节,鸡肉剁成2cm的方块。将蹄筋、鸡肉放入蒸碗内,把牛膝片摆在鸡肉的面上,火腿丝和蘑菇丝调合匀后,撒在周围姜片、葱段放人蒸碗中,再加胡椒粉、味精、绍酒、食盐、清汤,调好汤味,灌人蒸碗中,上笼蒸约3小时,待蹄筋熟烂后,立即出笼,拣去姜片、葱节,调味后即成。

  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山药鱼片

  原料:鱼肉片400-600g,山药20-30g,青萝卜200g,葱丝、姜丝、胡椒粉、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山药去皮洗净压成细末鱼肉片放人碗中加适量淀粉、精盐,打入1-2个鸡蛋,拌匀后腌约20分钟,投入热油中炸熟锅中留少许油,烧热后加入葱丝、姜丝,拌炒片刻,加适量水,烧开后加入山药末、炸熟的鱼片、青萝卜丝、精盐,用小火炖约20分钟,加胡椒粉和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健脾补肝肾。

  结语:冬至节气到来,预示寒冷袭来,这个时候人体内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充分说明在冬至这一天前后进补最为适宜。上面提供了很多关于冬至的饮食,希望对您有收获哦!

冬至养生适合冬至吃的5种蔬菜

冬至吃水饺8个小诀窍教你健康吃饺子

冬至养生吃什么5种食物御寒补阳

冬至时节宜进补盘点进补注意事项

冬至要吃什么冬至的饮食习俗有哪些

冬至进补冬至进补攻略让你身体倍棒

第3个回答  2017-12-26

  关于冬至吃什么的问题,一直都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各地在冬至有不同的风俗。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冬至这一天,全国各地的朋友们都在吃什么吧!

1、饺子

  在寒冷的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有句北方谚语是这么讲的:“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因此每到这一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2、汤圆

  在湿冷的南方,在这一天则有吃汤圆、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古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尤为盛行。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来互赠亲朋,还代表团圆之意。

3、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产,也是福建人的传统小吃。麻糍香甜可口,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软韧、微冰,是一道非常可口的小吃。

4、年糕

  从清末民初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说是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5、羊肉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四川地区就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以求来年有个好兆头。

6、冬酿酒

  苏州地区有俗语云:“冬至如大年”。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这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在寒冷的冬天,喝冬酿酒不仅可以驱寒,更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美好祈愿。

7、豆腐

  南京国冬至有两样东西是必吃的——喝鸡汤、吃豆腐。按民间说法,在冬至喝鸡汤,可以补一年。过去人冬至进补,是为了来年的春天有劲干活。尽管现在生活好了,但冬至喝鸡汤的习俗还是保留了下来。除了喝鸡汤,还要吃豆腐,寓意“多福”,又有一种“逗富”,“长旺”的寓意。

  不管怎么样,冬至就这样风尘仆仆的来了,我妈过冬至的时候常常会跟我说,过了冬至,你又大了一岁了。这句话也送给你们:过完冬至,你们又老了一岁了!!哈哈哈哈哈

第4个回答  2017-12-26

冬至养生重在御寒,古人常常在冬至当日吃一些温补的食物来固护阳气,以迎接即将到来的小寒大寒。那么,温补的食物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来说说。

1:狗肉

狗肉不仅蛋白质含量高,且蛋白质质量极佳。狗肉可增强人的体魄,提高消化能力,促进血液循环。狗肉还可用于老年人的虚弱症,如尿溺不尽、四肢厥冷、精神不振等。冬天常吃,可使老年人增强抗寒能力。

2:羊肉

羊肉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最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深受人们欢迎。

3:生姜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4:萝卜

“冬吃萝卜,夏吃姜,气死大夫”。中医认为,萝卜可以“利五脏,轻身益气,令人白净肌肉”。它还是一味中药,其性凉味辛甘,可消积滞、化痰清热、下气宽中、解毒。

5:核桃

中医上讲,核桃火气大,含油脂多。上火之人不宜食用,但在冬季核桃恰好是“雪中送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