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历史上的是是非非?

如题所述

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是一种客观存在。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就在于它对过去客观存在的真实再现和思考。尊重历史事实,就是要把历史自身的真实作为判断历史结论的唯一标准,坚持真实为本。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历史的真面目,判断历史的功过得失,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历史不是“面团”,不能任人揉捏,不可随意编造,不能滥施斧柯。不负责任地歪曲历史、篡改历史、伪造历史、调侃历史,必然严重损害历史的严肃性和真实性。我们已有这样的教训,“文化大革命”期间,片面强调“历史为政治服务”,实用主义、贬低历史泛滥成灾,严重败坏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声誉,一度使历史从科学变成了伪科学。
  强调尊重历史事实,既要反对史学研究领域对历史的歪曲、篡改和伪造,也要抵制文艺领域对历史的“戏说”和“恶搞”。尊重历史事实,对史学研究来讲,就是要坚持我国史学“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把符合历史的真实性作为史学研究的第一要义,信守史德,坚持“慎辨”,不搞“曲笔”,不写“诬书”、“秽史”,对历史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文艺领域,历史题材作品不尊重历史事实的问题应当予以重视。文艺不仅要娱乐大众,更要承担起传播知识、教育人民的责任。因此,文艺领域对历史的“戏说”、“恶搞”之凤必须制止。当然,历史题材作品属于艺术,允许艺术的夸张和虚构。但有一个原则必须遵循,就是尊重历史的逻辑和必然性,不能随心所欲,胡编乱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4
实事求是,认真分析,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经得起事实的考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以是否为人民为第一位,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为第一位。
第2个回答  2019-03-13
持旁观角度就好,因为历史无法更改。
第3个回答  2019-03-26
一看而过,如果可以吸取到教训,那就更好了,也不必过于迷信历史的必然性,但是很多历史是说不清楚的,比如中国没有毁灭日本,美国没有崩溃,英国无法崛起等等。
很多是非看是热闹,实际是民族和国家的问题的综合,无法一时间用文字和伤亡统计出来,就像我们的五千年历史和人类的上万年历史,旧了就变成神话,无法改变的神话就变成谜了。
第4个回答  2019-03-13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在长期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借鉴,发挥历史资源的教育功能。然而,近期以来,在对待历史问题上出现种种不正常的现象,使历史尤其是中国革命史和我们党的历史被歪曲、被篡改、被“恶搞”,甚至对其进行颠覆,扰乱人们视听,混淆是非观念,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
历史不是“面团”——从历史的本来面目认识和看待历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