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在这首诗里,作者把庐山瀑布比作天上的什么通过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庐?

如题所述

《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运用了夸张,再现了庐山瀑布从高山飞速倾下的雄伟壮丽。

《望庐山瀑布》,诗人用了极其夸张浪漫主义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原诗:


《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释义: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好像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扩展资料:


这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6
《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 唐代诗人 李白,他把瀑布比喻成了 银河。诗人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再现了 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对 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