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达孟达的历史之谜

如题所述

孟达,一个历史上的模糊人物,他的生平事迹在陈寿的《三国志》和范晔的《后汉书》中鲜有记载,留给后世的是一连串的谜团。他被誉为“将帅之才”,初次亮相便赢得皇帝的好感,但同时,他的负面形象也深入人心,被描述为“有苟得之心,恃才好术,必不能感恩怀义”,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他曾在沙场上屡立战功,却在战友危难时拒绝增援,导致友人牺牲,自己投靠新主,临走时的书信感人肺腑,展现了复杂的情感。


孟达的命运多舛,尽管长期被世人唾弃,但从零星的史料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历史疑点等待发掘。他曾是刘璋手下的新都令和军议校尉,但由于种种原因,与法正一同不满刘璋,最终被刘备接纳。在刘备取得益州后,孟达先是留守宜都,后在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争夺战中出现,但具体细节未见详述。在关羽受困时,刘备并未完全信任孟达,而是剥夺了他的指挥权,这可能成为他叛变的一个转折点。


孟达的叛国行为被归咎于刘封的侵陵和不和,而非直接拒绝救援关羽。他在投降曹魏时,表露出无奈和伤感,诸葛亮在信中也承认刘封的行为是主要原因。孟达在魏国受到极高评价,被誉为“将帅之才”,但他似乎并未完全融入曹魏,始终心存疑虑。他的结局是被司马懿在新城之战中消灭,留下了许多未解的谜团。


尽管正史中缺乏对孟达优点的详细描述,但从他降魏后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的才能,但也揭示了他可能的弱点,如自恃才能和喜好权术。他的人生遗憾在于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个人得失的追求导致了最后的背叛,这给后人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扩展资料

孟达(?-228),字子度(小说《三国演义》中字子庆),本字子敬,因刘备的叔父名叫刘子敬,为避讳而改字。扶风郡(治今陕西兴平东南)人,三国时期人物。本为刘璋属下,后降刘备。奇袭荆州之战时因不发兵救关羽而触怒刘备,于是投奔曹魏,在魏官至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此后又欲反曹魏而归蜀汉,事败而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