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最后谁统一了中国

是刘备后代,孙权后代,还是曹操后代啊?

三国最后统一天下是西晋(司马炎)。

220年曹丕迫汉献帝禅让,立国号为魏,史称曹魏,正式进入三国时期。隔年刘备亦称帝,国号续为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或者东吴。此后。各国疆域变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渐渐被司马家族掌控,特别是《三国演义》跟诸葛亮平起平坐的司马懿。

263年司马昭为建立军功准备篡位,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司马懿孙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史称西晋,他也是西晋第一个皇帝。西晋于280年发动晋灭吴之战,灭亡孙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

扩展资料:

三分归晋:

中国古代三国末期,司马氏家族篡魏灭蜀以后,兵伐东吴,灭了孙皓,自此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主的曹魏、蜀汉、东吴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史称西晋。西晋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正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在汉末长达84年的分裂时期,战争不息,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无穷无尽的苦难,比之西汉,人口大为减少,生产出现了大倒退。西晋统一之后,社会比前安定,政府又采取一系列措施,如移吴、蜀稠密的人口于地广人稀的北方,劝课农桑,轻徭薄赋等,因此,农业生产在全国各地都得到了很大的恢复。总之,西晋的统一,是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分归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7

西晋的开国君主司马炎出身于一个名为河内司马氏的世族,祖父司马懿历任三国时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其伯父司马师官至大将军、父亲司马昭官至相国,都是曹魏时权倾一时的权臣,权势超过君主。而在西晋建立前,曹魏已先于霸府司马氏控制下在263年灭了蜀汉。265年司马炎篡魏自立改国号“晋”。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西晋于279年发动晋灭吴之战,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拓展资料:

晋朝本身承接了东汉晚期至曹魏期间的割据局面,地方上世族影响力远超帝王。如司马氏一家,是形成霸府政治的世族权臣,在高平陵之变后,武力控制曹魏朝廷,并篡魏自立。所以司马炎在篡魏得手后,为免其他世族、权臣效法,便分封了各宗室成员为王,在地方上作为维护皇室的力量。同时又颁布“占田令”,限制世族拥有田地的面积和数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4
  1、三国时代后期司马炎统一了国家。
  2、人物简介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265-290年在位,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
  3、人物成就
  咸熙二年(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咸宁五年(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建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 太康元年,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太康年间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但灭吴后,逐渐怠惰政事 ,奢侈腐化。太熙元年(290年)病逝,葬峻阳陵。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1
如果没有曹操父子,
司马懿的后代未必可以统一中国!
也就是说,
曹操父子打下了基础,
最后因为自己的力量被内部给弄过去了,
导致天下落在了司马氏手中。
历史上类似的例子很多,
如果没有隋文帝和隋炀帝,
李氏不可能取得贞观之治;
没有后周的政策,
赵匡胤和他弟弟不可能基本上统一中国。

所以说,三国统一在曹操后代手中也没有错。
好比一句话,如果拿破仑出现,必然会有一个李破论、张破论出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6-11
是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立晋称帝,统一了三国。
蜀汉景耀六年(263年),魏国调遣大军兵分三路,大举进攻蜀国。蜀军防守已极松懈,虽然有名将姜维挡住钟会,但邓艾却突出奇兵,越过剑阁天险,直抵战略要地江油,江油太守不战而降。邓艾便乘胜进军绵竹、涪城,这里的守将诸葛瞻父子先后战死疆场,邓艾于是长驱直入,顿兵蜀汉首府成都城下。刘禅束手无策,匆匆率领群臣投降。至此,历时43年的蜀汉政权即告灭亡。
280年,西晋军队攻破东吴,吴国灭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