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情境式教学的几种方法

如题所述

什么是创设问题情境呢?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提供学习材料、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有意识地设疑问、立障碍、布迷局、揭矛盾,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处于欲求不得,欲言不能的状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的发生。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打破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促使学生探究、主动学习、内化建构。究竟创设问题情境有哪些形式呢?
一、悬念情境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它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悬念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欲罢不能,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悬念设置于课头,可以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若设置于课尾,则有章回小说的效果。
例如,浙教版七年级下册1.4全等三角形概念刚学习完,于课尾给学生一个这样的问题:如图,BD是长方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思考:ABD与CDB全等吗?

此问题问得比较新奇,问题的结论应该是肯定的,而利用全等的概念很难描述!学生就会很想探索其中的奥秘。此时老师说“还有另一种方法在叙述上比较方便,到底是什么方法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留了一个问题就下课了,这更加剧了学生的好奇心。
二、实际模型问题情境
教材中的有些公式或定理往往是直接提出的,而且也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这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他们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来构建教学情境,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数学理论与生活和生产实际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新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有理数加法”中,如何理解4+(-3)=+1呢?若引导学生举例来说明这个式子的正确性,那就更容易理解。一个学生是这样说的:把4看作手里原有的4元钱,把-3看作支出了3元,则手里还剩下1元钱,故等于+1。
又如,在七年级下册“概率”的教学中,可以设置现实中转盘的游戏,在游戏中让充分学生感受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另外引导学生通过现象分析本质,即概率的大小是由事件发生的条件决定的,而不是运气的问题。这样的处理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开放性问题情境
大自然中存在一种“毛毛虫”,它们有“跟随”的天性,科学家法伯在一只花盆边缘摆放了这样的毛毛虫,并让它们首尾相接,恰好连成了一个圈,然后在花盆几寸远的地方放了些它们爱吃的松针。然而,毛毛虫就是一圈一圈地行走,最后疲倦而死。假如有一只与众不同,它们就能够改变命运,告别死亡。我们不能把学生教成毛毛虫式的人,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张扬个性、开放思路,发展创新意识。
比如在教浙教版下册《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中,设置这样的开放题:要求他们利用两个等圆、两个全等三角形、两条线段来设计图形。给他们充分的探求时间,学生的构思就异常丰富多彩,让老师惊讶不已,对他们独特的思维想象力很是佩服。
开放性问题由于条件或结论的不确定性,以致它的解决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常常设置开放性问题,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与思维能力,让学生的主体得到彻底的体现。
四、直观或实验情境
对某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直接让学生学习,学生可能不知从何开始,这时教师可提供直观的材料,或通过具体实验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画图、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再让学生来研究具体的问题,这样学生探究问题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例如,在讲授“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提出: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三角形呢?一开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回答“是”。这时,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长短不一的木棒,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示,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否定了他们的答案,从而很直观、牢固地学习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又如,关于“火车从车头开始通过一座大桥”的问题,讲解此题往往是“纸上谈兵”,一部分基础不好的学生不易理解题意,故难点不好突破。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实物,演示这段“火车”过“大桥”的过程,然后要求学生将关键时刻的位置绘制成图形,就能较容易地列出正确的方程。
五、欣喜情境
“欣喜”创设于克服了学习困难所造成的悲观之后,具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幽默是教学的佐料佳品,它能活跃课堂气氛,抑制学习中的疲劳,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知识接收的能力。以趣引思,能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这是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好方法。
如一些数学问题的证明,学生经常犯循环论证的错误。为了杜绝这类错误,可讲如下故事:陌生人甲向乙问路,甲:请问张三住在什么地方?乙:(热情地)张三住在李四的隔壁。甲:(迷惑地)那李四住在哪儿?乙:(认真地)李四住在张三的隔壁呀!学生哄堂大笑,从中受到启迪。
数学教育也是意志与品格的教育。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探索精神也是对学生情感教育目标的一方面。故数学课堂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例子俯拾皆是。经历磨难而取得成功的欣喜自然另有一番振动,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优质的教学需要策略,我们要想方设法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去主动探究,以他们后继的发展作为教学目标。力所能及地创设问题情境,最终培养学生思维的形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