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卖骆马》的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骆马跟随白居易5年之久,临别时恋恋不舍,回头向主人嘶鸣。所以写了这一首诗。

《病中诗十五首·卖骆马》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

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白话译文:

开成己未岁,余蒲柳之年六十有八。冬十月甲寅旦,始得风痹之疾,体癏(音关)目眩,左足不支,盖老病相乘时而至耳。

余早栖心释梵,浪迹老庄,因疾观身,果有所得。何则?外形骸而内忘忧恚,先禅观而后顺医治。旬月以还,厥疾少间,杜门高枕,澹然安闲,吟讽兴来,亦不能遏。

因成十五首,题为病中诗,且贻所在,兼用自广。

昔刘公干病漳浦,谢康乐卧临川,咸有篇章,抒咏其志。今引而序之者,虑不知我者或加诮焉 。

经常骑着它(指骆马)在花下陶醉的漫步,算来已经五年了,现在要把它卖掉时,它回头朝我长嘶一声。想当年项羽和他的乌骓马告别的时候都会长叹,现在乐天(白居易的字,指自己)和骆马告别心中怎么会不伤感呢?

这首诗记录了68岁的白居易病后卖骆马一事。骆马跟随白居易5年之久,临别时恋恋不舍,回头向主人嘶鸣。项羽(项籍)的爱马名叫“骓”,他兵败突围,在乌江畔与自己的爱骓诀别。

扩展资料:

白居易六十多岁时,他得了风疾,半身麻痹,于是他卖掉那匹好马并让樊素离开他去嫁人。可是,他那匹马反顾而鸣,不忍离去。

樊素也伤感落泪说:“主人乘此骆五年,衔撅之下,不惊不逸。素事主十年,巾栉之间,无违无失。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骆力犹壮,又无 。即骆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亦可送主一杯。一旦双去,有去无回。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

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

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

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

故素将去,其辞也苦;骆将去,其鸣也哀。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

所以将要离去,辞别也是一种痛苦;骆马就要走了,他的叫声也是如此的哀鸣、这是人之常情。马也是有情义的动物,难道人就没有情谊了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居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汉语——病中诗十五首·卖骆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2

经常骑着它(指骆马)在花下陶醉的漫步,算来已经五年了,现在要把它卖掉时,它回头朝我长嘶一声。想当年项羽和他的乌骓马告别的时候都会长叹,现在乐天(白居易的字,指自己)和骆马告别心中怎么会不伤感呢?

    这首诗是诗人白居易额《卖骆马》全文为: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 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陪伴自己多年的马依依不舍,五年来的相处产生了很深厚的感情,马儿也是一样,很舍不得自己的主人,并提到了当年项羽和他的乌骓马告别的时候都会长叹
    ,拿这个典故作对比,形容自己伤心的心情。

    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1]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06
经常骑着它(指骆马)在花下陶醉的漫步,算来已经五年了,现在要把它卖掉时,它回头朝我长嘶一声。想当年项羽和他的乌骓马告别的时候都会长叹,现在乐天(白居易的字,指自己)和骆马告别心中怎么会不伤感呢?
这首诗是诗人白居易额《卖骆马》全文为: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 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陪伴自己多年的马依依不舍,五年来的相处产生了很深厚的感情,马儿也是一样,很舍不得自己的主人,并提到了当年项羽和他的乌骓马告别的时候都会长叹
,拿这个典故作对比,形容自己伤心的心情。

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1]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第3个回答  2020-04-28
::一←凌晨三点半的大街上,我们有一点暗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