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是哪个朝代的人?

如题所述

王羲之(公元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1],后迁
徐国华作品
居无锡洛社(今江苏无锡),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其楷、行、草、隶、八分、飞白、章草皆入神妙之境,成为后世崇拜的名家和学习的楷模。又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和国家顶级军政高官谢安、孙绰等41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他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各抒怀抱。
最后由王羲之作序一篇,总述其事,是为《兰亭集序》[2]。东汉时期琅琊国改治到开阳(今山东临沂)。晋朝时期改置为琅琊省,北魏时期治即丘(今山东临沂)。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异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 。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南京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
王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为官。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347年),曾置宅于临川郡[3]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
王羲之兰亭序[4]
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墨池记》全文285字,介绍了墨池来历,颂扬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精神。“文革”期间,墨池遭毁。2002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卫铄(王羲之的大姨妈)学书法,庾翼在荆州见时人竞习王羲之书体,不以为然说:"小儿辈乃贱家鸡,爱野鹜,皆学 (王)逸少书,须吾还,当比之。"[5]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快雪时晴帖》、草书《初月帖》、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
王羲之·蒙汉良篆刻
在《王羲之集》中,有一则《临川帖》:“不得临川问,悬心不可言。子嵩之子来,数有使,冀因得问示之。”表达了对临川的牵挂情怀。他在临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墨池”精神,一直鼓舞着临川学子。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
公元361年,王羲之卒于会稽金庭(今浙江绍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20
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说321年—379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